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全:中國有兩顆「定時炸彈」,一是房地產,另一是……

2017年初冬,我開著車載著老婆去昌平一農家摘柿子,剛過了採摘季節,但滿樹的“小燈籠”沒讓我們失望。


採柿子需要用特製的長杆,杆子頭上綁著一個類似鐮刀或者鉤子用布袋接著,不至於掉在地上弄得一塌糊塗。柿子樹“裙襬”部位的柿子最好摘,鉤子一扭一個,掉進布袋裡。高處的不易扭斷,嘗試幾個都滑過布袋掉在地上,像綻開的花。

張寶全:中國有兩顆“定時炸彈”,一是房地產,另一是……

每當這個時候,院子裡一條黑白相間的狗就會湊上前來,圍著柿子的“屍體”打轉,柿子林的主人有時會過來,吆喝幾聲將狗喚走。回程前,我們特意向主人誇讚他的柿子大而甜美,主人告訴我們,整個昌平甚至北京最好的柿子在一座隱秘的莊園之內。

莊園裡甚至藏著百年柿子樹,據說慈禧那時就已經存在,這個隱秘之地叫做柿子林卡。一提及這個名字我就恍然了,這個地名此前確有耳聞,是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和夫人王秋揚營造的私人空間,依山而建,非商業,獨立於世。柿子林卡不是柿子林的關卡,柿子確實是有的,而林卡是藏語莊園之意。林卡所在的莊是守陵的村莊,喚做萬娘墳。園是山嶺之下,這一千多棵柿子樹形成的天然園林。

1年之後,鳳凰網房產有幸採訪了他,而採訪的地點就選在了他的“作品”——曾在國內國際得獎無數的“柿子林卡”內。這方佔地300餘畝的地方,是張寶全在北京闢出的一方“小天地”,也是他除去眾多出差之外的必歸之地。

在微信中,張寶全給自己起的名字叫“寶哥”,“寶哥”很喜歡發朋友圈,幾乎每天都會記錄生活的點滴。與冷冰冰房地產印記不同,他發佈的內容偏向於“練字”、“電影”、“繪畫”“花鳥”及世界各個城市的“剪影”記錄。

張寶全:中國有兩顆“定時炸彈”,一是房地產,另一是……

但讓更多人記住他的,依然是在中國房地產"野蠻生長"的黃金十年裡,一度與任志強、潘石屹、馮侖並稱為北京房地產界的四大天王。

地產之外,這位“寶哥”扛過槍、碼過字、拍過電影,做了地產,既擁有著藝術家的靈感和情思,又有商人的犀利和果斷,張寶全時常在藝術家和商人的角色中切換與博弈。但是地產話題依然是他最為擅長和部分。雖然話語不多,但觀點頗為犀利,一語中的。

“中國現在有兩顆‘炸彈’,一顆‘炸彈’是房地產泡沫,另一顆則是地方債。任何一顆要爆炸對中國經濟都是摧毀性的。”

“地方為什麼敢負這麼多債,為什麼中國金融機構敢把錢借給地方,也是因為房地產。”張寶全道出了房地產泡沫與地方債兩者之間的密切聯繫,並認為解決房地產泡沫有一石二鳥之效。

在談房地產問題時,張寶全眉頭緊鎖,但是在說到藝術、文化類的問題時,他就顯得輕鬆自在很多。

與活躍在微信“朋友圈”不同的是,現實中的“寶哥”不好交際,而他為數不多的朋友都是與藝術相關。他說,他欣賞那些將藝術作為生活方式去信仰,不為錢、不為其他所動的人,縱然他們畫的畫、寫的字不為世俗欣賞,甚至生活有些潦倒。

談起最喜歡的電影,50後的張寶全如數家珍:“我們電影學院派喜歡看文藝片。像最早期中國第五代導演,像陳凱歌導演、張藝謀的作品。如《紅高粱》等。”除了鍾愛的電影事業,張寶全也會關注“文化圈”裡的熱點話題。近日,崔永元炮轟馮小剛事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據全民熱搜榜,讓一眾吃瓜群眾紛紛各自站隊。

張寶全:中國有兩顆“定時炸彈”,一是房地產,另一是……

“作為個體來講,生意歸生意,兄弟歸兄弟,在公和私過程中,會有利益和友情的衝突,崔永元和馮小剛的衝突就是這樣的衝突,這很難用孰是孰非來進行區分。這是不同價值觀、不同層面標準的問題。”

柿子林卡的夏日午後,從當年的窮小子、木匠、戰地記者談到自己大學生涯和電影夢,到海南創業、紅樹林的建立再說到對當下房地產行業的擔憂以及對文化藝術的理解,基本是張寶全在訴說。常人恐怕難以適應如此眾多的身份轉變。筆者一直認為,張寶全在內心深處也擁有一片自己的精神“莊園”,時不時獨自一人在這個私密空間漫步,回想一下自己最初的夢想,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擾。

就像海子在《昌平的柿子樹》裡描寫的那個村莊:

“在鎮子邊的小村莊

有兩棵秋天的柿子樹

柿子樹下

不是我的家。”

於是,在他的“林卡”,張寶全在房地產與電影之間作出了選擇,卻依舊無法忘卻當初的電影夢;在紅樹林與傳統地產之間,他選擇了前者,也開始了一場全新商業模式的開創與佈局。

━━━━

鳳凰網房產:您創業首選地為什麼選擇海南?

