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在行动」学校派来的“第一书记”——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曹方平

「脱贫攻坚在行动」学校派来的“第一书记”——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曹方平

曹方平,一位学生眼中最好的英语教师,一位同事眼里很负责的教务科长,一个妻子眼里最合格的丈夫,一个女儿眼中最勤奋的父亲。现在,他还是西秀区鸡场乡联兴村贫困户眼中的最贴心的第一书记......

一切要从2017年7月开始说起。在刚接到自己学生高考以145分的好成绩获安顺市英语第一名的喜报时,作为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务科科长的曹方平又接到了组织通知前往西秀区鸡场乡联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自此,“曹老师”成了“曹书记”。

抓党建,强堡垒

作为学校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曹方平以身作则,维护班子团结,严肃工作纪律,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结合“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村干部和其他党员提高党性修养、强化工作作风。在他的带动下,联兴村成立了八个党小组,组织了全村开展贫困户评议、选举村民代表、学习十九大精神等院坝会,拟定了《联兴村村规民约》、《联兴村黑名单管理制度》和《联兴村酒席办理规定》等村规民约,建立了两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流动讲习,给村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培训种养殖技术和传染病防治措施等。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扭转联兴村软弱涣散的局面,党员群众的信任度和拥护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脱贫攻坚在行动」学校派来的“第一书记”——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曹方平

抓产业,促增收

驻村以来,曹方平结合村情实际,制定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全村128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户户有产业,家家有利益联结。协调50多万元资金维修闲置多年的黄猫养猪场、协调50多万元新建中坝贫困户集中养殖点,引进藏香猪特色生态养殖基地1个;组织种植茶叶1500多亩,辣椒2500亩;投入50万元打造的苗圃长势良好,估计经济价值75万元以上。

在曹方平的带领下,2017年联兴村人均收入在2016年基础上上涨11%,达到9487元。

「脱贫攻坚在行动」学校派来的“第一书记”——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曹方平

抓实干,得民心

“有事去找曹书记!”这是现在联兴村的村民常说的一句话。党群干群关系是走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曹方平同志遍访全村128户贫困户,20户边缘户,用双脚丈量了联兴村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条道路,“曹书记”这个称呼在整个鸡场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们母女都没有联兴村贫困户重要!”曹方平同志的妻子小韩曾半开玩笑说道。曹方平周一到周五都在联兴村,周末也常常因繁忙而不能回家。曾经一位同事说要到村里看望曹方平同志,打电话询问曹书记是否在村里,曹书记的回复是:“如果你到联兴村办公室看不到我,那我不是在贫困户家就是在去贫困户家的路上。”短短的一句话,透露出曹书记对工作的投入。

「脱贫攻坚在行动」学校派来的“第一书记”——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曹方平

曹方平同志积极配合安顺市一中党总支做好帮村工作,组织全校党员教师结对帮扶全村128户贫困户;他从学校争取到5万元资金,改善维修联兴村村委食堂;组织市一中三个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发放了市一中赠予每户贫困户的棉絮、棉被、菜油、猪肉等帮扶物资和慰问金500元。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曹方平一心一意为联兴村人民群众谋幸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坝组是联兴村最贫困的组,经曹方平同志多方协调,中坝家家户户进行维修和改厕改厨,面貌焕然一新,路灯将中坝的黑夜照的如同白昼。中坝组最不讲道理的贫困户罗炳伦也会当着曹书记的面给包保干部认错,就连最不支持村里工作的齐克政老人也说,只要曹书记叫我做的事,我都会做。

西秀区鸡场乡联兴村,这个省级一类贫困村,在曹方平的带领和各级部门、驻村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村脱贫人口数102户36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2元,村集体经济累计达到194万元。一名从三尺讲台上的教学名师到联兴村人人皆知的驻村第一书记——曹方平又一次用行动履行了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