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西紅柿,今年的苦瓜,爲何山東壽光大棚輝煌不再?

用戶4474649658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提起來山東壽光首先讓人想起來的就是它的蔬菜交易中心,可以說壽光蔬菜就是山東的特產了。壽光蔬菜的品牌在全國都是響噹噹的,其農業種植技術在全國一直是排在前面的。不過問題中問到壽光的大棚輝煌是否不再?這裡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

“去年的西紅柿,今年的苦瓜”

“去年的西紅柿,今年的苦瓜”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這裡講的是前兩年西紅柿價格一路走高,尤其是在2013年西紅柿價格更是高的離譜,出棚價格就在5元左右,可以說當年大棚種植西紅柿的農戶都賺了個盆缽滿贏。但是好景不長,去年也就是2017年的西紅柿市場價格可就沒有那麼樂觀了,去年年底的西紅柿價格大跌,出棚價格大概在1.5元一公斤。

苦瓜

再來看苦瓜的行情,今年的苦瓜行情確實不是很理想,下面給大家放上一張最近山東壽光最新的苦瓜行情走勢。從圖上可以看出今年的苦瓜價格並不是很理想,總體價位偏低。

壽光蔬菜種植業

上面分析了西紅柿和苦瓜兩種蔬菜的行情變化,其實不僅僅是這兩種蔬菜出現了價格走低的狀況,每年都會有很多蔬菜發生低價還會滯銷的局面。這是蔬菜自身的特點,君不見今年的大蒜也是價格低的嚇人啊,難道這也和壽光蔬菜種植大棚沒落有關嗎?整體上看壽光蔬菜大棚目前發展的還是很好地,當然不可避免的也是會存在各種問題。

這裡面的原因很多,不僅僅壽光地區蔬菜種植的問題,其實這也是反映全國蔬菜種植行業的問題,只不過人們從壽光地區放大了而已。

壽光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可以說在全國都是領先的,但是為什麼這兩年的效益遠沒有過去好了呢?本人認為這不是一個個案,應該說是蔬菜行業整體上都存在這種問題,不過是壽光更急明顯而已。

壽光的蔬菜種植業沒有以往那麼令人感到神秘了,這一點可以說是事實。因為壽光的蔬菜大棚的成功,給全國蔬菜種植行業樹立了模板,自然會帶動全國更多的蔬菜種植者進行模仿和學習。學習的多了自然大家也都會了。但是市場也就那麼大,以前我一家獨大,現在遍地開花,自然是搶生意的多了,就不好做了。

雖然目前的壽光蔬菜種植沒有以前那麼讓人激動了,但是壽光的蔬菜種植業也是在不斷的學習和進步的。個人認為拋開蔬菜市場週期的問題,壽光的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在國內依然是首屈一指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只不過想要更好的發展,還需要多進行創新,這一點我認為荷蘭是蔬菜種植業做的最好的國家,可以多學習。

其次就是品牌問題,之前本人曾經分析過新疆的農特產品的問題,其實這裡我覺的也是很類似的。二者都會國內知名的農業種植基地。但是二者同樣面臨著市場形勢不好的問題。這裡都有品牌做得不夠好的問題。提起壽光大家很自然的就能夠想起來壽光的蔬菜,但是接著就沒有了。

這也就說明壽光的蔬菜種植業做得不夠精,不能夠讓消費者記得更深,這也就是品牌意識不夠強的問題。如果品牌意識足夠好,現在的壽光蔬菜種植一定是更加受歡迎的。畢竟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對於品質好的價格卻貴一點的產品接受能力比以往還是強很多的。不過壽光的蔬菜種植業多為一些普通的農戶種植,缺少的是更加新穎的無公害、高科技種植。這樣的蔬菜種植業才能夠走的更加遠一些。

以上來自科學興農。


科學興農


去年的西紅柿幾毛錢一斤,今年苦瓜陷入銷售難題,壽光蔬菜種植農戶要哭了,這要怎麼辦?

曾經轟動一時的山東壽光蔬菜大棚以規模、種類、技術、科學、安全等廣為傳播,不僅在規模上遙遙領先,更是在技術上超過其他的大棚種植水平。打造著新鮮綠色無公害的蔬菜種植是它最大的優勢,但為啥近年來山東壽光蔬菜大棚的光輝不在?

