「懷集舊事」繳納公餘糧的那些事!

公餘糧,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尤其深刻難忘。在我們的懷集地區種水稻一年收割兩次,每年清明前後播種插秧,六七月之間收割。收割完,接下來又繼續播種插秧,直至秋天再收割。每一次收割村民都按照當時國家政策規定,必須上繳“公餘糧”。不管年收成的好壞,公餘糧是免不了要交的,按糧所人員說:交公餘糧農民對國家應盡的義務。

「懷集舊事」繳納公餘糧的那些事!

小時候家裡人口多,如果遇到減產年。母親就開始著急一家人的口糧了。除去要交的公餘糧,那麼一家幾口吃飯都成問題。因此,有時也有欠交公餘糧的情況,但這種情況當然不止我家啦。記得那會每當我們這些小孩如果在村口,看到有鎮公社糧所催糧的人在某戶在收糧,我便飛快似的跑回家裡告訴父母:說是催糧的人又來了,急急忙忙地商量做好應對的準備。很多鄰居一般都是躲起來、鎖好門窗或把家裡的糧食藏起來。也有不些村民出去跟催糧人員說情,商量免交一部分。但最終,糧食還是要從家裡被搬到了鎮上的糧所裡。

「懷集舊事」繳納公餘糧的那些事!

每逢一到收割季節後,村民們都會將糧食裝在麻袋裡或者籮筐一籮籮一袋袋挑到墟鎮糧管所上交任務。在糧管所一處屋簷下,站著滿臉大汗等著交公糧的村民們,手裡拿著草帽,一邊扇著,一邊埋怨,每年辛辛苦苦耕種,一下子要拿出一半糧食難免有點接受不了。有時候雖然收成不錯,但臉上好像沒有看到喜悅,每到交公糧的時候,總是要看糧站有些人的臉色。排隊交由糧管所檢測人員進行測量稻穀的乾溼度含水量,對未曾曬乾,達不到標準的不予收購,農民每到此刻,心裡都有點忐忑不安,幾十里路挑糧過來,周邊村寨上來交公餘糧都是有一段路程的,用肩膀挑著一百多斤的稻穀,一旦不合標準,再挑回去。有時候真的有苦難言。在村民心中那淳樸的思想,認定交公餘糧是每戶農民應盡的義務,是為了支持國家,責無旁貸。

「懷集舊事」繳納公餘糧的那些事!

「懷集舊事」繳納公餘糧的那些事!

後來,直至到了2006年1月1日起免除全國農業稅,即免交公餘糧。這期間村民們經歷了漫長的交“公餘糧”終於走到盡頭。農民們對國家的付出和貢獻是巨大的,四十多年上繳國家糧食,且一直生活在困苦中,一飯一粥,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