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莊稼要高產,看懂這些!病原類別與特性聊作物病害綜合防控

這年頭,農民種地能不能賺錢往往自己說了不算,除了看老天爺的臉色和行情以外,土傳性病害也成為限制作物產量與品質的一大因素。

說起甘藍、菜花及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腫病,也是許多菜農的一大痛。馬鈴薯粉痂病儘管算不上是限制馬鈴薯經濟收益的主要因素,但最近幾年也給薯農帶來不大不小的麻煩。它不但直接影響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還是馬鈴薯帚頂病毒的傳播者,因為粉痂對馬鈴薯塊莖表皮的損傷,增加了馬鈴薯軟腐病、幹腐病、晚疫病等病害的侵染幾率。

但最令人頭痛的是,這些病害都不好治。

造成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馬鈴薯粉痂病的病原菌屬於一個家族:根腫菌門中的根腫菌目。

根腫菌和黏菌同屬於原生生物界,是假真菌。但黏菌屬於外寄生,根腫菌是內寄生。並且,根腫菌還是專性寄生菌--只能從活的寄主植物細胞中汲取營養。但它們可以產生休眠孢子度過沒有可食用寄主活體細胞的時期,甚至存活很多年。

正是因為專性寄生,為了能夠長期有飯吃

,聰明的根腫菌在侵入進寄主體內以後並不像疫黴菌、腐黴菌那樣把寄主細胞快速殺死,而是通過分泌類激素物質刺激根的局部細胞加速分裂和增大,然後慢慢品味其中的營養。

正是這種侵染方式,根腫菌類引起的病害症狀具有相似性:局部增生(十字花科根部腫大、馬鈴薯根部腫大和薯塊表皮突起)

乾貨:莊稼要高產,看懂這些!病原類別與特性聊作物病害綜合防控

這類病原菌基本上都是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冬。第二年春天當條件適宜的時候,休眠孢子囊釋放出初生遊動孢子,從寄主根毛侵入並逐漸移動到根皮層附近,然後形成多核的原生質團。

這樣,這類病原菌的遠距離傳播無疑就是種苗,近距離傳播則是流水、農事活動及其工具、流水等。病菌一旦進入某塊農田病感染寄主植物以後,等同於安營紮寨賴在這裡,三五年內很難消失,輪作往往沒有顯著的防效。

乾貨:莊稼要高產,看懂這些!病原類別與特性聊作物病害綜合防控

和擔子菌、子囊菌等真真菌不同,假真菌沒有菌絲體,而是原生質團。根腫菌原生質團在寄主細胞內一邊汲取營養一邊發育生長,等長到一定時期後,原生質團分裂出多個細胞核,發育形成多個遊動孢子囊。

乾貨:莊稼要高產,看懂這些!病原類別與特性聊作物病害綜合防控

每個遊動孢子囊裡有4~8個次生遊動孢子,待這些次生遊動孢子成熟以後從寄主細胞內釋放出來,並配對成合子,引起新的侵染,形成新的原生質團。

遊動孢子直接侵入寄主植物的幼根,但只能通過傷口才能侵入老熟的粗根和地下莖。

乾貨:莊稼要高產,看懂這些!病原類別與特性聊作物病害綜合防控

這類病原菌屬於很低等的真菌,對水的依賴性很強。不論是馬鈴薯粉痂病還是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其侵染基本上都是發生在土壤處於高溼粘重的情況下。

溫度,也是影響這類病害發生的重要條件。這些病菌很會享受溫暖,25℃,這個不冷也不算熱的溫度條件,最適合十字花科蔬菜根腫菌的侵染,而馬鈴薯粉痂病病菌喜歡涼爽一點,其最佳土壤溫度是18~20℃。

土壤酸鹼度,是諸多影響病害發生條件中最重要的一項,根腫菌目的病原菌都喜歡在偏酸一些的土壤中生存。這樣,調節土壤PH值也是能否更有效防控這類病害的關鍵性措施

別看這些病原菌在生物進化水平上不高,但其適應能力很強,尤其是對我們經常使用的理論上有效的殺菌劑,生產上用起來實際效果卻往往不理想。所以,馬鈴薯種植歷史長面積大的歐美國家把這種病害的防控定位於無藥可治,需要綜合防控。

理論上能夠防控這類病原菌的藥劑包括

滅生消毒劑類:威百畝土壤處理、福爾馬林種苗處理、銅製劑土壤或種苗處理;

選擇性殺菌劑:氟啶胺、磺菌胺、氰霜唑、甲霜靈、代森錳鋅、百菌清、烯酰嗎啉等等。

生物菌劑:木黴菌、枯草芽孢桿菌等。

當然,調整播種期或定植期、選用抗病品種、田間衛生、土壤改良、合理施肥尤其是增施有機肥等等,都是綜合防控這類病害的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