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學生,暑假,他們有了另一個身份,暑假工


暑假到了,身為學生的你是不是在家吹空調吃西瓜呢?看看別的大學生在做什麼呢?圖為2010年7月22日上午11點,在浙江海寧市康橋名城建築工地上,一名來自河南農業大學一年級20歲大學生朱豫帥正在忙碌不停地為泥工師傅們傳遞泥筒,在太陽下他滿面是汗上身溼透。

也許在你們看來,一天花個100多塊是很正常的生活,但在許多在工地上的暑假工學生來說,這是他們一天的收入。圖為在浙江海寧市康橋名城建築工地上,河南農業大學一年級20歲大學生朱豫帥在傳灰泥筒。

相對來說,推銷產品一類的活是比較輕鬆的。圖為2010年7月4日,湖南郴州市湘南中學畢業生陳文君在該市興隆步行街推銷飲料,從早上8點30分至晚上9點30分,一天可獲得60元的收入。

有沒有學生曾經在飯店給人洗過碗?圖為2010年8月1日,四川省華鎣市紅巖鄉茶園村剛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朱微,在華鎣山旅遊區一農家樂洗碗。

手機店賣手機呢?圖為2010年8月8日,在8.11首次全國“肢殘人活動日”即將來臨之際,高癱女大學生曹珍在湖南郴州市人民東路一家手機店向顧客推銷手機。

雖說暑假工收入不了多少錢,但那是學生期體驗社會的一個縮影。圖為2015年7月12日,重慶,20餘名大學生站在路邊舉牌“求職”家教。暑假來臨,不少大學生希望通過做家教找到一份暑假工。

暑假工不是目地,目地是讓大家在體驗生活的同時熱愛學習,以後走上更高崗位的工作,為社會,為家庭,為自己做出更多的貢獻。圖為2016年12月4日,重慶,正值烏天麻採挖季節。寒假期間,山上採挖天麻,孩子們便隨同父母參加勞動,打工掙零化錢,既體驗生活,也減輕家庭負擔,還學到了勞動能力和耕作技術,熟悉了家鄉環境。採麻下山,扛貨歸家,孩子們在勞作中體驗父母生活的艱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