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姜文当然去了有窦文涛马未都的《圆桌讲究派》,三个老男人由老牌美女孟广美作陪,熏香喝酒边聊天;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还去了高晓松的《晓说》,光脚盘腿坐在靠椅上,两人对谈如流;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更去了许知远的《十三邀》,坐在靠窗吧台前,对话十分深刻。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三个节目,每一个都像京圈老男人的局,姜文上节目,就应该上这样的,铁定的。

但姜文洪厚低沉的嗓音刚落,镜头就切换到哭的梨花带雨的徐梦洁傅菁李紫婷们。这是养成女团偶像的《创造101》,不是90后就是00后。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鹿晗和姜文,前后脚出现在同一场舞台上,还一起成为官方宣传点。这是2018优酷世界杯发布会。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反正对于电影《邪不压正》来说,男人女人男孩女孩,叔叔阿姨小哥哥小姐姐,该拉的票,姜文一个不落。

但口碑上,《邪不压正》跌到7.1分,不要说新人导演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黑马,连青年导演韩延的《动物世界》也没拼过。

票房上,明显后劲不足,没占什么优势,和药神比还是悬了点。

那又怎样?

这非但否定不了姜文的牛逼,反倒证明了姜文就是被太牛逼毁掉。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首先,姜文自己就觉得自己很牛逼

姜文和许知远说自己平常是很不自信的人。

他怎么说的呢?

经常在聚会里跟不上别人说的球队、比赛、谁赢了的资讯、也整不明白电影上了多少税又返到哪的账...

反正净是些日常琐事,按许知远的话那就是世俗。

姜文说:“也不能说世俗,确实人家明白。”话音没落,又紧着跟了一句:“曹雪芹要是生活弄得倍儿麻利,混的特好,就不用写红楼梦了。”

比赛资讯、电影上税,只是日常生活非常微小、琐碎的事,找个秘书找个财务就能解决。仅是这些日常十分微小的事,但他参与不进去,掌控不了,就已让他有不自信感。

而大的场面,公开场合,姜文更是到哪里都是要控场的人,不落下风,更不会把场子交出去,一直都是。

演戏的时候,是个好演员,

但顺便抢了导演的活儿,跟谁合作都这样。

读《芙蓉镇》的剧本,提了不少意见,有一次导演谢晋就发飙了,说提意见谁不会,有本事改了,还要改的比他好。

后来谢晋说,拍《芙蓉镇》时,戏里面很多很好的主意都是姜文出的。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拍《大太监李莲英》时,导演田壮壮直接在片场支起麻将桌,张建亚(也是导演)来探班的觉得不能这样搞,田壮壮对着片场里的姜文和刘晓庆撇了一下头,搓着麻将说:“那俩听我的吗?我说有用吗?”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拍《寻枪》的时,导演陆川,后来这部片就有了浓浓的姜文风,甚至江湖传言姜文篡了导演的位。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姜文自己说这种关键时刻爆发的主动性从哪儿来的不清楚,如果有三种人“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应如是”,自己属于“彼可取而代之”这种想法。

“这不行吧这个,我弄一个吧”。

有一个被说烂的梗,28岁时,一部电影都还没导过,只是宣传《大太监李莲英》,

焦雄屏(台湾电影教母)问:“中国这么多导演,哪个优秀?”

姜文:“现在没有,以后有。”

焦雄屏:“谁呀?”

姜文:“我。”

38岁时,已经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让子弹飞》傍身的姜文,做客《小崔说事》:

崔永元:“你最喜欢的三位导演。”

姜文:“谢飞,谢晋。”

崔永元:“三位。”

姜文:“必须说三个吗?”

崔永元:“对。”

姜文:“那谢飞、谢晋……”

观众大喊:“姜文。”

姜文笑了:“那行吧。”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被采访的时候,不要说老实回答了,

老实接受采访都玄。

小记者采访他,一个来回,被姜文反问到回不上来神是轻的;被怼被气哭已经成为南都娱乐周刊里那篇《如何正确德采访姜文》他的战绩。

对窦文涛高晓松许知远们,倒是不会反问,但姜文太扛问了,道行太深,到头来我们得替窦文涛高晓松许知远捏把汗。

甭管对面谁,他都不是案板上的鱼肉,得自己控场。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拍出来的电影,别人看不懂,

他说这就看不懂了?

姜文的电影里,总是塞满了东西,大量的隐喻、跳跃的思维、密集的梗、还有接地气却很高级的幽默感,总有一种秀智商优越感的感觉。

人家看不懂姜文的电影。

姜文说:再多看几遍吧,要么就是反问,这就看不懂了?他压根没想到大家看不懂。

但他的电影,看不懂是常态。

谁成天嘴上说自己牛逼啊,那多臊的慌,姜文都是从来不说,直接干得了!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除了姜文自己,大家也觉得姜文牛逼

大家是谁?

