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大錢的關鍵不是如何賺錢,而是如何分錢!

賺大錢的關鍵不是如何賺錢,而是如何分錢!

賺錢很容易,只要努努力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要賺大錢,那就先要學會怎麼分錢!

華為管理幹部的培訓手冊上,明確寫著這樣一條:必須懂得分錢!

錢分好了,才能得人心;得人心者,才能聚團隊。要賺大錢,首先要搞清楚掙到錢了怎麼分。

掙的錢如果只裝進老闆自己的口袋,那會有幾個員工願意把公司的活兒當成自己的活兒呢?

賺錢容易分錢難,不願意把自己手中利益分給別人是正常人的思維,但結果卻是原來跟你乾的人都跑了。

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講,分錢能力比賺錢能力更重要。

阿里巴巴公司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除了獨特的商業模式外,關鍵是錢分的好。

馬雲在阿里巴巴的持股低於5%,而其他持有阿里股份的員工平均持股9.05萬股,阿里巴巴上市時造就了中國最大的一批富翁群體。

這就叫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做為老闆,不懂技術、不懂營銷都沒關係,只有把分錢的規則定好了,老闆只需要數錢就可以了。

在賺錢之前就把分錢的遊戲規則說清楚,這樣大家各做自己的事,最後拿走各自該分的錢。

捨得捨得,有舍才能得,想成就大業就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這,就是分錢的藝術!

當跟你合作的人拿到了預期回報或比預期更高的回報,那麼,就會有更多有實力的人爭著與你合作。

因此,你的事業才會越做越大,你的合作伙伴才會越來越多。

錢,賺的少是自己的,賺的多是大家的,再賺多了,最後也是社會的。

心中格局的大小,決定了你事業的高度!

臺灣有一個地產商,年輕時就非常精明,很有商業頭腦,做事也成熟幹練,但是在商界打拼多年,事業依然沒有起色,最後以失敗告終。

他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失敗,論才智、論勤奮、論能力,他都不差,但為什麼別人成功了,自己卻沒有呢。

就在百思不得其解時,他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句話,讓他醍醐灌頂!

後來,他用1萬新臺幣做為啟動資金,從小店做到工廠,從包工頭做到地產商,一路平步青雲。

短短几年,他就把資產做到1億新臺幣,創造了一個商業神話。又過幾年,他的資產越來越多,達到100億新臺幣。

有一次,他到一所大學演講,臺下很多學生問他:從1 萬元新臺幣做到100億新臺幣到底有什麼秘訣?!

他笑著回答:“因為我一直堅持少拿兩分。”望著學生們渴望知道答案的眼神,他說出了一段往事。

他說,當年他在雜誌上看到一篇採訪李澤楷的文章,讀後很有感觸。

記者問李澤楷:“你的父親李嘉誠究竟向你傳授了什麼賺錢秘訣?”

李澤楷說:“父親沒有告訴我什麼秘訣,他只是教了我一些做人處世的道理。”

記者大驚,表示不理解。李澤楷又說:“父親叮囑我,你和別人合作,假如利潤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行,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他動情地說:“這篇文章我看了100篇,終於明白一個道理:精明的最高境界就是厚道。”

“李嘉誠總是讓別人多掙一兩分,所以每個人都知道和他合作會多獲利,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和他合作。”

“如此一來,雖然他只拿了六分,可是生意卻多了100個。”

“假如拿八分的話,100個生意會變成5個,到底哪個更賺錢?奧秘就在其中!”

“很多聰明人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過於精明,總是千方百計地從別人身上多賺錢,以為賺得越多,就越成功。”

“結果賺了眼前,卻輸了未來!”

演講結束後,他從包裡掏出一張泛黃的報道,上面空白處有一行毛筆寫的字: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

這位地產商就是臺北全盛地產公司董事長林正家。

當你悟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也許過去你遇到的問題就都通了。

你把錢多分給你的員工,就會有更多人願意為你賣命!

你把錢多分給你的渠道,就會有更多人成為你的客戶!

你把錢多分給你的合作伙伴,就會有更多人與你展開新的合作!

賺大錢的秘訣全在這兩個字:分錢!

好,今天到此!

關注我,讓你每天思想都不一樣!

——END——

金億謀

創業領袖

一本創億董事長

創業思維理論開創者

《總裁創業模式》主講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