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對蝦夏季水質管理

南美白對蝦夏季水質管理

每年夏天當南美白對蝦養殖進入了高溫期管理階段,池內對蝦養殖密度大,對蝦生理機能旺盛,對蝦處於生長的高峰期;餌料投餵量大,池內殘餌和排洩物不斷增多,水質汙染加重,水色透明度降低;藻類、細菌等生物繁殖旺盛,生物量大,水體容易出現溫躍層、氧躍層等分層,易使池塘水體產生氧債而致的缺氧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尤其在臺風、暴雨時候,對蝦養殖池塘常會出現水質惡化,並伴隨著泛塘,引起養殖對蝦大批死亡;紅體病、白斑病和紅腿病等疾病高發,其中水環境的突變,容易對蝦應急反應,導致產生紅體病的情況比較常見。根據以上高溫水質特點,為確保南美白對蝦的健康養殖,順利度過難關,獲得高產豐產,結合3年來水產養殖病害測報資料積累提出以下高溫季節養殖管理要點。

1 適時換水,科學增氧

有條件的地方,要根據水質變化,適時適量換注新水,換水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切忌大排大灌,並適當提高水位,儘量保持在1.5m以上,使中下層水溫仍能保持在32℃以內。一般蝦場的日換水量為池水的8%~10%,如提高到20%,對蝦生長速度則明顯提高;日換水量提高到30%,對蝦在盛夏出現的生長低谷基本消失。隨著水溫升高和對蝦的成長,要不斷增加水深,尤其在養殖中後期,水位一定要增高到1.8m~2m,高溫期要保持2.2m以上。為此,在大潮期,要保持每d換水1次;在低潮和枯水期,要進行機械排灌,最好使換水量在30%~50%之間,達到了降低水溫的目的。在換水時,要防止攜帶對蝦暴發性病毒的活體侵入,最好在進水口用80目網片濾水。

到了夏季,由於水溫高,容易出現溫躍層、氧躍層等分層現象,導致蝦塘缺氧,針對高溫期池塘水體的這個特點,應堅持每天凌晨、中午開機增氧數小時,及時消除水體分層,避免形成氧債。由於天氣多變,每天要注意天氣預報,作好雷雨大風的防範,發現缺氧預兆應及時注水、開機增氧或拋灑顆粒氧等,以免泛池死蝦。有條件的池塘在安裝增氧機基礎上,可使用納米管底層充氧機,未裝增氧機的池塘,可使用水泵攪動-亡下層水體。高溫期間通過對寧海長街等地養殖池塘水質的現場測定,大部分池塘氧躍層明顯,池塘中底層的溶解氧低於4mg/L,有的只有1.5mg/L,長期處於低氧和缺氧狀態,這是導致夏季白對蝦養殖攝食量下降、生長緩慢、疾病發生和浮頭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調節水質、改良底質

養殖南美白對蝦理想的水色是由綠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黃綠色或黃褐色,這此綠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態環境中一種良性生物群落,對水質起到淨作用。到養殖中後期一般池塘水色發生變化,水色度深,主要是綠藻或硅藻繁殖所需的鎂離子不足所致。每10~15d全池潑灑2×10×E-6~3×10×E-6濃度的磷酸氫鈣1次,20×10×E-6濃度的白雲石粉1次,可以調節養殖水環境營養鹽類的平衡,補充水體中鈣、鎂、磷的含量。一般每隔3~5d全池潑灑沸石粉1次,用量每畝10~15kg,晴天上午,溶解後潑灑;每隔7~10d,使用一次有益微生物。南美白對蝦適宜的pH值為7.8~8.5。但養殖的中後期曾出現過9.2的峰值,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應特別注重調控pH值,不宜過高,否則會增加氨氮的毒性,抑制蝦的生長。近幾年,過硫酸氫鉀複合鹽(簡稱“過硫”或“過鉀”)產品憑藉其突出的性能,在水產動保市場可謂是大放異彩,成為一大爆品,