包括电影圈同行、演员、观众

自己觉得自己牛逼,但旁人谁都不服气,在北京话里叫“臭牛逼”,骂人的。

姜文不一样,他自己觉得自己牛逼,旁人没不服气的。

姜文叫马爷的马未都,说话也得顺着他说,窦文涛更低眉顺眼,许知远变得客套小心还有点局促,高晓松收起扇子得拱手。

做演员,24岁就在谢晋的《芙蓉镇》里担任主演还拿了金鸡奖最佳男主,他做演员的时候,得奖的不仅是自己,还有电影和导演,谢晋、田壮壮、张艺谋、陆川,《芙蓉镇》《大太监李莲英》《红高粱》《寻枪》。

做导演,30岁第一次做导演,《阳光灿烂的日子》,问世就惊艳四方。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姜文提名第51届威尼斯金狮奖,夏雨摘了威尼斯影帝,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威尼斯电影节影帝。

而《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

口碑、票房、奖项双丰收。

拍《鬼子来了》,虽然被禁掉,但说至今是“华语片最好”也少有人反驳。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让子弹飞》,更是憋尿之作。姜文憋着一口气,我们憋着一泡尿,他不吐,我们都舍不得走,华语片前所未有的爽爆炸。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不吹不黑,姜文国际范围的影响力是杠杠的,作品一直都是牛逼存在。

对,《太阳照常升起》《一步之遥》,票房失败。

但姜文没有烂片,最烂的评价,也不过是看不懂,这种看不懂,看不懂就给低分评价的,更多是看不惯姜文电影里的优越感,毕竟看不懂不等于烂。

姜文确实牛逼,是天才。

说冯小刚是天才就很尴尬,最多是姿态够低反转做得好;说王朔是天才也勉强,最多是才华横溢。

你听听冯小刚在书里是怎么写姜文的:

“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标准,姜老师则不然,他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节制他的才华。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淤出来的聪明。”

你再听听王朔又是怎么说姜文的:

“中国需要这么个人。有他在,我们才好说,本大国电影也不都是行活儿。”

担心这两个人是客套的话,你再听听拿了三座奥斯卡小金人的李安是怎么说的,

“姜文的才气远高于我。”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姜文不止是有才华有才气做得好,还是感觉敏锐,有激情,自然成长,并以自己的方式获取大量知识的天才。

他不是被教育出来的,是在自由环境中野生长出来的。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马小军就是他,大院子弟,小时候没人管,跟着父亲的部队稀里糊涂老转学,整天就是晃,母亲想起来就打他一顿。

漂着晃着,看到的世界也就更广阔,性子更野。大院子弟的传说本来就不少,姜文可以说是里面最精彩的。

真不是臭牛逼,是真牛逼,太牛逼,就是这种牛逼成就了姜文。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也是这种太牛逼毁了姜文

为什么?

姜文他十分不屑当下的娱乐电影的,他用的是永恒、老派的电影人那一套,在过去的事件的基础上加工。

许知远最能聊到点子上,问了句:

“你始终在处理历史,你对历史这种意识是迷恋吗?”

姜文说:“历史是一个可借助的东西,但表达的一定不是历史本身...”

“做一个创作者是表达自我,但是可能会陷入一种自我沉溺 ,这两者对你来说,需要找一个界限吗?”

姜文:“因为你只能表达自己,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

23年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8年前的《鬼子来了》,8年前的《让子弹飞》。

酷烈的战争、疼痛的青春,每一部都是历史。

高智商、大场面、牛逼感,每一部都是姜文自己。

看不到别人,更看不到我们自己。

《邪不压正》,放在23年前、18年前、8年前,不会是今天口碑票房双失的下场。

为什么?

看电影的人变了,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关心自己。

于是姜文的牛逼,成了高屋建瓴。

哪怕他说着他给的是好东西,给人点时间就知道了。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电影帮我们表达自我,而不止是看着你自己牛逼,被强迫接受你自己觉得牛逼的东西。

才华是个好东西,但要能跟上时代,能被需要,否则就是江郎才尽和过气。

而天才,是用来欣赏的,但被欣赏之前,首先更是被需要的,不仅满足自我表达,更替大多数平凡的人表达。

否则,你很牛逼,我也欣赏你的牛逼,可是跟我有什么关系?

末了只好置气的说一句:“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姜文太牛逼!我们不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