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自由,脚下坚定——毕业生代表李戈辉在毕业盛典上的讲话

心底自由,脚下坚定——毕业生代表李戈辉在毕业盛典上的讲话

心底自由,脚下坚定——毕业生代表李戈辉在毕业盛典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对于我和很多即将离开学校的毕业生而言,是一个特别而又重要的日子。感谢学院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作为毕业生代表站在这里,在最后的临别之际简单说几句话。

我是浙江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李戈辉。过去两年里,这个自我介绍用了无数次,如果再往前推四年,我会跟别人说,我是浙江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2012级的本科生。

六年两千多个日夜,无论我去什么地方,面对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浙大人”的标签和“传媒学子”的身份始终深刻烙印在我身上,从未改变。所以,当我猛然间意识到以后不会再用上面这句开场白介绍自己的时候,当我想到不会有人再用“同学”这个青涩的叫法称呼我的时候,毕业季特有的复杂感受一下子变得无比强烈,我知道,自己已经来到了这样一个时刻,一个需要好好告别的时刻。回望过去,从本科到研究生,在浙江大学、在传媒学院度过的这几年是我截至目前的人生中最有价值也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在这里,我结识了良师挚友,收获了真诚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可贵情谊,也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让自己的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充和丰盈。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成熟,最终体现在其思想的深刻和人格的独立上,很幸运,大学时代在这两样上都让我受益颇丰。

浸淫传媒六年,我常常觉得传媒的学生有点像旧时候的“学徒”,我们在课堂内外的“摸爬滚打”中潜心学习一门门需要精雕细琢的“手艺活”。很多人问,传媒到底学什么?学了之后有什么用?事实上,每次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都很难用具象化的描述去给出答案,因为我认为,仅仅写好一篇报道、拍好一个片子、搞好一次策划并不是这所大学、这个专业所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而“是否有用”也不是一个有分量的、足以评判和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当下,信息网络超越时空限制,社交结构分布式演变,个体成为传播节点,多种智慧联动在长尾理论的笼罩下熠熠生辉,我们区别于其他人的,除了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外,我想更多的还是思想和追求。所谓思想,是对人类理性的尊重和审视;所谓追求,即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坚持。我真正希望的是,离开校园后, 当看到社会真实存在的不足,当触及到生活的残酷黑暗面时,我们仍然能够有直面它、改变它的决心和勇气,仍然有以一己之力去力挽狂澜、专属“浙大传媒人” 的底气和力量。

我们身处的时代,有句话很流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更想告诉各位的其实是另一句,“初心易得,始终难求”。不管将来我们身处何方,做着什么工作,经历着怎样的人生,都请大家相信,千帆过尽,事在人为。我们坚守着各自渺小而又执着的东西,也许它不是那么“有用”,不符合功利主义的精致哲学,甚至被视为毫无意义,这也没有关系,坚持自己想坚持的,过得心安理得,这本身就已经非常了不起。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心底自由,脚下坚定,拥有真实而负责的人生。再次感谢养育我们的父母、教导我们的师长,感谢母校和学院。

毕业快乐!谢谢大家!

心底自由,脚下坚定——毕业生代表李戈辉在毕业盛典上的讲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