1.全國大棚種植熱潮讓壽光光芒失色

隨著新農村新產業的建設和發展,大棚技術在全國形成了一種種植方式和習慣。蔓延在各地的大棚種植技術讓這個市場出現了飽和狀態,想要在眾多大棚種植中脫穎而出並不簡單。而更多的壽光技術人員的對外指導也讓這個地區的大棚技術沒有了神秘感。想要在大棚種植中先聲奪人,只能精化蔬菜的綠色、安全。

2.數量多、密度大導致市場轉化率降低

作為以大棚技術聞名全國的壽光地區,這裡早已經沒有了一絲空閒的地方。單位面積內大棚種植面積第一的密度讓這個市場越發的成熟,而市場最忌諱的就是供大於求,幾近飽和的市場讓壽光的大棚蔬菜已經沒有驕傲的資本。隨著各地區大棚技術的興起和迸發,壽光的蔬菜在價格和利潤上都不能滿足以往的需求,市場轉化率的降低已成定局。



3.常年大棚種植導致土地貧害化嚴重

想要做尋常的品種就勢必要捨棄價格和利潤,想要提高價格就要做精品的綠色無公害食品。但壽光地區因為常年的大棚種植,蔬菜商品上的轉化十分困難。因為過度的消耗土地資源和營養,過多的依賴化肥和營養素的支撐,病蟲害的情況十分嚴重。而這種情況一方面讓產量降低,一方面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因此壽光大棚技術目前面臨著非常尷尬的局面,在口碑和技術上優於其他品牌,但價格和利潤上卻並不中意。



想要打破以往的境況,只能打破傳統的種植手段,利用高科技的種植方式,加快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的深化創新。


三農圈子


2013年春天,大棚西紅柿破天荒的高價格。出棚價最低5塊錢。一個客戶三畝棚,賣了20多萬。

當年,建棚的客戶爆發式增長,到最後我訂單都不敢接了,生產能力到了極限,大棚材料天天加班生產。

那年西紅柿價格高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一是出口量增多,西紅柿供不應求,價格自然就高。

第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當年西紅柿大棚大多數是多年的老棚,因為重茬種植,病毒病突然爆發,大多數西紅柿棚都出現了爛果,果子小等現象。造成市場上的優質果的產量遠遠小於往年。

所以價格出現了多少年不見的高價。

話題轉回來。因為價格高,大棚西紅柿種植週期又短。所以各地的西紅柿種植區都開始擴大種植規模,壽光尤為如此。

到了去年,西紅柿產量到達瓶頸。再加上為了追求產量促使早熟,大棚西紅柿口感也的確下降了許多許多。

多了,品質下降了,自然而然的市場規律就是爛市。



這是客戶大棚中拍的照片。這就是當年5塊錢一斤出棚價的西紅柿


農場養成日記


這麼簡單的問題還需要解釋嗎?吃蔬菜還是那些人,種植蔬菜的多了唄,供大於求。但你說壽光大棚輝煌不再?也可以這麼說,是比前些年賺錢少點了。在壽光一個剛會走路的娃就能出去當蔬菜種植專家賺錢,教出來的蔬菜種植大戶遍佈全球,非洲,韓國、俄羅斯等地都能見到壽光人的身影。

只說西紅柿和苦瓜不能代表壽光蔬菜就沒落了,任何商品包括蔬菜都有它的週期性,生薑、大蒜的價格不也是起伏不定嗎?君不見今年的韭菜在山東零售價格賣到到20元一斤嗎?扁豆、黃瓜、香菜等價格也在蹭蹭上漲嗎?這個都不需要什麼數據來分析,種過地的菜農都知道。市場經濟專門淘汰那些盲目跟風,沒腦子的人,去年蔬菜便宜,保證今年你就吃不起。

下列圖片拍攝於壽光蔬菜博覽會













下面視頻是春節期間拍攝的壽光蔬菜大棚壯觀場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thumb_url": "660f00057e5b11077861\

