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爲什麼是中國歷史名城?

得娛忘筌


安慶之所以能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然離不開她的歷史和文化。

首先來看看什麼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state-list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e cities),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經濟重鎮;有的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有的因擁有珍貴的文物遺蹟而享有盛名;有的則因出產精美的工藝品而著稱於世。


其次看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截至2016年12月16日,國務院已將131座城市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1.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有24個: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江陵、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  

2.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的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有38個:   

上海、天津、瀋陽、武漢、南昌、重慶、保定、平遙、呼和浩特、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寧波、歙縣、壽縣、亳州、福州、漳州、濟南、安陽、南陽、商丘、襄樊、潮州、閬中、宜賓、自貢、鎮遠、麗江、日喀則、韓城、榆林、武威、張掖、敦煌、銀川、喀什。   

3.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的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有37個:   

正定、邯鄲、新絳、代縣、祁縣、哈爾濱、吉林、集安、衢州、臨海、長汀、贛州、青島、聊城、鄒城、臨淄、鄭州、浚縣、隨州、鍾祥、岳陽、肇慶、佛山、梅州、海康(現雷州市)、柳州、瓊山、樂山、都江堰、瀘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陽、漢中、天水、同仁。

  

4.後來又陸續增補了一批:

山海關區(2001.8.10)、鳳凰縣(2001.12.17)、濮陽市(2004.10.1)、安慶市(2005.4.14)、泰安市(2007.3.9)、海口市(2007.3.13)、金華市(2007.3.18)、績溪縣(2007.3.18)、吐魯番市(2007.4.27)、特克斯縣(2007.5.6)、無錫市(2007.9.15)、南通市(2009.1.2)、北海市(2010.11.9)、宜興市(2011.1.27)、嘉興市(2011.1.27)、太原市(2011.3.17)、中山市(2011.3.17)、蓬萊市(2011.5.1)、會理縣(2011.11.8)、庫車縣(2012.3.15)、伊寧市(2012.6.28)、泰州市(2013.2.10)、會澤縣(2013.5.18)、煙臺市(2013.7.28)、青州市(2013.11.18)、湖州市(2014.7.14)、齊齊哈爾市(2014.8.6)、常州市(2015.6.1)、瑞金市(2015.8.19)、惠州市(2015.10.3)、溫州市(2016.5.4)、高郵市(2016.11.23)、永州市(2016.12.16)

最後看看安慶這座城

安慶是2005年國務院單獨、特批的唯一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圖為安徽省省會變遷圖)

首先在1760年10月6日,乾隆帝下令將江蘇布政使司由蘇州遷至南京,南京正式成為江蘇省會;而安徽布政使司由南京遷至安慶,安慶正式成為安徽省會。1760~1853年、1862~1914年、1920~1925年、1927年10月~1938年1月12日、1948年8月~1949年2月等時期均是安徽省的省城,歷史悠久且建設營造的比較好。

其次安慶是個

名人輩出的城市,歷史上有“桐城派”,文風鼎盛。

最後得說說安慶的地方文化,安慶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的美譽,是中國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之一,中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的發源地和傳承地。

綜合上述原因,安慶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當之無愧。

歡迎關注【最愛肉丸子先生

】,以輕鬆有趣的方法,帶你暢讀歷史!


最愛肉丸子先生


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因抗金需要,朱熹的學生黃幹任安慶知府,身先士卒,領導築城。自那時至今,安慶城已近八百年。其間餘闕守安慶、桐城派興起、安徽省誕生、太平天國安慶保衛戰、淮軍誕生、洋務派運動、徽班進京、辛亥革命、黃梅戲誕生.......此城經歷中國歷史諸多大事,留下遺蹟頗多,這些建築是祖先的遺產,是我們與歷史的鏈接。

然而木頭文明的中式建築雖靈巧於石頭文明的西式建築,卻難以保存,看來任何智慧都是雙刃劍。或因戰火、或因運動、或因天災,歷朝留存的建築其實並不多。因此我們雖自豪有五千年的歷史,卻很難看見五百年的建築。存於各古城古建築和隱身於遠山的古村落建築群,基本是明清的中國。

400年前的安慶 萬里長江第一塔振風塔 1568年

800年安慶城,200多年老省會,今日的安慶城除了高聳的振風古塔,若不仔細找找,也不太容易看見過去了。細細數來,城內有八百年800歷史的,只有殘存的南宋城磚,最早的建築乃安徽建省的標誌,建於洪武元年距今600多年的譙樓。其後每隔百年均有建築遺存,部分保存不錯。

