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貽芳:終生未婚、一生坎坷成就她的教育事業

美國羅斯福總統稱讚她為“智慧女神”。

老革命家董必武對她的評價是:像她這樣精幹的人物,男子中也是少有的。

她是中國第一屆女大學生,是第二位大學女校長(楊蔭榆是第一位大學女校長)。

她是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第一位女性。

她就是20世紀蜚聲中外的女教育家吳貽芳。

吳貽芳:終生未婚、一生坎坷成就她的教育事業​01

1893年1月26日,吳貽芳在湖北武昌出生,祖籍江蘇泰興。

她是家裡的二小姐,父親吳守訓是候補知縣。

官宦人家的孩子,裹小腳、待字閨中、尋得好夫婿、嫁為人婦、相夫教子就是一輩子。

在追求學業的路上,二小姐吳貽芳還是比較艱難的。

有一日,母親的孃家親戚探親,閒聊說,杭州最近開設一個女子學堂,名叫弘道女子學堂,教學模式就是西方化的。

吳家姐妹一聽這個消息,太開心了。

她們不喜歡學習女紅、不喜歡那些名媛淑女做的事,對這個新式學堂倒是非常有興趣、相當的憧憬。

向那個老古董父親彙報了自己的想法,得到的反饋就是堅決不同意,她們的父親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最關鍵是嫁給好人家。

然後這兩個姐妹開始鬧事了,這時候的二小姐11歲,據理力爭後,她吞金自殺。

自殺未遂。

這讓吳守訓夫婦驚詫不已,這還了得,要是不答應,還不知道要出什麼么蛾子。

吳貽芳:終生未婚、一生坎坷成就她的教育事業​02

1904年,吳貽芳和姐姐一起進入杭州弘道女子學堂,15歲的貽芬、11歲的貽芳,在杭州開啟新式新生活。

她們的二姨父陳叔通特別關心這兩個孩子的學業,他建議她們學習英文卻發現弘道女子學堂沒有英語課程,於是年後,她們轉到蘇州景海女子學堂,這裡開設有英語課程。

然而,厄運接連降臨到這個家庭,2年內親人陸續走了四個。

1909年,吳貽芳16歲,她的父親吳守訓被上司誣陷後,跳江自殺。

她的哥哥吳貽榘因出國留學無望、生活壓力較大,跳江自殺。

一個月後,失去丈夫和兒子的吳媽媽朱詩閣一病未起,而她的姐姐吳貽芬傷心過度,在母親的棺槨旁懸樑自盡。

那時的家裡,只剩下吳貽芳、年邁的老祖母和不足七歲的妹妹吳貽荃,吳貽芳整日以淚洗面。

她說:人生的不幸幾乎全集中到我身上,我真是哀不欲生,也萌生了輕生的念頭……

吳貽芳:終生未婚、一生坎坷成就她的教育事業​03

這裡面有一位浙江杭州的名士必須要提,吳貽芳的二姨夫陳叔通,他生於1876年,於1966年2月17日去世。

他了解到吳家的情況後,親自幫助吳家處理完後事,把吳貽芳、她的祖母、妹妹接到自己家裡。

除了這個,陳叔通還開導吳貽芳:自殺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你下面還有9歲的妹妹和年老的祖母,你對她們有責任。

吳貽芳聽進去二姨夫的話,終於打消了輕生的念頭,逐漸鼓起生活的勇氣。

她成為家裡的頂樑柱,一夜之間成熟了。

吳貽芳:終生未婚、一生坎坷成就她的教育事業​04

1916年,吳貽芳被美籍教師諾瑪麗推薦,作為金陵女子大學特別插班生進校學習。

這一屆學生少的可憐,不到9個。

她在金陵大學一呆就是4年,吳貽芳學習優異、但是沉默寡言、不與別人交流,發現這些問題的同學們,出於善意,推選吳貽芳為學生自治會的會長。

事實證明,這是最正確的決定,逼好漢上梁山,等你坐到位置上,就得做位置上要做的事。

當上會長後,吳貽芳組織活動、在社交中開始放開了,那個敢於自殺吞金的有膽量的二小姐回來了啊。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吳貽芳組織遊行,只有5名畢業生的金陵女子大學特別冒尖,在南京學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這一年,吳貽芳26歲,這時的她積極支持學生參與政治,這與楊蔭榆這位第一個大學女校長反對學生參與政治的態度正好相反。

