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嬰兒水中毒」?「六個月內嬰兒不用喝水」是真的嗎?

OneSky


對寶寶來說,不管是營養方面還是水的需求都是很大的,但是寶寶來說喝太多的水對身體也可能會有害處,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嬰兒水中毒。



那麼"嬰兒水中毒"指的是什麼呢?

寶寶身體對水的接觸是有一定的範圍的,也就是說,如果在短時間內寶寶喝的水過多,就會導致體內的細胞發生膨脹,進而引起脫水並且低鈉的情況。

寶寶出現嬰兒水中毒之後,會表現的頭昏眼花,身子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的情況還可能會出現暈厥以及危及生命。

寶寶為什麼會容易出現嬰兒水中毒的情況,主要是寶寶身體各方面發育的還不夠完善,比如成年人口渴的時候會根據自己需求來飲適量的水,但是如果你給寶寶很多水,那麼他就會喝多少的情況。



平時應該給寶寶喂多少水才合適呢?

根據寶寶年齡的不同,喂的水量也是不同的。比如一歲之內的寶寶每天的飲水量一般在120到160毫升每千克左右。1到3歲的寶寶每天的飲水量一般在100到140毫升每千克左右。以及四歲以後的寶寶,每天的飲水量一般在70到110毫升每千克左右。飲水的量會根據天氣、季節還有身體狀況的不同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KK健康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6個月內的小寶寶不建議喝水:

1、 只要母乳或配方奶的攝入量能確保,一般都能滿足小寶寶對水分的需求,因為母乳90%以上是水分,配方奶裡85%也是水分。

2、 小寶寶的腎臟功能還沒發育完全,額外喝水會增加腎臟負擔。

3、 小寶寶胃容量有限,喝水會減少奶量攝入,影響到營養。

水中毒是怎麼回事?

1、 寶寶喝水過多。

2、 奶粉泡的太稀。

寶寶腎臟功能發育不完全,喝太多水(包括喝過稀的奶粉)在排出多餘水分的同時,也會排出體內的納,納流失會影響大腦活動,導致寶寶出現煩躁、嗜睡、體溫過低、臉部浮腫等水中毒的早期症狀,嚴重的還會出現抽搐、痙攣或驚厥甚至死亡。

夏天要不要喝水?

1、 母乳很神奇,會根據不同情況自動調節水分含量,夏天這麼熱,母乳中的水分含量相對會多一些。

2、 只要母乳攝入充足,寶寶的尿液顏色正常,小便次數每天6-8次,並不缺水。

什麼情況下可以喝水?

1、 有缺水跡象:尿液顏色很深、小便次數很少、嘴唇乾裂、哭不出來、囟門深陷。且沒法給寶寶增加奶量了。

2、 要適當少量喂水,分次小口小口地喂。

3、 不能咕嚕咕嚕幾大口就喝光。

4、 喝溫開水,不要喝礦泉水或純淨水。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分享0-12月寶寶喝水注意事項,育兒不是照本宣科,要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6月齡以下的純母乳寶寶,不需要額外喂水。朵媽、朵媽身邊的朋友,在生產後出院時,就曾這樣被醫生或護士叮囑過。

各位媽媽,你們是不是也和我們一樣?

因此,朵媽今天特意和大家探討:寶寶多大可以喝水?純母乳是否真的不需要喂水?不再額外喂水的條件又是什麼?

新生兒是否需要喝水

這裡的新生兒是指從出生到28天的寶寶。

1.純母乳寶寶,無需額外喂水

母乳內百分之九十是水,對於新生兒來說,母乳內的水分就能完全滿足身體的需求。如果媽媽開奶早,奶量充足,寶寶又是純母乳餵養,並不需要額外喂水。

2.配方奶寶寶,依實際情況喂水

如果是配方奶,寶寶對它的吸收肯定不如母乳般充分,有些奶粉還可能導致上火或便秘,這時建議適當喂水。

3.流汗、大哭後,建議喂水

如果家裡開了空調,寶寶太熱流了汗,或大哭後,身體水分流失,這種情況下,需要額外補充水分。

4.添加補劑,可適當喂水

如果寶寶出生在陽光不充足的月份,醫生可能會要求添加退黃疸沖劑。寶寶出生15天左右,也會要求補充D3、鈣。添加補劑後,可適當給寶寶喂水,幫助漱口。當然,這點不做強行要求。

