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東南亞水果冷鏈提速最多可縮短27天

進口東南亞水果冷鏈提速最多可縮短27天

近日,12噸東盟水果通過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海鐵聯運班列運往甘肅蘭州。這是南向通道繼3月26日泰國和越南成功運送火龍果和龍眼至重慶保稅港後的又一次“成功通車”。4月2日,中鐵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發佈信息稱,東盟國家的水果,正借縱貫中國、中南半島到新加坡的“中新南向通道”進入中國西部地區。南向通道從廣西出境,廣西憑祥鐵路口岸因其身處溝通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節點地區,有望獲批成為中國首個水果進出口鐵路口岸。

相關數據表明,中國是東南亞水果最大進口地。此前,中國西部地區大多數貿易通道為東西走向。南向通道由甘肅蘭州和陝西西安等西北地區,途經重慶、貴州等省份,向南由廣西南寧到達新加坡。南向通道的建設為西北地區帶來一條新的出海通道,為東南亞進口水果開拓全新的物流路線。

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處處長柯向喜介紹稱,2018年截至3月31日,南寧局集團已開行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集裝箱海鐵聯運班列累計到發111列(其中始發51列,到達60列),中歐班列欽州至成都1列。

進口東南亞水果冷鏈提速最多可縮短27天

其中,重點班列中歐“南寧-河內”跨境集裝箱班列運行正常,該班列通過“百色一號”冷藏集裝箱,把廣西的農產品及中國西部溫帶果品運往越南河內,並分撥發往越南胡志明、峴港、桐乃等地的各大水果市場進行銷售。同時,越南等東盟水果、海鮮、堅果等優質農副產品通過返程“百色一號”冷藏集裝箱班列運回南寧,再利用“百色一號”冷鏈體系分撥至全國各地銷售,形成了中國溫帶農產品與東盟國家熱帶農產品的互聯互通。並且,整個運輸過程充分發揮了冷鏈運輸保鮮能力高、物流效率高、食品輸送安全度的優勢,保證了水果的新鮮,為中國和東盟冷鏈運輸提供便捷、經濟、安全的全新物流方式。

南向通道打通了貴州等省市至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路障,聯結新加坡及東盟主要物流節點,輻射南亞、中東、澳洲等區域。向北與中歐(渝新歐、蘭州號)班列連接,利用蘭渝鐵路及甘肅的主要物流節點,連通中亞、南亞、歐洲等地區。

與傳統運輸相比,南向通道比向東經長江航運國內段運距縮短約1000公里,時間縮短12天。在重慶首次由陸路“南向通道”進口東南亞水果的測試中,自南向通道運輸水果僅需9天,這比傳統江海聯運方式節省了約27天時間。

可以預見,隨著“中新南向通道”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東盟國家將會參與其中,目前已有新加坡、柬埔寨、泰國、越南、緬甸、越南等國家參與。

進口東南亞水果冷鏈提速最多可縮短27天

部分內容來自網絡

2018水果觀察報道 保留所有權利

轉載請與水果觀察聯繫獲得許可並註明來源水果觀察

關注水果觀察公眾號,獲取更多水果行業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