700年前的安慶 南宋城磚

600年前的安慶 安徽省建省標誌建於1368年的譙樓

500年前的安慶 大南門清真寺1469年

300年前的安慶 迎江寺廣嗣殿1659

200年前的安慶 英王府

100前的安慶 敬敷書院 大清郵局 銀元局 高岡鳴鳳

80年前的安慶 勸業場(前身據傳曾是慈禧下榻過的萬壽宮,後成為民國安徽省政府辦公地點,侵略安慶日軍在此受降。)

幸哉,以上除了英王府外,知名建築還算保存不錯(還有一些,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是一個城市的歷史韻味和旅遊魅力,其實是需要整體連片保存的古建築,殘存的單棟建築勢單力薄,不足以發揮旅遊效益,不足以吸引遊人紛至而來,這是個已無法彌補的慘痛教訓。當我們漫步皖南或江浙古城的時候,時時傷感,回想曾幾何時,我們的故鄉也是如此的美麗,白牆黑瓦古街悠悠古民居滿目皆是,可今天,早已看不見古城風采,與江浙等地古城相差甚遠。剩下的,不知何時會倒去,不知何時能修繕?很多建築,可謂岌岌可危,搖搖欲墜。

英王府 李鴻章曾國藩行轅,淮軍誕生的重要標誌。此現狀已持續20多年,壁畫逐漸脫落。

倒扒獅古街:古城不多的古建築群,傳統和現在不和諧的混搭裝修,狀況不良。

古大觀亭:曾是古安徽著名盛景,是歷代文人墨客匯聚地,如今徒留遺址,重修計劃一直擱淺。

嚴鳳英舊居:毗鄰大觀亭,嚴大師曾在此居住,並在附近大觀亭練功,這也是安慶城嚴鳳英大師的唯一殘留的居住地。

大王廟歷史街區:大王廟離大觀亭街區不遠,是古城最東西邊的一段古民居群,但是很多老房子並未掛牌,不知道能不能保存。

太平天國望樓:全國絕無僅有,被裙樓孤立保衛,已成危樓,隨時可能要倒。

陳公館:據考,此樓陳獨秀曾經居住。

陳延年、陳喬年(陳獨秀之子)讀書處

如上圖,沒有得到及時修繕的古建築依然不少,安慶也很重視,並逐漸按計劃修繕。但是因為資金等多種問題交織,所以短期內想全部修繕還不現實,可現實的問題是很多古建築老態龍鍾是不能再等了,我們不能指望未來。它們如同老人,敬老,實在等不得,等得不好,它們就沒有未來。那麼只有當下,行動起來!!可是我們普通民眾,空有敬老之心,愛古之情,但如何行動?好在現在,終於有了。

多年來,安慶古城保護的安慶文史專家汪軍,張健初,任祥斌,查健會資金參與古建遺蹟保護,用大家的力量,保衛安慶的過去。同時也希望各城市都有這樣的熱心團隊,去敬我們故鄉的老,去保衛我們故鄉的過去。

古建築是一個城市的證據,它證明這裡曾經的文明;古建築是一個城市的修養,它體現了這個城市對祖先對文化的態度,體現規劃者的眼光與素質。古建築是藝術品,它是城市這個博物館最重要的展品。亡羊補牢,猶未晚矣。行動起來,我們不要再有遺憾,要上對得起祖先,下對得起子孫。


最美城市研究


安慶,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安慶之名始於南宋(1147年)“改德慶軍為安慶軍”作軍號名稱出現,由“同安郡”(隋代大業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慶軍”(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懷寧,今潛山縣梅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慶”意。安慶文化代表安徽,這是當初建省時就確立的原則。

安慶,我用自己寫的詩表述☞


《安慶》

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

平安吉慶宜城魅,千年古渡興旺久。

潛山徽班長庚壽,石如恨水筆不朽。

天下文都桐城派,黃梅戲王鳳英後。

五四運動總舵手,矢志革命陳獨秀。

太平天國保衛戰,曠世詩篇海子留。

兩彈元勳稼先手,佛教領袖樸初首。

人傑地靈皖國醉,天柱山下唱風流。



這座城市,歷史文化厚重,也是安徽人的驕傲!當代安徽人,處於大發展的最好時期,擼起袖子加油幹!

擎天一柱★天柱山(皖山,安徽簡稱的源頭)



如果安慶不是歷史名城,那碩大中國能冠上此名號的不足八九,從此地宜城到古南嶽到長江第一塔,從歷代古王朝到太平天國到共產黨創始,從安慶保衛戰到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從無數箇中國第一,從京劇源頭,從鄧稼先,從陳獨秀,不管是經濟,政治,軍事,人文,安慶,一座古老的城市對新中國的成立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