新生兒期~6月齡

1.純母乳、混合餵養,原則上均不需喂水

這個階段的寶寶基本以乳類為主,可能是母乳,可能是配方奶,也可能是二者混合餵養。無論是哪種方式,乳類內含水量已足夠。

因此,對於大部分6月齡以下的寶寶來說,乳類含水量已完全能滿足他們生長髮育的需求,並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

2.喂水與否,並不絕對

對這個月齡段的寶寶來說,是否需要喂水,也因人而異。就像朵媽在純母乳餵養階段,同樣會給朵朵喂幾毫升的水:一來潤潤喉,二來漱漱口。

朵媽認為,喂水與否並不絕對,依自己的實際情況即可。在此需要提醒各位媽媽,寶寶胃部容量很小,一次不要喂太多,以免造成嘔吐的現象。

6月齡以上~12月齡

1.四月齡、六月齡,都可開始喂水

朵媽一直倡導純母乳餵養6個月,所以建議以6月齡為分界線,開始系統喂水。如果寶寶在4月齡就已添加了輔食,那麼系統喂水的時間可提前到寶寶4個月。

2.添加輔食後,可系統喂水

6月齡給寶寶添加輔食,輔食的性狀從糊到泥到顆粒,慢慢到固態,乳類的量隨之減少。輔食內的含水量卻不及乳類豐富,這時要喂水,以保證寶寶身體新陳代謝的需求。

3.適當喂水,乳牙保護的需要

6月齡的寶寶可能已冒出乳牙,讓半歲的寶寶使用牙刷牙膏,顯然不現實。所以媽媽們可以給寶寶在固定的時間段喂水,來幫助他們護理牙齒,形成刷牙漱口的好習慣。

哪些情況必須喂水

1.生病喝水,排出病毒

和成人一樣,寶寶生病時多喝水,同樣有利於把病毒排出體外。無論是多大月齡的寶寶,只要生病了,都可在遵醫囑的基礎上,依據實際情況適當喂水,這樣利於身體的恢復。

2.打嗝喝水,緩解不適

朵朵小月齡時,偶爾會毫無徵兆打嗝。這時,我會聽從老一輩的建議:給她喂點水,喂水能緩解打嗝的不適感。

3.流汗喝水,補充水分

朵媽始終覺得,不給小月齡寶寶單獨喂水,是個相對的理論。寶寶汗腺不發達,睡一覺都可能滿頭大汗,如果媽媽們覺得寶寶流汗了,可適當的補充水分,以免體內水分流失過多。

4.尿液呈深黃色,身體缺水

看尿液的顏色判斷是否喂水,這是朵媽從兒科醫生那學來的。判斷尿液顏色,需將晨尿排除。如果在其它時間段,寶寶的尿液依舊是偏濃的黃色,不是亮黃色,那麼就是身體缺水的信號,媽媽們需及時給寶寶補水。

END

我是朵朵媽媽,為寫文章放棄減肥的職場媽媽。做及格的職場媽媽,帶娃、職場、婚姻、生活,關注我們,讓你每天都進步一點。

朵媽是大王


作為一個醫生媽媽,一個堅定的科學派育兒媽媽,這次要唱唱反調了,六個月內寶寶有沒有必要喝水呢?有的情況是要喝水的!



前幾天我也曾糾結過要不要給娃喝水的問題,我家老二現在四個月,有一天後半夜三點多醒了,而且明顯感覺到很煩躁,抱起餵奶,小傢伙顯得很迫切,吸到乳頭後吃兩口又放開,然後打挺,大哭,說什麼不肯再吃,我想她可能是嫌奶水流速慢,就讓爸爸抱著安撫,我刺激奶陣,奶陣來了吃了幾大口流速慢了又打挺,我摸摸尿不溼,幾乎是乾的,心想,就算她不餓,她也是渴的,為什麼就不吃呢,這樣容易脫水的,於是讓娃爸準備白開水,這是她第一次喝,沒想到喝的很起勁,給了40毫升,再試試餵奶吧,還是不吃,打挺,我跟娃爸說,你哄著,不吃我必須得泵出來,這兩天奶水都少了,等我回來,她還沒睡,娃爸建議用奶瓶喂點奶,居然也喝了50毫升,然後就睡著了。

