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無鏡之境,OPPO Find X中國發布會背後的思考

6月29日,OPPO在北京798藝術區79罐正式發佈了未來旗艦OPPO Find X,這也是繼6月19日的巴黎盧浮宮海外發佈會後,OPPO Find X首次在國內正式亮相。眾多粉絲翹首以盼的Find系列的正式迴歸,除了回應了諸多有著“Find情節”的粉絲四年的期待外,也為國內手機廠商提供了新思路,在以產品為核心的今天,OPPO 對於Find X的探索與創新也同樣值得深思。

探索無鏡之境,OPPO Find X中國發佈會背後的思考

不止是旗艦,Find 系列對於OPPO意味著什麼?

自OPPO推出Find系列之時,它便承載了詮釋OPPO產品理念的最高使命,代表了OPPO工業設計與技術的最高水準。極具時尚感的Find系列開山之作X903,首次嘗試了全鍵盤+側滑蓋的設計,為OPPO累計了大量的設計經驗,也為今後Find系列的紅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探索無鏡之境,OPPO Find X中國發佈會背後的思考

6.65毫米全球最薄的OPPO Finder同樣也是OPPO對於極致設計的嘗試,採用了分段式機身設計在當時極具創新性和領先性。OPPO Find 5,國內首款1080P分辨率手機,採用了同期最優秀的硬件規格,為國產旗艦機型留下了一個硬件規格的標杆,而息屏美學、3.25mm的超窄邊框、NFC功能等也給國內手機提供了很多借鑑的元素。

最後時間定格在2014年,儘管已時隔四年,但迄今為止OPPO Find 7對於手機市場依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的VOOC閃充技術至今也早已普及到了OPPO手機之中。

探索無鏡之境,OPPO Find X中國發佈會背後的思考

透過歷代Find手機,不難看出,OPPO對於Find系列有著“幾近嚴苛”的定義,完全不是堆料旗艦那麼簡單,更不是跑分怪獸那麼單薄,是OPPO對手機產品不停的探索,是OPPO對未來手機的無限假設和美好想象。而全新一代Find手機以代表著未知及無限可能的“X”為名,既是OPPO對於未來科技的不斷探索,也象徵著科技與美的完美交融。

作為OPPO想打造的未來旗艦,Find X不僅僅是一款所謂的“真全面屏”手機,更是一臺真正美的手機,而OPPO對於“真正美的手機”不滿足於在正面保持一塊完整的屏幕,更是手機整體的完美統一。如果說有廠商會僅為了一個顏色甚至一個線條花費數月的時間去打磨,不斷否定自己甚至推倒重來,那麼這個廠商可能非OPPO莫屬。如此“嚴苛”的廠商,顯然不會僅在正面放了塊全面屏,而是更大膽的將背面攝像頭隱藏,配合上行業頂級的柔性屏搭配正反3D玻璃打造出了這高度簡潔的一體化機身。

探索無鏡之境,OPPO Find X中國發佈會背後的思考

拒絕妥協,“美”凌駕於一切

Find X作為極具未來感的一款手機,不管從設計還是外形上來看,都似乎領先於這個時代,而要把這樣一款手機做到從原型到量產,自然不會是一帆風順,充滿了挑戰。從提出產品原型,到最終實現量產,OPPO在元器件、材料、結構、工藝以及功能優化等方面遇到了無數挑戰,而讓“美”凌駕一切的設計理念,讓OPPO拒絕妥協,沒有退路,攻克了諸多困難。

探索無鏡之境,OPPO Find X中國發佈會背後的思考

為了使手機保持前後兩面渾然一體的完整美,如何減少或取消手機元器件,變成了首要的挑戰,最終OPPO通過雙軌潛望結構完美實現了這一在現階段看似不可能的完美,在你需要它的時候會自動彈出,而在其他時間,它都會隱藏起來,保證手機前後兩面的渾然一體。然而,雙軌潛望結構的提出,對手機內部器件的佈局提出了更高要求,許多元器件都需要重新佈局,這對於手機廠商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為了給潛望模塊騰出空間,OPPO將手機主板向下移的同時將面積減少了11.2%,電池、揚聲器、天線都在保證功能性的前提下進行了更精密的佈局。因為傳統的傳感器需要放在手機正面,但在Find X上無法放置,因此OPPO並沒有採用傳統的傳感器,OPPO通過TP感應和屏下紅外分別對應亮屏和息屏的測距場景,以此實現不開孔的理念之下,完整的距離感器創新方案。

探索無鏡之境,OPPO Find X中國發佈會背後的思考

OPPO此次提前佈局OPPO FaceKey 3D結構光既著眼於未來,也是OPPO對於未來佈局的不斷探索。現階段的3D個性美顏就是OPPO FaceKey 3D結構光的一種應用,未來結合5G技術的3D通話、AR、甚至遊戲都將依託3D信息採集技術有更廣闊的前景。

在消費加速轉型升級的今天,有廠商隨波逐流,被動地帶來產品的更新升級,也有廠商卻敢做時代的弄潮兒,專注於創新和探索,而OPPO顯然屬於後者。而且,Find X誠然驚豔,但也僅是OPPO現階段在產品上不斷創新與探索的縮影,對產品敬畏,對技術較真,對藝術執著,顯然OPPO已做到了在國內手機廠商中鶴立雞群獨樹一幟的風格,為整個手機行業提供了新的設計風潮,或將再度引領國內手機設計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