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員工管理,千萬要注意這一條:90後特別討厭的一條

最早的一批90後,今年也28歲了,如今對於初入職場的這批年輕人們,90後老人們有時還會區分他們是95後。年輕人的所作所為總引來很多點評,也許你也遇到了:

某部門主任對95後實習生說:“麻煩給大家訂盒飯。”該實習生說:“對不起,我是來實習的,這種事我不會做。”

網友們對此現象點評非常熱鬧:

觀點一:90後他們的職場觀是——你若端著,我就無感。

觀點二:比起上一代人,90後更不願意盲目聽從安排,更渴望靠自己的能力去打破不合情理的規則。

觀點三:你等00後出來了,不得更讓你懷疑人生?70後領導還抱著以前的觀念不放,自己管理方法不對耍老闆架子,怨員工不聽話?員工是耽誤工作了?以前人生活壓力大,敢怒不敢言。以後社會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沒人理你那茬了,與其抱怨員工不聽話,不如把公司制度正規化!

做員工管理,千萬要注意這一條:90後特別討厭的一條

觀點四:管理90後團隊的確是不容易的事情。他們追求自我、想實現自我價值、希望得到尊重。一般拿到幾輪投資的80後老闆喜歡說教,但是,90後特別討厭的一條,就是被說教。

觀點五:在這個社會價值體系裡面,不是生來就有價值,而是要努力讓自己變的價值!沒錢的時候把事做好,有錢的時候把人做好!沒有人會平白無故的幫助你,教予你什麼,這是中國的職場潛規則。

觀點六:“70後是加班狂,80後拒絕加班,90後拒絕上班”

觀點七:“遇到90後,我十幾年的管理經驗要清零了!”

遇到這樣的90後進入職場,到底要怎麼管呢?

私以為:把公司制度正規化,並且用轉變行為而非說教的方式去引導這些90後員工,才會起作用。

這樣的而管理模式,確實也有人在運用了。就是積分管理模式。

做管理請記住這一句話:企業內的人性、執行力問題,必須要藉助機制的力量解決!

很多管理者都在反饋員工散漫、工作不積極怎麼辦,如何調動他們努力工作?

做員工管理,千萬要注意這一條:90後特別討厭的一條

面對這些管理中的難處,僅憑思想教育是感化不了員工進行改變的。確實90後也反感說教式的教育。

需要工具,需要機制。

看看積分管理模式怎麼實現員工執行力的改變,你就知道機制的力量有多強大了: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從哪幾點下手改變管理機制,其實就是這幾點:

一、薪酬設計的問題

二、企業文化的建設

三、沒有監督模式

這幾個方面作為企業老總、管理者的你是否有意識到?

關於薪酬問題

如包月工資,一定有人會偷懶,這是人性,怎麼做呢?這點馬雲等頂級商人,之所以做大做強企業,在這一點上他們早就看破,所以他在阿里的薪資體系上沒少花功夫!

做員工管理,千萬要注意這一條:90後特別討厭的一條

假設一個員工的工資是4000元,做得好能拿5000元、6000元,甚至更高。做得不好呢,就只能拿3000元,或者更低,之間的浮動比較大。

(下圖放大查看)

做員工管理,千萬要注意這一條:90後特別討厭的一條

將工資細分模塊,根據目標完成度,發放相應工資,充分激勵能者多勞,減少企業閒耗。根據不同職位,設置不同比重的薪酬架構,最大程度激勵員工積極性。每個職位的績效考核,必須有明確的數據指標作為標準,以結果為導向,員工的激勵與壓力並行。

當然薪酬設計要掌握平衡點,這個很重要。

如何打造好的企業文化

這裡是運用了積分模式通過引導員工行為的轉變去傳遞的企業文化:

做員工管理,千萬要注意這一條:90後特別討厭的一條

一份企業文化的思維導圖

做員工管理,千萬要注意這一條:90後特別討厭的一條

如何使用監督模式改變行為?

其實也就是在問,為什麼積分模式能起作用,因為積分掛鉤相關利益,獎金、福利分配按積分高者得。

藉助工具:民網計分管理

做員工管理,千萬要注意這一條:90後特別討厭的一條

其他行業也利用積分引導員工做事,積極性都會變得不一樣。

做員工管理,千萬要注意這一條:90後特別討厭的一條

這些全面的積分使用模式和機制,可以在文末拿到。

管理者強調的執行力其實就是要工作出一個好的結果

很多時候,機制的作用就是讓一切工作更能標準和流程化,大家都能獲得公平和尊重對待。並且用量化的模式明確了大家的貢獻值,盡最大可能保證大家的付出都有成就獲得。

積分模式如何實操運用?點下方“查看方案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