現在回頭看娃為什麼不吃奶,而喝水呢,我自己總結原因如下:

  1. 天氣熱,大人,和孩子自己躺自己的很舒服,但是抱懷裡後,大人熱的出汗,孩子也熱的煩躁,這個可以想象吃奶時舒適度是很低的,所以娃不愛喝奶,或者喝的少。
  2. 在不舒適的情況下還要費力的去吸奶,不願意,煩躁,蹬腿,打挺。
  3. 孩子的尿量少,說明她真的渴了,但不是特別餓。
這裡面關於嬰兒水中毒的說法,的確是有的,但是容易給新媽媽錯覺~嬰兒喝水就會容易水中毒,其實不然,只有在過度飲水超過腎臟負荷時才會。寶寶液體攝入量應該是每公斤體重每24小時100-120毫升左右,也就是6公斤的寶寶每日需要飲水量600-720毫升,這個量是完全可以從奶中來是沒錯,但寶寶沒喝那麼多奶,就不必非得逼著娃喝奶,但就是不給水了。

那具體怎麼做,給娃喂水才放心呢?記下下面兩點。

  1. 對於攝入過少導致的缺水(判斷是否缺水看尿量和尿的顏色),可以多次少量喂的辦法補水,不要一次喝太多。
  2. 對於發熱,腹瀉等生病導致的丟失液體過多的情況,最好用補液鹽,不用普通的淡水。
有幫到你麼?歡迎動動小手點贊和分享~

小雨滴媽媽


水中毒是指超量的飲水引起的一種病理現象,它是指因為過量的水而使得細胞外液的電解質的濃度過份的稀釋,在臨床上也把這種水中毒的現象稱之為稀釋性低鈉血癥。我們知道人體本身是有一 定的調節能力的,但是如果在短時間之內進水過多超過了人體所能調節的限度,而腎臟又一時間無法將多餘的水排出去的一系列症狀。

水中毒主要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等級,當人體的血液中鈉離子的濃度低於130mEq/L的時候也就是輕度不中毒的時候可能會感覺到輕度的疲勞感,這個時候只要停止飲用水就可以了。當血液中鈉離子的濃度低於120mEq/L的 時候,人會感覺頭痛,嘔吐一些人還會出現一些精神方面的症狀。而如果鈉離子的濃度低於110mEq/L的時候就會出現昏睡一些還會有全身痙攣的表現。專家告訴我們說當水中毒已經到最嚴重的時候也就血液中鈉離子的濃度低於100mEq/L的時候,就會引起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所以說不同程度的水中毒給人體健康帶來的威脅是非常大的。而嬰兒也是水中毒的高發人群。一來嬰兒無法知道自己需要多少水份總是多少,另外傳統的觀念會以為要幫助寶寶多補充水份才有益於身心健康。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醒寶媽們在孩子半歲以前其實是不需要喝水的,因為寶寶平時在喝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的時候其中就已經包含了寶寶所需要的水分了所以無需在給孩子補水了。

而且未滿6個月的小寶寶其腎臟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所以如果太多的水份就會使得他們在排出多餘的水分的同時也會排出鈉元素的。鈉元素的過度流失不僅會影響到嬰兒正常的大腦活動同時還會引起嬰兒的臉部浮腫,體溫過低,愛睡,煩躁不安這些都是嬰兒輕度水中毒的表現了,如果嬰兒出現痙攣或者驚厥的時候可能已經是重度水中毒了,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就醫。


文韻


經常聽有人說:喝水又沒壞處,喝多點也沒事。包括廣大的減肥人士,基本上都貫徹飯可以不吃,但水不能不喝,既排毒又養顏,能有什麼壞處呢?直接的後果就是“水中毒”!

大人如此,嬰兒小孩也會出現“水中毒”的症狀,“水中毒”又叫高容量性低鈉血癥,因為寶寶腎臟功能發育還不完全,如果喝水過量,體內鈉就會被過度稀釋,很難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從而導致血鈉過低,電解質失衡,水腫抽搐,嚴重的話會引起腎衰竭。

簡單來說,進的水多出的水少,五臟六腑都被水泡著,沒病都奇怪了。。。

前不久,圈圈在育兒群裡碰到有媽媽在發一張圖叫“不同年齡層,每日飲用水攝取量”,只想說,作為一個奔三的成年人,每天喝800ml水臣妾都做不到啊啊!