1919年畢業後的吳貽芳任教於北京女子高師,正式開啟了教育生涯。

1926年,母校金女大發來電報,邀請她擔任金陵女子大學校長。這一年,她剛滿35歲。

她從金陵大學的學生變身為校長。

她有自己一整套的教育方法,並以校長的名義實施推進,這樣嚴格的教導下,金女大出來的學生,舉止優雅,心態淡定。

20世紀30年代,女孩兒們都以能上金陵女大為榮。家境優渥、容貌秀麗並不值得炫耀,能通過金女大的入學考試,才稱得上時髦。

吳貽芳:終生未婚、一生坎坷成就她的教育事業​05

她是一個有血性的女子。

1926年,33歲的吳貽芳在密執安大學念博士。

澳大利亞總理應邀到這所大學做演講,在演講中肆意批評中國:

——中國,不僅經濟落後,而且人民無知,政府無能,盜匪遍野。

——臨近的亞洲國家,應該移民到中國去。

——以免上帝賜給我們的資財,都被那些不開化的野蠻人,白白地浪費掉。

吳貽芳憤怒不已,她站起來大聲抗議:"你這是對中國的嚴重汙衊!"。

憤然離場。

這還不夠。

吳貽芳還連夜趕寫一篇批駁澳大利亞總理的文章,並在第二天的《密執安大學日報》上發表。

還有一件事,足以說明她的血性。

1948年,國民黨政府在南京展開了對學生的大搜捕。吳貽芳聽說自己學校的學生被列上了黑名單,連夜趕跑去見教育部次長杭立武,嚴正地說:我吳貽芳擔保,金女大沒有你們逮捕的人。

她以自己的聲望拒軍警於校園之外。

儘管當時金女大里有地下黨的秘密組織在活動,但是因為她的保護、她的爭取,沒有一名學生被抓走。

吳貽芳:終生未婚、一生坎坷成就她的教育事業​譽滿中外的小腳社會活動家

06

她是有一個有愛心的女子。

當時,學校有些學生和外校學生談戀愛常常晚歸,一個晚歸的學生被關在外面,只得爬窗戶進宿舍。

吳貽芳一聽說這樣的情況,特別擔心學生的安全,將宿舍樓下的會客室劃出一些半封閉的小間,有桌椅供戀人聊天。

晚上九點前,女同學可以帶男朋友在裡面交談,這就是她開設“戀人專室”,在當時可算超前的。

她任職校長的23年間,一直住在一間不到15平方米的房間裡,粗茶淡飯,不講究吃喝。平時穿的布衣布衫,總是縫縫補補,捨不得扔掉。

學校要給她配一個小轎車,她不肯,只願意買一輛黃包車,可每月工資絕大部分都接濟親友,自己夠吃夠喝就行,而自己演講得到的酬金和禮物,自己也一個不留,全部轉贈給師生。

吳貽芳:終生未婚、一生坎坷成就她的教育事業​陳叔通、吳貽芳

07

她是一個愛憎分明的女人。

她恨國民黨的那一套,兩次拒絕國民黨的邀請。

——1946年2月,吳貽芳經過重慶時,宋美齡女士建議她出任教育部長,但被她拒絕了。

——1949年初,蔣介石"下野"後,張治中推薦吳貽芳做教育部長,她謝絕了。

——1949年,當宋美齡派人給她送來機票時,她果斷拒絕了。她說:"我離不開金女大,離不開金女大的學生,實在不能走。

她也有愛的一面。

——1951年,擔任江蘇省教育廳長。

——1956年,被選為江蘇省副省長,分管教育、文化、科技、衛生、體育。

——1981年,她以88歲高齡再度當選為江蘇省副省長。

吳貽芳:終生未婚、一生坎坷成就她的教育事業​晚年在家中的吳貽芳

08

1985年11月10日,吳貽芳去世,享年92歲,終生未婚。

1987年,根據她的遺願,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南京師範大學復設金陵女子學院,金女大之精神,得以薪火相繼。

有人說吳貽芳嫁給了教育事業,因她的二姨夫陳叔通的引導她打消了自殺的念頭、完成了學業,愛上了教育,前半生坎坷,後半生投入教育,這也算是社會之厚德。

在人生的路上,其實沒有回頭路,有一個人願意引導,恰好是自己喜歡走的路,就踏踏實實走下去,創造精彩的、一生的傳奇。

正如吳貽芳,她的一生,活的精彩,更加絢爛傳世。

吳貽芳:終生未婚、一生坎坷成就她的教育事業


作者藍胖,肥而不膩的一個70年後老男人 喜歡研究無厘頭的歷史

推出“歷史真性情”、“人生正清歡”、“寫作有溫度”等欄目,為你烹炒煎炸有料、有趣、有味道的故事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