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會計」來了!沒有證書的會計真的要慌了!

最近的熱搜上似乎總能看到兩個關鍵詞——“共享”、“人工智能”。

自滿大街的共享單車開始,共享的東西似乎越來越多,從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到近日風口浪尖上的“共享睡眠”,甚至共享籃球……似乎萬物皆可共享。

而這一次,終於輪到了“共享會計”。

“共享會計”來了!沒有證書的會計真的要慌了!

“共享會計”來了!沒有證書的會計真的要慌了!

“共享會計”初顯鋒芒,

以後沒有證書的會計真的失業了!

在財會領域,關於財務共享中心的傳說由來已久,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海爾。從2006年開始著手打造財務共享中心,逐漸將企業內從事基礎會計工作的財會人由1800人,降到260人,基礎財務人員的人數下降至原先的20%左右。

再看近幾年,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相繼推出的“財務機器人”橫空出世後,將不少財務人打了個措手不及

而與此同時,也將一個新的名詞——“共享會計”推到了大家的想象中。

試想一下,在不久的未來,基礎的財務核算等機械財務工作將大部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那麼,對於沒有會計證書的會計而言,原本穩固的“鐵飯碗”就將不再牢固,而這也讓“共享會計”的出現成為可能。

類比“共享單車”風靡的理由,“共享會計”同樣具有爆款面相:

一是便捷

共享單車滿足人們隨用隨騎的需要,便利快捷是共享的基本特徵。

那共享會計呢?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簡單重複的會計核算等工作完全有可能被機器替代時,在外人看來非常“穩定”的會計工作就完全可能不再穩定,因為大多數會計工作已被機器代勞,錄用兼職會計或許將成為大多數企業的用工常態,基礎的會計人員將面臨“僧多粥少”的職業困局,共享會計將成為可能,即:根據企業的需求,會計人員可能隨時“下崗”,亦可以隨時“上崗”,符合共享經濟便利快捷的特點。

二是經濟

共享單車半個小時0.5元,經濟實惠是共享的吸睛之點。

共享會計與此相比呢?

當大量兼職的會計人員出現時,兼職會計的薪酬將按小時或按天數計算,對用人單位來說,錄用兼職會計所付出的成本將遠遠低於全職或專職會計人員,這對於強調降本增效的用人單位而言,是其非常樂於看到的結果,經濟實惠的用人成本使共享會計亦成為可能

未來,很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景:

“共享會計”來了!沒有證書的會計真的要慌了!

“共享會計”來了!沒有證書的會計真的要慌了!

不知道,這種“假設”是否讓目前的你,開始有了危機感?

或許有的人會嗤之以鼻不屑說一句“瞎扯淡”

或許有的人會認為這是腦洞大開“天方夜潭”

或許有的人會與注會菌想法產生同感有共鳴…

在企業中,不再需要大量的基層會計,而僥倖留下來的那部分,也有可能隨時“下崗”。更多的基層財務將會像“共享單車”一樣,企業只需要一個手機,就可以找到適合的人選,且成本極低。原本的“鐵飯碗”,就這樣成了可有可無“經濟便捷”的“兼職”性質……

無疑,如今的財務圈一直是不平靜的,無論是之前“會計證取消”,還是如今經常被提及的“財務共享中心”、“財務轉型”、“管理會計”等,都值得所有財務人開始有所“警惕”。

將來的財務領域,再也不是曾經那個“越老越吃香,只要在崗位上混著資歷”,就可以穩步靠近財務高管職位的時代了……

時代不斷顛覆著我們的思維和習慣,而明眼可見的“共享會計”時代,也正在一步步向我們靠近。

“共享會計”來了!沒有證書的會計真的要慌了!

“共享會計”格局之變,

預示著以後財務發展的主要方向

就目前看來,擺在基層財務人面前的,無非三條路:

1、戰略財務——財務管理(一直位居企業戰略決策層面的戰略財務,需要開始逐漸縱觀企業全局,結合企業發展趨勢,在管理層面,提供更有建設性的幫助。)

2、專業財務——財務會計(大體可以分為三類:財務操作人員、關鍵技術人員和運營管理人員。)

3、業務財務———管理會計(目前呼聲最高的轉型,跳出賬房先生的定位,縱觀整個業務鏈。)

而就目前來看,唯一沒有受到會計行業動盪影響的,大概就是管理會計了。相反的,管理會計可以利用自動分析工具得到的數據結果,更好地進行規劃、預算以及管理控制,進而做出決策。

“共享會計”的時代模式下,核算、費控、資金管控等大量重複的工作被標準化、規範化、流程化,即便是剛畢業的會計人員也能很快上手。會計核算工作將從企業財務部門中相對剝離,建議財務人員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企業管理會計領域,成就自己的不可替代競爭力。

財務人應看清現實,著眼未來,學會應對新的形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