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否、否、否背後的原因和影響

IPO否、否、否背後的原因和影響

否、否、否!7過1!5過1!6過1!這就是本週上會企業IPO的通過盛況。本週18過3,16.67%的IPO過會率讓一些正在排隊上市的企業老闆們“顫抖”。

如果人們原來還不能確定IPO嚴審是否常態化,那麼經過本週發審會之後,相信所有的疑問都已打消了。今年以來IPO的通過率已降至36%,為歷史之最。對排隊上市的企業老闆和投行來說,本週是慘淡的一週,但對A股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則是一件好事,第一,源頭水更清澈了,第二,股票市場股票供給的數量後續相應的也減緩、減輕了。

IPO否、否、否背後的原因和影響

實際上,從中國國情來講IPO本來就應該嚴審,嚴審應該是常態。但過去的一年多來實在太寬鬆了,有的人甚至還鼓吹著想不審。所以大家已經習慣了寬鬆,上會大概率會通過,把這看成了常態化,所以才會對現在的嚴審大驚失色。過去一年多來,IPO的過會率在80%到90%。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被否公司二次上會的過會率更高,幾乎必過,個別仍然被否的,三次上會也會過。這種“老常態”導致很多問題公司也都來排隊IPO,抱著僥倖心理闖關,成則一夜暴富,敗則不餒,二進宮又是一條好漢。這樣中國A股市場IPO堰塞湖便居高不下,上市後就變臉成為全球股市的一大奇葩奇觀。

有的人可能會說擬企業IPO失敗後會遭受損失,這個我同意,擬企業IPO失敗後會遭受損失,有的還會損失慘重,幾千萬都屬於正常範疇,並且這個有時候不僅僅金錢的問題。因為有的企業老闆知到自己IPO被否後,是可以馬上嚇癱瘓在地,具體原因我只能用“你懂得”來表達。但是對於這樣的企業,他們的遭遇我沒有絲毫同情之心,因為誰讓你不好好去運營企業,在企業達到條件再去上市的?誰讓你貪心只想著上市圈老百姓錢而搞一些烏七八糟的東東的?甚至於是誰讓你為了上市而去搞各自關聯交易,搞欺騙的呢?所以對於這樣的企業我們沒有必須去同情,因為正常經營的企業,即使IPO失敗了對於他們來說不會有實質的損失,這樣的企業後續繼續規範運營,按照監管部門提出的要求繼續完善自己,過個一年半載之後還是可以繼續IPO的。

對於當前IPO否、否、否背後的原因 我個人認為有兩個,其一,就是監管部門審核標準更加嚴格,其次,我認為是經過這1年多來的IPO發行,大多數好的企業已經發行上市了,剩下的質量整體偏差。按著當前證監會的審核標準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剩下的460餘家,大多數是通不過的。所以後續IPO的高否決率是正常現象,作為投資者也好,作為投行人員也好,作為擬上市的企業老闆也好,對此要有心裡準備,不必對後續IPO的高否決率感到驚訝,這個是後續IPO的常態。

IPO否、否、否背後的原因和影響

下面我們來看看近期的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排隊的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的要求,為進一步規範行政許可行為,提高監管工作透明度,以服務投資者為宗旨,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則,現對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請企業情況予以公示。其中:

1、申請企業情況以表格形式公示,內容包括申請企業的名稱、註冊地、所屬行業、擬上市地、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會計師事務所、簽字會計師、律師事務所、簽字律師、備註等信息以及本年度首發申請終止審查企業的名稱、終止審查決定時間。

2、申請企業情況每週更新一次。

截至2018年1月4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501家,其中,已過會25家,未過會47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470家,中止審查企業6家。

截至2018年1月11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487家,其中,已過會27家,未過會460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455家,中止審查企業5家。

截至2018年1月18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480家,其中,已過會29家,未過會451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445家,中止審查企業6家。

截至2018年1月25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464家,其中,已過會26家,未過會438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432家,中止審查企業6家。

IPO否、否、否背後的原因和影響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近期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的家數正在顯著下降中,過去認為化解IPO堰塞湖的辦法只有疏解,似乎只要加速IPO,就能加快化解堰塞湖,因此監管部門提出了2年時間解決IPO堰塞湖的目標。但實際情況是IPO速度越快,趕來排隊的公司也越多,前清後積,IPO堰塞湖問題是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的。個人認為,只有當前的嚴審可以有效的解決這種情況。

擬上市的企業也不必大嘆苦經,不要把過去不正常的寬鬆當正常,IPO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讓優質企業加快發展的,不是讓不合格、不達標等問題企業來上市的,不是讓為了上市而圈錢來的企業來上市的。IPO造假給A股市場投資者帶來了多大的損失?帶病上市又讓多少投資者“吃藥”?給整個A股市場造成了多大的惡劣影響?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嚴格審核。

IPO嚴格審核本質上講就是對A股市場投資者的第一層保護,發審委員們上任之時對著憲法宣誓讓人歷歷在目,監管層說要終身追責我認為也不是一句空話。希望監管部門繼續堅持當前嚴格的審核狀態,對問題公司一定要敢於否決,一定要說“不”。

嚴格審核讓市場源頭水更清澈了,讓股票市場後續供給股票的數量也相應減輕了,讓投資者踩雷的概率也大幅度降低了,讓投資者“吃藥”的幾率也降低了。總之,一個嚴格審核的IPO市場,對整個市場參與者都是有益處的。不僅僅對於對於投資者是有益的,對於上市的企業,對於監管部門也都是有益的。

風險提示:文章的內容僅為投資者交流、學習,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投資者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文章內容做出投資決策。文中所列個股僅作為案例分析,並非具體推薦,不作為投資者買入或賣出的參考或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