張寶全:1992年初,那時候拍電影沒有錢,想下海掙50萬拍電影,就想的是到深圳能找到錢,能淘到金,懷著這樣的想法。

當年3、4月份去的深圳,結果在深圳轉了一圈,住在沒有空調的招待所裡面,買了兩箱方便麵放在床下面,在深圳待了1個月不到,最後的結論就是我覺得深圳對我來說沒有機會。

━━━━

鳳凰網房產:為了電影夢想賺50萬,為什麼選擇房地產行業不是其他行業?

張寶全:完全是巧合,當時下海的時候我不知道做什麼,特別是到了海南房地產最熱,大家都做房地產,到處談房地產,我也就做了房地產。1992年到1993年6月份經濟調控,海南房地產市場一下子下來,我也看到很多人變成神,又從神變成人。

後來我們算運氣好,沒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用了一點錢投資海運。後來地產崩潰了,誰維持了我?就是這條船。到今天為止,我看一個市場經濟熱不熱,也會去看海運的船價市場。

━━━━

鳳凰網房產:1998年的房改政策出臺,您當時對政策有什麼樣的預判?

張寶全:房改政策出來,很多人都覺得不會影響房地產市場,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房改其實就是把一種待遇變成了商品。

━━━━

鳳凰網房產:到2008年前後,房改之後第一個10年,那時候再往回看的話,有什麼感受?

張寶全:其實在2007年就考慮過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2009年從當時中國地產數據上看,應當是中國房地產拐點,但是我覺得沒有拐。

那次成為拐點的機遇是什麼?第一,2009年中國私有房率已經達到120%,這120%裡面很大一部分是房改房,改完以後進入了市場。也就是戶均已經達到120%了,而同時全世界私有房率不到60%。

━━━━

鳳凰網房產:不僅是自住,中國人投資也愛買房子。

張寶全:中國缺乏投資工具,所以人們把不動產當成自己很重要的硬通貨來對待。所以,我覺得如果在2008年前後轉,我相信中國房地產之後的發展可以變得很良性。

而沒有轉過來的原因是兩方面:那時候房地產是我們經濟發展很重要的引擎,它帶動很多產業,對各個城市GDP影響很大。最重要的一點,它成了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預測一個地方政府未來的還款能力,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就是土地出讓數據,這也是財稅收入的主要來源。

━━━━

鳳凰網房產:但人們對房子未來增長預期還是有的,已經形成一種習慣。

張寶全:前10年,我們一直在維護行業利益,在今天我個人認為任何經濟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行業也不是孤立的,房地產行業,特別是我們商會更應該站在宏觀經濟角度去看待中國整個經濟結構和構成。

在十幾年前中國民眾是全世界負債率最低的,現在是什麼狀況?中國民眾是全世界個人負債最高群體之一,因為錢全部在房子上。

━━━━

鳳凰網房產:可能帶來的風險是什麼?

張寶全:我認為中國現在有兩顆“定時炸彈”,一顆是房地產泡沫,還有一顆炸彈地方債。我覺得目前中國需要考慮怎麼不讓房地產泡沫破滅,這應當成為我們戰略重心之一,如果我們自己還在催大,可如果不限購,不把泡沫固化下來,一旦要有不好可能性的時候,就會迅速的破滅。

就像黃河的汛情一樣,不停抬高、不停抬高,一旦聚齊了,那會迅速的把下面淹了。所以,今天的中國這兩顆地雷,我認為不得不防,任何一顆地雷爆炸都可能使改革開放這麼多年的成果可能會受到嚴重的損害,甚至於又要退到很多年以前。

━━━━

鳳凰網房產:您也做文旅度假類產品,有沒有感覺近幾年人們消費的習慣在改變?

張寶全:並沒有。我們在2009年轉型做紅樹林,當時轉型的時候我們認為是當年就會出現樓市拐點,但是並沒有拐,所以別人笑話我覺得你看好機會你沒有搶到。今天來看,我們從2009年到現在將近做了10年紅樹林,如果一直是做房地產無外乎增加200~300億現金利潤。

但是我們一直堅持這個就是因為判斷度假時代的到來。在未來度假時代、消費時代,紅樹林的優勢就是已經佔領絕對高度,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顯現,但是我覺得這個時代很快就回來。

━━━━

鳳凰網房產:我們也看到現在不少房地產開始做文旅度假地產這塊。

張寶全:這就不叫文旅,它是住宅,你以前主要靠什麼賺錢,你就是做什麼的。中國老百姓不太懂,度假旅遊區儘管需要住宅,技術標準是住宅標準,但是它的性質和使用功能根本不是住宅。

所謂住宅我認為的內涵是支撐一個人工作學習這樣長期居住類場所。但是在度假旅遊區這種產品,消費者購買後只能一年花費幾天或者一兩個月實際去度假。如果不想空置,還要在出租。度假屋本質就是經營型資產,它不是居住型的資產。今天我們看看中國住宅漲、增值,房價都在漲就以為度假旅遊區住宅也會像城市住宅一樣會漲。

所以,我個人認為在這一輪文旅地產熱潮中,只要是依靠房地產銷售實現資金平衡的,90%都失敗。因為文旅本身就是如果你做文旅這就是靠運營掙錢,所以沒有運營的能力,沒有運營的體系等等,最後它就是一堆垃圾,它就是一堆沒人用的房子,我覺得它根本不叫文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