老夢雜談


非專業人士,所以回答不全大家見諒。

從我個人角度,我認為壽光蔬菜不如以前掙錢的原因,總結一條的話就是在壽光蔬菜產業興起和發展的過程中,沒有抓住機會,發展成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單純從菜農來說,大家可能考慮的更多的是當下,對未來的市場認識不足,導致對未來缺乏規劃,也就很難說會想到發展有高附加值和優勢的綠色產品,從而保證在蔬菜種植面積不段擴大的形勢下,自身依然保持很高的競爭力。但這個問題更多的應該是政府和企業的原因,一方面政府缺乏引導和遠見,沒有對日漸壯大的蔬菜產業加以引導,使其產業鏈能夠不斷壯大和優化。另一方面企業滿足於當地的市場,缺乏品牌意識和開拓意識,所以壽光蔬菜產業上更多的是同類的企業在本地惡意競爭,但是卻缺乏全國性的龍頭企業,這也就導致了在農民無法對市場有所把握,也就無法改進自己從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以說壽光的蔬菜疲軟還是由於本身缺乏核心競爭力,在自身的優勢產業在形成產業鏈的過程中,各方都沒有把握住機會,形成自己的品牌。任何一個地方要想發展壯大,如果擁有自身特色或者優勢產業,要做的不僅僅是把這個產業發現壯大還要發展出龍頭企業。但是如果要想形成一箇中心推動力,帶動整體的發展,就需要將其發展成產業鏈,並且充分利用自身提前發展的優勢,發展產業鏈上的龍頭。

針對部分不負責任的網友:

對於那些說要想死的快就吃壽光菜的人,國家將壽光蔬菜作為很多城市和地區的菜籃子,已經說明了國家對於這個地區的重視,所以各方都嚴格監控,在這個情況下,您認為可能會出現您說的那種情況嗎。而且蔬菜作為壽光的一張名片,代表著壽光的形象,形象著壽光百萬人民的發展和生計,您認為壽光政府和人民會做斷自己活路的東西嗎。所以真心勸還是拿這個一直汙衊別人的那些人您以後買菜一定要問清楚產地,千萬別吃壽光產的,您天天買綠色蔬菜去,壽光管控這麼嚴都不敢吃,除了綠色蔬菜您還敢吃什麼地方的。

針對那些說壽光人自己種的菜自己都不吃還自留的,真心說一聲,您來這體驗一週,看看他們吃的是啥。壽光種地的有自己的小菜地,可是小菜地種的不是跟棚裡一樣的菜,而是一些像蔥、韭菜、白菜的菜等等。

大家都是活在社會上的人,都過得不容易。壽光的菜農,一年四季,起早貪黑的在地裡忙碌,他們勤勞耕耘,省吃儉用一輩子,才創造了壽光農業的輝煌,他們所受的累又豈是你們不瞭解的人所知道的。對於不放心的那些人,您儘可以拿您手中的錢買您放心的,又何必胡言亂語,去傷害那些勤勞耕作的老農民,誰的祖上不是種地的,何必挖苦。


晴空萬里待歸來


本文是鋤禾網1997原創首發悟空問答平臺。

今年全國範圍內西紅柿供應增加,導致價格偏低。

山東費縣胡陽鎮,是全國知名的溫室西紅柿主產地之一。

昨天我給胡陽鎮的西紅柿種植戶打電話,讓他們參加西紅柿無土栽培培訓。

其中有個老姚,自己有8畝的西紅柿溫室。

他說現在西紅柿3毛錢一斤,哪有什麼心情去再學什麼西紅柿無土栽培培訓!

如果行情仍然不抬頭,說不定下半年他就不再種植西紅柿了!