目前過硫在水產中大多用於改底和消毒,比起其他改底和消毒產品,有獨特的優勢。過硫酸氫鉀複合鹽底改,是以單過硫酸氫鉀複合鹽為主,復配其他緩釋劑、有機酸、表面活性劑等,具有增氧、氧化、抑菌、通透、擴散、淨水、解毒、除臭、增食、降氨氮、降亞硝等多種功能。相比單質殺菌類產品,比如碘、戊二醛、苯扎溴銨等,單過硫酸氫鉀複合鹽具備了更復雜的抗菌途徑,並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在水中會發生鏈式反應,反應產生的·OH自由基幹擾病原體DNA和RNA的合成,從而殺滅病原微生物;反應中釋放·O自由基可以起到過氧化物類消毒劑的作用,產生的H離子、氯氣、次氯酸根離子可發揮消毒效果。

小編了解到現在市面上有一款含有50%的過過硫酸氫鉀的產品--幫邦弧克,安全高效,無刺激,無殘留

在南美白對蝦的養殖過程中,隨著蝦體的增長,對水中溶氧量的需求量也越大,因此應逐漸延長開啟增氧機的時間,對精養池和高密度高產養殖池,必要時需24h開機,以保證池水溶氧量在5mg/L以上,池塘底層溶氧量在3mg/L以上,最低不能低於1.2mg/L,溶氧值波動大,預示水中有機質過多,要及時調節水色。所以,要購買水質快速測定儀,隨時監控池水的pH值、溶氧量、氨氮等變化,保證養蝦的萬無一失。

養殖中的後期,池水的透明度應保持在35~60cm,若透明小於20cm時應換水、加水或施放沸石粉或生石灰,若透明度過大可追施氮肥和磷肥。

3 投餵優質飼料、控制飼料量

南美白對蝦飼料應投餵新鮮優質的南美白對蝦全價飼料。夏季對蝦食量大,消化快,日投餵量增多,應採取少量多餐的投飼方式,對蝦有晝伏夜出的習性,夜間活動頻繁,食慾旺盛;白天潛伏,食慾減弱。因此,餌料主要在日出前和日落後投餵,早晚佔70%~80%,白天佔20%~30%,儘量避開高溫時間。日投飼量要根據天氣、水質、對蝦的健康和活動情況等靈活掌握。一般以檢查餌料臺不留殘餌為原則,掌握在投飼後1~1.5h內吃完為佳,天氣悶熱或有雷陣雨時,可少喂或不喂,這樣可以降低飼料係數和減輕水體的汙染壓力。

4 科學防病、合理用藥

高溫季節,對蝦活動攝食能力差,機體的代謝水平下降,加之水體環境惡化,病原生物滋生,容易引起蝦病發生。主要有應激性紅體病、細菌性紅體病、腸炎病、白斑病、固著類纖毛蟲病、肌肉壞死病、死底症等疾病。每隔25~30d到有檢測條件的檢測中心等檢測病害1次,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早控制。一旦發現疾病或經檢測蝦已攜帶病毒或病菌,應及時採取控制措施。

5 防止對蝦浮頭,以免蝦池泛塘

高溫季節,應每天堅持早晚巡塘,觀察對蝦生長活動和餌料殘存情況,確定當日投餌的品種和數量。午夜和黎明前,蝦池水中氧氣降至最低點,是對蝦最容易發生浮頭死亡的危險時間,如發現糠蝦、白蝦浮頭,小雜魚向池塘邊結集等現象(這是對蝦浮頭預兆),必須及時開動增氧機或進行換水。

水體高溫容易引發倒藻(硅藻:最適水溫23~30℃,超過30℃容易引起倒藻;綠藻:最適水溫25~33℃,超過33℃容易引起倒藻)。倒藻容易造成壞水缺氧,引起對蝦應激減料,活力減弱,免疫力下降,病毒易侵,疾病易染。尤其要注意突降暴雨時,水體表面溫度劇降而底部溫度仍然較高,造成上下水層對流,使底層溶解氧低的水體和有機質帶到水面,加速有機質分解消耗水中氧氣,同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氫和氨氣等有害物質,池塘中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水質由原來的高度肥水變為嚴重缺氧,水質嚴重惡化,造成對蝦嚴重浮頭,並引起大批死亡的泛塘現象。一旦發生,可採取如下方法:每畝用食鹽4kg加水調勻全池潑灑;每畝用明礬1kg加適量水調勻向全池塘潑灑;每畝用生石灰5kg溶解成漿後全池潑灑;過3d後用枯草芽孢桿菌拌泥全池潑灑沉入塘底;多開增氧機或潑灑增氧製劑以防對蝦缺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