那到底嬰兒寶寶要喝多少水呢?怎麼判斷寶寶喝不喝水呢?又要喝什麼水呢?

注意一:寶寶每天喝水的量不能絕對化!

要明確的是,寶寶喝水少不等於缺水,而且補充水分也不等於直接喝水!因為,母乳的主要成分是水(90%以上),不喝母乳的,配方奶粉可提供充足水分,正常情況之下(指寶寶不生病),6個月以內的寶寶是不需要額外補水的,那等孩子大一點,吃輔食以後,輔食比如如粥、麵條等等也含有水分,這時候,也可以額外給寶寶補充少量飲用水

注意二:需不需要補水看尿液和尿布

說出來有點羞澀,各位大朋友們平時上廁所,瞅見尿液黃黃的,就知道最近要多喝點水了吧~這對嬰兒寶寶來說也是一樣的,寶媽寶爸觀察孩子小便發黃,說明要補點水。

如果小寶寶每天能用6~8片尿布溼,甚至更多,別擔心,孩子準是水靈靈的!

注意三:補水能不能喝自家鮮榨的果汁?

很多父母一想,既然是鮮榨的,那不是很健康嗎?事實並不是的,就算是鮮榨的果汁,但它的果糖含量高,容易引起蛀牙,另外一個讓腸胃不適,12個月以下的孩子不建議喝果汁和任何飲料!孩子大一點,要喝果汁的話,家長可以果汁兌點涼白開,稀釋一下,圈圈家就是這麼做的!白開水純淨水都可以放心的喝~

最後,如果寶寶生病,比如腹瀉、發熱、或者是手足口病等,醫生讓“多喝點水”,是沒問題的!


甜甜圈伐木累


有了新生兒之後,媽媽的社交圈子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圍繞周圍的都是一些年輕的漂亮姑娘,如今卻和沒有孩子的朋友失去了共同語言,更多的接觸了一些已經為人父母的年輕家長或長輩。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會得到很多對新生兒有幫助的育兒經驗,久而久之會讓新手媽媽變的不再那麼的不知所措。

很多新手媽媽會問,新生兒要不要給他喝水。

這裡我們分為兩類來說。首先是純配方奶餵養的新生兒,我們都知道需要給這些新生兒喝點水,以便補充一定的水分,而對於純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我可以告訴大家是不需要喂水的。這時候很多人會納悶,只讓新生兒喝母乳不喝水,換成你這個成人也一定接受不了吧。事實上並非如此,那是因為他們不瞭解母乳的神奇之處。前面的文章我曾經分析過,母乳是按新生兒的需求而分泌的,母乳的濃度是隨時都在變化的,這一點和配方奶是有很大區別的。新生兒剛開始吸吮的時候,流出來的奶是很稀薄的像水一樣,這些奶水是可以給新生兒解渴的,我們通常稱這種為前奶。經過新生兒不斷的吸吮,後面的奶水逐漸變得有濃度起來,脂肪含量也逐漸增高,直到滿足新生兒的溫飽。所以,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前奶是可以解渴的,比較稀薄,而後奶則是比較有濃度,主要滿足新生兒的溫飽。

另外,如果是在夏天,媽媽的母乳也會自動變的稀薄,這時候也是能很好解決新生兒飢渴這個問題的,國際母乳組織都是建議媽媽不要給新生兒喂水,因為用奶瓶給新生兒喂水,很容易會造成新生兒對媽媽乳頭的混淆,從而間接影響到吸吮媽媽乳頭的次數及頻率,最終會導致媽媽母乳分泌的減少而影響了母乳餵養。

國外有研究學者研究,如果給新生兒攝入過多的水分,新生兒在排出水分的同時會連帶著排出過多的鈉,對新生兒來說,鈉的流失會影響到新生兒的腦部活動的,從而會讓新生兒表現出容易生氣,偏愛睡覺等精神上的症狀,這些就是所謂的水中毒,有些新生兒還會出現體溫低,虛胖,驚厥等。

還有很多新手媽媽會問,新生兒要多久吃一次母乳呢?一天吃幾次比較合適?

