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35年,只为把残疾军人证上“因公负伤”改为“因战负伤”!

奔波35年,只为把残疾军人证上“因公负伤”改为“因战负伤”!

晏礼根:江西人,1969年在洛阳入伍,曾任市长张万年的警务员。他曾经参加过自卫反击战,据他自己说很多战友都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生命。

奔波35年,只为把残疾军人证上“因公负伤”改为“因战负伤”!

在一次作战中,因为一位没有经验的新兵踩了一颗地雷,所以在他不远处的晏礼根也遭到了牵连。后来他被战友送到战地医院接受治疗,再然后又被送到了湖南某医院。就这样来回几年,当他再回到原来的部队时突然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他认识的人了,曾经的战友,有的牺牲了,有的退役了。

奔波35年,只为把残疾军人证上“因公负伤”改为“因战负伤”!

后来经查档案确定了,他曾参加过对越反击战,身份确定后,他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退役。当他退役后,偶然发发现自己的伤残证明书写的是“因公负伤”而不是“因战负伤”,这对一个老兵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字带来的待遇不同。更多的是,这对他的意义不一样,在那场战争中牺牲了那么多战友,这个证书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奔波35年,只为把残疾军人证上“因公负伤”改为“因战负伤”!

但是这个该证书的路却比他想象的难走很多,这一走就走了35年。

奔波35年,只为把残疾军人证上“因公负伤”改为“因战负伤”!

据他自己说,后来在为战友扫墓的时候,他还看到了自己的墓碑,原来当年部队里的人与他失去了联系,都以为他牺牲了,所以就为他建了一个墓。这张写着红字的照片就是他从墓碑上撕下来的,和现在一对比,真的有让我们看到了岁月的痕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