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遊戲機-主機Part-PS篇

​​​PlayStation:從誕生起就是傳奇

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將任天堂第一次從絕對王者的寶座上拉下來的,居然是從來沒有做過遊戲的索尼。憑藉長年經營音樂事業培養起來的技術訣竅和令人驚歎的廣告戰略,索尼旋風席捲整個遊戲市場,甚至令不玩遊戲的人也體會到了遊戲的魅力。

PlayStation這款主機身上的“傳奇性”甚至不需要靠時間來證明,因為它誕生的過程本身就有濃濃的奇妙色彩: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此前從來沒有涉足遊戲業的索尼決心做一款家用機,並且找到了當時的業界老大任天堂合作。後來發生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商業上的事情或許沒什麼對錯可言,但任天堂的確是結結實實地涮了索尼一把。他們沒想到的是,在音樂、家電等市場上擁有強大實力的索尼並不甘心,回過味兒來的索尼在1992年正式中止了與任天堂的合作,開始獨自開發主機。

任天堂更加沒有想到的是,他們一腳踢開的並不只是索尼,還有自己多年以來苦心經營的主機市場的半壁江山,以及被任天堂標準和市場策略“壓迫”了多年的開發商們。

1994年12月3日,索尼推出了PlayStation的開山主機,僅僅比世嘉土星晚了11天。由於它的誕生本來就是為了與任天堂分庭抗禮,因此在營銷與市場策略上處處針對任天堂,對第三方遊戲公司展開大力扶持,其中包括權利金低價化和審核制度寬鬆化等諸多實惠措施,因此第三方開發夥伴洶湧而至,使得PS在遊戲的質和量上都無需擔憂。PS上的好遊戲不勝枚舉,《生化危機》《合金裝備》等長年銷售不衰的大作便是最早出現在PS之上。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遊戲機-主機Part-PS篇

PS系列的開山之作,宣告了SCE時代的揭幕

與此同時,憑藉長年經營音樂事業培養起來的技術訣竅和令人驚歎的廣告戰略,索尼旋風席捲整個遊戲市場。與任天堂主要看重美日市場不同,歐洲家用機市場幾乎是索尼一力建立起來的(那又是一個體現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漫長故事了),這對於遊戲玩家來說當然是好事,但對任天堂則是極大的壓力。

在SFC依然如日中天的90年代初,任天堂並沒能看出CD-ROM的潛力。總裁山內溥甚至放出過“這玩意如果能賣到100萬,我就辭去社長職務,而且倒立走路”的豪言——不過,與後來流傳的版本不同,他所指的並不只是索尼的PS,而是包括了PS和土星在內的、支持CD-ROM的主機。當然,後來發生的事情我們又知道了——土星和PS的銷量很快就超過了100萬,PS的總銷量更是比100萬的100倍還要多,高達1.4億臺。至於山內溥到底有沒有倒立走路,已經不重要了……

PS發售次年,SQUARE帶著“最終幻想”系列投入了索尼的懷抱,遊戲史上的經典大作《最終幻想7》在PS上登場。這不僅標誌著索尼在次時代主機大戰中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也引發了猶豫不決的第三方廠商的全面雪崩。1996年末,SQUARE與ENIX長久以來的明爭暗鬥也告一段落,1997年初,ENIX旗下最知名的系列作品“勇者鬥惡龍”宣佈登陸PS,這對於剛剛發售的N64主機是個毀滅性的打擊。

作為率先使用CD載體的主機之一,PS的最大特點是特別強化了3D多邊形描畫的能力,並且在不少遊戲中使用了聞所未聞的全CG動畫演出。這一宛如電影般嶄新的表現手法拉攏了大批以往對遊戲沒興趣的用戶。此外,當時“技術的索尼”嚴格控制了主機與遊戲的價格,不斷壓縮成本發起價格戰,最終成功“拖垮”了在質量上與PS不相上下的土星。

這一切,都只是SCE(索尼電腦娛樂)時代崛起的序曲而已……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遊戲機-主機Part-PS篇

PSone,設計輕薄時尚,非常適合妹子使用和攜帶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遊戲機-主機Part-PS篇

由於PSone的便攜性,次年推出了其專用的液晶屏,宛如打開一面化妝鏡的設計非常漂亮,這樣一來就可以走到哪裡玩到哪裡了~

對於當時的中國玩家來說,主機大戰仍然有些遙遠。實際上,PS在國內的火熱很大程度上要拜盜版遊戲所賜。山內溥對於CD介質的批評並非全無道理,然而就像微軟為了能讓Windows系統迅速擴大市場佔有率而對盜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樣,索尼雖然也在防盜版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然而這些努力對於當時的破解者來說還是太過容易,盜版遊戲的泛濫與PS的廣泛流行密切相關。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遊戲機-主機Part-PS篇

PocketStation,不僅可以作為記錄卡使用,還可以下載迷你遊戲在外面玩,對應不少遊戲

正如前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90年代各大城市的包機房裡,索尼的PS和世嘉的土星分庭抗禮,玩家也自然而然地分成了幾個類型——RPG玩家大多沉迷於PS,動作遊戲玩家則是土星的擁躉。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遊戲機-主機Part-PS篇

DDR專用跳舞毯,等於是把街機搬到家裡來了呢~還記得那些年在家裡跳DDR的日子嗎?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遊戲機-主機Part-PS篇

扭扭手柄,南夢宮為賽車遊戲製作的專用手柄,至今仍有不少粉絲。

從遊戲本身來看,PS在主機大戰中的勝出也不是一件壞事。索尼針對任天堂“***”式的市場策略推動的低授權金、寬鬆管理、壓縮生產週期等策略,讓許多實力並不那麼雄厚的開發商也有機會製作出風格獨特的遊戲。現在我們回憶起PS(包括後來的PS2)時代,“遊戲數量多”是它最大的特色。

當然,數量多了質量就難免良莠不齊,但整體而言,優秀作品的出頭空間更大,很多實驗性質乃至無厘頭的遊戲都能在PS上佔有一席之地。索尼本部甚至還開發過一款改編自金庸名著的武俠RPG《射鵰英雄傳》,擁有全中文字幕和中文配音,素質很高,這款遊戲當時在為數不多的中國主機玩家中風靡一時,也有一些人後來通過PS模擬器體驗了這款大作,但在主機圈子之外,可能許多中國玩家都沒怎麼聽說過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