其實這個問題,有經驗的媽媽都是回答不上來的,他們知道母乳是根據新生兒的需要來餵養的,新生兒肚子餓了就要給他餵食母乳,有些新生兒一開始四五個小時喂一次,不同時期餵食的頻率也有所變化,可以說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標準的,然而很多新手媽媽會自主的給新生兒設置一個時間表,固定的時間間隔來按時給新生兒餵食母乳,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科學的。母乳對新生兒來說易於消化,同時媽媽分泌的母乳都是根據新生兒的需求而分泌的,而新生兒自己也清楚自己吃飽了沒有,如果肚子餓,他就會吃,如果肚子不餓,他就會停止吸吮,所以不用刻意給新生兒設置時間表來按時餵養。

【大家好,我是西邊樹,育兒之路,我們共同分享與交流,如果喜歡我的育兒知識,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吧!每日持續更新中】


西邊樹


“嬰兒水中毒”這種病症有沒有?有。但發生的概率極低,低到很多兒科醫生一輩子都沒有在臨床上見過!

這好比“吃飯能把人撐死”,理論上是存在的,但誰都沒有真正見過。所以拋開前提條件談結果是荒謬的。發生“嬰兒水中毒”的概率,比你中500萬還難。


什麼是“嬰兒水中毒”?

“嬰兒水中毒”就是嬰兒過量飲用淡水導致體內鈉鹽含量被過分稀釋,從而引發嬰兒水腫、嘔吐、疼痛、抽搐或死亡。

這個解釋裡面有1個重點:過量飲用淡水。所謂的淡水就是白開水,比如天氣熱喝的綠豆湯就不是淡水,綠豆湯富含鉀,在大量出汗之後補充綠豆湯反而大有好處。

什麼是過量?按照膳食供給量的標準,兒童每消耗1千卡能量需要1.5毫升水(成人只需1毫升),減去食物當中的含水量×2才是過量。這裡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寶寶願意喝水。如果寶寶不想喝水,你將水瓶塞到嘴裡也不會喝。

因此,不是擔心“嬰兒水中毒”的問題,因為99%的寶寶都無法喝水喝到過量,而是多數媽媽擔心的“天氣太熱寶寶不愛喝水怎麼辦”的問題。



“6個月以內的嬰兒不用喝水”是真的嗎?

接承上一段內容來說,應該是:“6個月以內的嬰兒可以喝水,但不建議多喝”才是正確的。

6個月內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喝水?

1,寶寶腹瀉,導致脫水。

2,天氣炎熱,寶寶大量排汗。

3,寶寶尿液偏黃,尿量減少。

4,寶寶感冒發燒,喝水散熱。

5,新生兒黃疸,喝水退黃。

這麼說吧,我家二寶從出生第5天就開始喝水,因為沒有母乳,二寶是靠奶粉養大的。喝水的時間,一般是喝完奶粉後再喝兩口水。

也正是基於寶寶這個習慣,二寶長大以後很容易接受喝水。偶爾發燒拉肚子,他會主動抱起水杯自己喝水,不象同齡的孩子還要父母追著喂水。

水,乃生命之源。人體80%是水,它維持著生命體的健康運轉。不管是嬰兒還是成人,只要不是過量,適量喝水都是有益無害的!

大自然也是如此:缺水為旱,水患則澇。大自然我們不能洞察先機,但是做為孩子的父母,難道連孩子渴了還是水喝多了都分辨不出來麼?



謝謝你的閱讀,下一話題再見!


爸爸不講理


“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添加水”這個理論主要來自於美國兒科學會,理由有以下幾個:

1、6個月以內是寶寶生長髮育的黃金時期,不應該使水量影響奶量,特別是寶寶出生的前幾周,畢竟她的胃容量有限。

2、母乳中80%左右的成分是水,從這個數據來看,其中的水量可以滿足寶寶身體所需。

3、寶寶的腎臟負擔有限,為了保護她的腎臟功能。

但是,我們絕對不可以走極端,畢竟水是生命之源,只要我們沒有超過以上三個界線,是可以給寶寶適當喝水的。特別是出現以下情況時,喝水對寶寶是有好處的。

1、每次吃完奶後,給寶寶喂一口溫開水,可以稀釋口腔內部PH值,保持口腔衛生。

2、當寶寶的小便發黃時,寶媽需要給寶寶額外補充水,但是攝入量一定要適當。

所謂的水中毒,其實是水嚴重超標時導致的一種問題,不僅對於水,任何事情一旦過度不都是這樣嗎?所以Tina建議,科學育兒,但不是照書育兒,分析理論背後的原因,更能幫助到各位寶媽。

“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添加水”不代表寶寶不能喝水,只是說不必刻意喂水。


美好孕產嬰


無人邀請,自己做飲水行業,在詳細解答一波。

一、嬰兒需不需要喝水?