胡陽西紅柿五年前的地頭價格都是2塊多錢。

現在是3毛錢,這個對比讓種植戶很頭疼。

老姚說,不光咱們這,全國範圍內西紅柿價格都不高。

主要原因是硬粉等主流西紅柿供應量擴張。

前兩年新增的大量西紅柿種植戶,基本都選這幾個品種。

所以,如果還要繼續種植西紅柿,要麼更換品種,要麼就需要提高果品品質,走差異化。

要不然還會繼續爛市。

希望能幫到你!你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鋤禾網1997


最近兩年,山東壽光頻發某種蔬菜收成過多,導致產品直銷,只能低價賤賣,給蔬菜種植者造成較大損失,如去年的西紅柿,今年的苦瓜,全部形成這種現象,都以極其低的價格出售,使種植者很是迷茫,不知道明年如何種植。


此類現象就是受市場供需所影響,當供給大於需求時,就會導致產品銷不出,低價等後果;而當需求大於供給時,就會使產品脫銷,價格遠遠高於去年同期水平。由於現在科技發展迅猛,種植業畝產量大大提高,就會使如果全部種植某產品,就會導致大量豐收,存在供大於求的風險。


所以,市場控制要有所調節,同時相關部門應該合理分配一下種植品種,使各類農作物都有所種植,減少存在風險的隱患,保證種植者都能夠得到相對穩定的收益,不影響其第二年種植的積極性。

純手工碼字,圖來自網絡,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喜歡請關注,歡迎指正!有空來撩~


我愛青島


我是西紅柿批發商,我從去年十月份到現在一直在賠錢,可以說大家都不掙錢,主要還是太多了,三毛錢一斤都不敢收貨,從四川米易到青海西寧,所有費用要加六毛多,批發價呢?只有八毛。人工成本和運輸成本太高了。沒錢賺不收貨,老百姓賣不出去,只能塌價,我以前一個月能銷售20車,現在一個月也就賣個2-3車,一車能賣TMD一個星期。我們賣不出去,老百姓也賣不出去。。。蝴蝶效應。。。。。


後來就懶了


山東壽光去年的西紅柿,今年的苦瓜等蔬菜價格的下跌,其實主要受市場供求關係所影響。當某種蔬菜供大於求時,價格下跌,反之,價格上漲。因此,不能僅僅因為一兩種蔬菜的價格下跌就斷定一個產業未來的發展。

之所以會出現西紅柿,苦瓜價格下跌,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造成的。一是隨著壽光市設施農業面積的不斷增加,蔬菜總產量也越來越高。二是農民種菜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常常是今年某種蔬菜很好賣,價格高,明年大家一窩蜂的都種這種蔬菜。而且種植日期相近,蔬菜會短期內集中大量上市。三是受其它省市蔬菜的衝擊,現在蔬菜種類多,市民可選擇性大,不會侷限在某種蔬菜上,因此需求量有限。

壽光蔬菜雖然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在蔬菜生產過程中,為了追求最高產量,水、肥和農藥用量很大,造成蔬菜品質下降,存在安全隱患。如果不解決上述問題,早晚會走向末路。


首都農業人


謝邀。去年的西紅柿,今年的苦瓜,為何山東壽光大棚輝煌不在?這要先從壽光大棚品牌蔬菜在全國成為標杆說起。壽光是蔬菜之鄉,種植規模大,品種全,綠色無公害,營養半富。大棚種植技術先進,國內沒人能比。但隨著大棚蔬菜在全國的全面發展,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連原來冬季零下三十度這樣的生產禁區,都能用大棚技術生產出蔬菜了。生產蔬菜產出量的增加,使壽光失去了原來冬季大量生產鮮菜的優勢。現在只能種植好的品種,有機無公害蔬菜,靠質量創造效益。原來靠量大供應市場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隨著壽光大棚的無序擴大,菜農一窩瘋的生產利潤大的菜,如西紅柿等,造成產量過大,供過於求,使西紅柿銷不出去,大量滯銷,苦了菜農。造成這種狀況產生的原因,一是無序發展,無論大棚數量,還是蔬菜產量大量過剩。第二很多當地種植戶出外做技術指導,幫助其他地區掌握了壽光先進的大棚技術。導致壽產大棚蔬菜出現了諸多競爭對手,沒有了最大貨源的優勢。第三,壽光菜農堅持綠色優質的生產方式,成本高,沒有了價格優勢。要想改變當前的不利局面,先要控制規模,減少無序生產和發展。加大科研投入,培育新.好.奇.特的無公害,富營養,優質蔬菜品種,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另外要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落實必要的保密手段。把自己培育出的名優品牌保護好。盼壽光品牌蔬菜的金字招牌,越來越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