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細菌性病害在蔬菜上出現的細菌性病害佔整個蔬菜病害的10%左右。

細菌性病害症狀表現為萎蔫、腐爛、穿孔等,發病後期遇潮溼天氣,在病害部位溢出細菌粘液,有明顯惡臭味。

細菌與真菌的區別

很多真菌和細菌病害的表現都很相像,容易混淆,但還是有所區分。

細菌與真菌的區別,主要在於真菌感染的植物,一般症狀有黴狀物、粉狀物、鏽狀物、絲狀物及黑色小粒點,而細菌則無這些,細菌病害症狀主要表現為“菌膿”,這是田間診斷的重要區別。

從外部形態來看

從外部形態來看,細菌性病害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的特徵:

1.葉片病斑無黴狀物或粉狀物,常表現為有菌膿。

如黃瓜細菌性角斑病與霜黴病症狀相似,葉片都出現多角形病斑,容易混淆。黃瓜霜黴病與細菌性角斑病的區別,主要判別依據就是有無黴狀物和菌膿:

(1)前者病斑較大,顏色較深,黃褐色,不穿孔。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後者病斑較小,顏色較淺,質脆易破裂穿孔。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2)前者潮溼時,葉背病斑上會產生黑紫色黴層▼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後者潮溼時葉背病斑上溢出白色菌膿,幹後留下白痕。▼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2.根莖腐爛出現黏液,併發出臭味。

有臭味為細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徵。

如番茄的細菌性軟腐病。

主要是為害莖稈,也為害果實。

莖部多從整枝傷口處開始,繼而向內部延伸,最後髓部腐爛,有惡臭,失水後,病莖中空。

病莖維管束完整,不受侵染。果實被害果皮完整,內部果內潰爛,汁液外溢,有惡臭。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大白菜軟腐病

最初發病於接觸地面的葉柄和很尖部,葉柄發病部位呈水漬狀,外葉失去水分而萎蔫,最後整個植株枯死。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生長後期發病時,首先出現水漬狀小斑點,葉片半透明,呈油紙狀,最後整株軟化、腐爛,散發出特殊的惡臭。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3.潰瘍或瘡痂。

主要危害果實,也為害葉子或莖稈。

如西紅柿潰瘍病,高溫情況下發病較重。

在幼苗期即可發生,引起部分葉片萎蔫和莖部潰瘍,嚴重時幼苗枯死。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成株期,起初下部葉片凋萎下垂,葉片捲縮,似缺水狀,植株一側或部分小葉出現萎蔫,而其餘部分生長正常。

在病葉葉柄基部下方莖稈上出現褐色條紋,後期條紋開裂形成潰瘍斑;縱剖病莖可見木質部有黃褐色或紅褐色線條,致使木質部易與髓部脫離,後髓部呈黃褐色,粉狀幹腐,髓部中空,多雨季節有菌膿從莖傷口流出,汙染莖部。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花及果柄染病也形成潰瘍斑,果實上病斑圓形,外圈白色,中心褐色,粗糙,似鳥眼狀,稱鳥眼斑,是此病特有的症狀,是識別本病的依據。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辣椒瘡痂病。

主要危害葉片、莖蔓、果實。

葉片染病後初期出現許多圓形或不規則狀的黑綠色至黃褐色斑點,有時出現輪紋,葉背面稍隆起,水泡狀,正面稍有內凹。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莖蔓染病後,病斑呈不規則條斑或斑塊。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莖稈瘡痂病▲

果實染病後,出現圓形或長圓形墨綠色病斑,邊緣略隆起,表面粗糙,引起爛果。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4.根部青枯

例如辣椒青枯病。

在高溫高溼、重茬連作、地窪土黏、田間積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況下,該病容易發生。

切開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莖,可以發現維管束微有褐變,並從該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濁汙汁。

主要症狀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莖葉仍保持綠色。病莖的褐變部位用手擠壓,有乳白色菌液排出。

認清“細菌性”病害,一篇文章明白告訴你

常用於細菌性病害的藥劑

1.噻菌銅

在防治黃瓜細菌性角斑病防治蔬菜(白菜、黃瓜)、果樹(柑橘、桃樹、獼猴桃)、果類(西瓜、甜瓜)和水稻等農作物細菌性病害的理想藥劑。

2.氫氧化銅

在水稻上未曾登記,在經濟作物如蔬菜(黃瓜、辣椒和西瓜)、果樹(柑橘、葡萄和荔枝)和菸草登記廣泛,是常見的防治蔬菜細菌性病害的無機銅製劑。

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較敏感,不可與酸性農藥混用,宜單獨噴灑。

與春雷黴素的混劑對蘋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葉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濃度。

3.乙蒜素

登記作物廣泛,對細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較常見的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藥劑。

4.春雷黴素

登記作物廣泛,在果樹、蔬菜和水稻上均有應用,殺菌譜比較廣泛,對細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對大豆、葡萄、柑桔、蘋果等有輕微藥害,在鄰近大豆地使用時應注意。

5.氯溴異氰尿酸

登記作物廣泛,殺菌譜也非常廣泛,對細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害都有一定的效果。

6.三氯異氰尿酸

對細菌和真菌等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勿與酸、鹼物質接觸,以免分解失效和爆炸燃燒。

7.琥膠肥酸銅

登記作物和防治對象都比較廣泛,對細菌和真菌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使用時藥液濃度不得過大,否則易產生藥害。

本文有節段選自互聯網,如有不妥請私信,好東西要學會分享,轉發讓更多朋友學習,收藏本文並關注我們,方便了解更多葉面肥、衝施肥知識和使用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