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火演繹千年砂器技藝 唐朝時期已經興盛


陽泉平定久為砂器之鄉,“耕陶為業”歷史悠久。境內蘊藏著豐富的優質粘土,百姓俗稱“坩子”,是燒製砂鍋的極佳材料,儲量豐富的優質無煙煤又特別適宜燒製砂鍋,給砂器製作創造了條件。據史料記載,平定砂鍋在唐朝時已成為當地手工業與商業的大宗。|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 蘇航|陽泉日報攝影部:王偉 蘇建平

當地冠山鎮常家溝村是平定砂器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常家溝村人祖祖輩輩以砂器製作謀生,並把手藝代代傳承下來。2008年,村民張彥傑創辦專門的陶藝公司,整合本村原有的砂器製作資源,並逐步擴大生產規模,使常家溝砂器走上了全新的發展歷程。

從選料到成品熏製,各道工序都對砂器工匠的經驗、技藝有著極高的要求。民間流傳著“一坩二壓三篩土,四踩五捏六入爐。七煽八杈九燻烤,十分質量十分苦”的說法。

千百年來,平定砂鍋的燒製工藝一直是全憑經驗積累、心傳口授的手工製作,經過篩土、和泥、捏坯、成型、烘乾、窯燒、煙燻等工序生產。雖然近年砂鍋的製作工藝有了很大的改進,但燒製的過程依然十分艱苦。

陶藝公司車間分為烘烤室和燒製間,另外還有很多小房間作為的製作間。

走進一間製作間,砂鍋藝人成正在製坯。她的面前有一圓圓的輪盤,直徑有半米多一點,只見他先在輪盤上鋪一層黃土粉,像巧婦一般隨意撫弄旋轉著輪盤,用雙手在輪盤上翻來覆去地揉著,精心侍弄著手裡的“麵糰”。

揉到適當軟度時,他一邊旋轉輪盤,一邊用木錘子拍打,毛坯很快就變成薄厚均勻、表面光滑的圓餅,把胎具底朝下放在中間。馮衛成一邊旋轉輪盤,一邊拍打泥坯。不一會,砂鍋的雛形就成了。最後,他用毛氈蘸水把邊沾溼,用“砂刀”把坯口切齊,一個砂鍋坯子就做成了。


砂鍋藝人馮衛成一邊旋轉輪盤,一邊拍打泥坯,然後用“砂刀”把坯口切齊,一個砂鍋坯子就做成了。

一名工匠正在檢查做好的砂鍋坯子。

制砂工匠正在搬運砂鍋坯子。

燒製的時候要講究火候均勻,以前靠人工煽風助燃,面對高溫,頭戴草帽,臉蒙布單,十分辛苦。爐內溫度保持1200至1300度,約一個小時後,由富有經驗的砂匠“火頭”掀起籠鍋看砂貨色相決定停火與否。

張富林十幾歲時就在村裡的砂鍋廠工作。如今,他依然在燒製車間幹活。砂鍋馬上就要出爐了,張富林和一名工人頭戴護具,身披棉氈,脖子上圍著毛巾,護著頭部與身體,以抵擋爐火的烘烤。

打開爐窯,輕煙騰空而起,紅紅的火苗竄出槽爐,一個個通體透紅的砂鍋在火光中誕生。兩個人一個挑籠鍋,一個叉砂鍋。只見挑籠鍋的工人迅速將籠鍋挑起,張福林立刻將鍋從爐上叉到旁邊早已掘好的鋪滿木屑的土坑裡。頃刻間,坑裡竄出一大股火苗,熊熊燃燒,場面壯觀驚險。

把籠鍋蓋嚴,火苗從縫隙中竄出。

半個小時後,揭開籠鍋,亮晶晶的砂鍋閃爍著一層炫目的鍍銀光芒,躍然眼前。

將燒好的鍋坯夾入預先做好的熗眼宣窩裡薰烤半小時左右,亮晶晶的砂鍋就可出籠了。

平定砂器表面光閃晶亮,有“燒飯不變色、煎藥不變性、燉肉不變味、煮水無水垢、栽花不爛根”五大特點和耐酸、耐鹼、透氣性好三大優良性能。

燒製完成的砂鍋成品。

張富林充分利用當地的土壤條件和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工藝技巧,經過選土、調泥、成型、上液、晾乾、窯燒、煙燻等工序生產出來的各種砂貨,無沙眼、無裂紋、不夾生、不變形。

平定砂器以“燒飯不變色,煎藥不變性,燉肉不變味”和內外光潔、皮薄均勻、耐酸耐鹼、輕巧耐用、價格低廉的特點頗受百姓青睞,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地陶藝公司在秉承傳統文化遺產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工藝,推出了滋補砂鍋、養生煲湯鍋、砂火鍋和砂茶壺等20多個砂器品種,走上品牌化、產業化的道路,讓平定砂鍋重新“靚”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