二、什麼是水中毒?

為了寶寶,媽媽們真是操碎了心。

對於嬰兒要不要喝水這個話題,媽媽們也是爭論不休。

有的媽媽說,我的醫生說寶寶不能大量的喂水;

有的媽媽說,出生得嬰兒是可以用小勺喂水的;

有的媽媽說,我的寶寶剛出生醫生就抱著餵了一大口水;

網上有很多看似科學的說法,媽媽們也是看得頭腦發昏。

其實,喂不喂水,那就要看寶寶缺不缺水。

有人覺得那不是廢話麼??並不!!這是基本的原理!!

一般,母乳餵養的寶寶,母乳中含有很多水分,無需額外補很多水。因為母乳的主要成分其實就是水,高達87.5%,當然偶爾喂幾口水也無妨。

以奶粉等為主的餵養,則需要比母乳餵養多些的水,防止嬰兒缺水,造成便秘。

無論哪種餵養方式,寶寶6個月前都不適合大量喂水。因為嬰兒的腎小球功能要到滿月時才能發育完全,腎小管的功能則要約5個月才能發育完全,嬰兒的垂體分泌抗利尿激素加壓素的能力也有限。

6個月之後的寶寶要開始適量補水。補多少呢?

6~12個月的寶寶的飲水量應是每天每公斤體重120-160毫升;2-3歲寶寶的飲水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00-140毫升。根據年齡、室溫、活動量、體溫、奶水或食物中的含水量等因素,父母可為寶寶每天補充大概佔自身體重的10~15%的水分。

怎麼判斷自己的寶寶是不是缺水?

●嬰兒的嘴唇乾燥,時不時用小舌頭舔嘴唇。

●尿布或紙尿褲尿溼的次數減少,尿液變黃。

●嬰兒的大便變得乾燥,硬結。

●食慾下降,不想吃奶、吃輔食。

食慾不振也是缺水的信號,因為水分不足,胃腸道分泌的胃液減少,從而影響食慾。

●嬰兒雖然哭鬧,但眼淚很少,甚至沒有眼淚。這是寶寶嚴重缺水的表現之一。

●嚴重缺水時,嬰兒的前滷或眼窩與正常相比有所凹陷。

媽媽們要觀察仔細嘍!!祝天下寶寶們都能幸福快樂健康成長!!

那什麼是水中毒呢?水中毒不僅嬰兒有,成年人也會有!!

生活中,你親朋好友、爸媽、七大姑八大姨是不是整天叫你多喝水??

你是不是已經開啟了喝水的人生模式?有事沒事都要喝杯水?

有的人口不渴、肚子脹的情況下還是忍不住想喝水,每天各種喝水喝水要喝水,嗜水如命。有的已經喝了超過5千克的水,但還是控制不住地想喝水,這多半就不是簡單的喝與不喝的小事了,而應該是“水癮”在發作。病得還不輕!!

水癮就是一種病

水癮如同嘴癮,若控制不當,水癮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引發強迫症等。

社會我碧石姐

水癮有損身體健康

喝水成癮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喝得水太多,但喝水並非越多越好。喝水過量,也會給人體造成代謝負擔,甚至發生水中毒。

○誘發頭痛

血漿中除了水分之外,還含有鈉、氯等多種電解質。這些電解質和水分呈一定比例,保持正常的血漿滲透壓。如果水分過量,超過正常的比例,就會影響正常的血漿滲透壓,誘發頭痛。

○影響體內水平衡

人體攝取過量的水,腎臟一時無法將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血液就會被稀釋。這些稀釋的血液流至身體各個細胞和器官中,會導致這些細胞和組織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影響機體的正常功能,危害健康和生命。

○誘發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人體內的水代謝發生障礙,體內水分過多而導致細胞水腫及細胞功能障礙。輕則頭暈眼花、心跳加速、全身乏力,重則出現痙攣、意識障礙,甚至昏迷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