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給曾爲汶川捐款1億美元的舒馬赫募捐?善心何必建在假新聞上


近日,網上流傳著多篇關於舒馬赫捐款中國汶川地震1億美金的文章,作者還在文章最後,倡議中國人應為這位已成植物人三、四年的著名賽車手捐款,以表達中國人的感恩之心。說實在的,這樣的正能量文章,本是一個好現象——既然人家名車手,當年曾捐給中國人那麼多錢,而現在舒馬赫家人還要賣掉別墅、直升機,以負擔每年高昂的治療費,那咱們中國人現在捐錢幫助和回報他,當然會是好事一樁。

可是,好心如果是建基於虛假事實的基礎上,這樣的善心,你還願意去做嗎?顯然不會,這反而會傷害了慈善之心。“好心辦壞事”,此之謂也。其實,我們只要上網查一查,就能看到,當年汶川地震時,國外的最高捐款額,是5000萬美元,由國家組織的沙特捐助;而個人捐助,則為NBA球星科比,由其在中國的科比基金會,捐款500萬美元。

科比捐助汶川500萬美元,得到過他本人的親口證實——當科比後來訪問中國時,籃球主持人於嘉與科比有一段對話:於嘉:說起成都,去年四川經受了罕見的地震你知道嗎?科比:當然,那時我的感覺糟透了,簡直是地獄般的景象。我當時捐助了500萬美金作為援助款項,但還是覺得不夠。而我們再搜索網上,有關舒馬赫捐款1千萬美金,甚至是1億美金的消息,卻只是傳播於個別網絡論壇,或一些自媒體的文章中。


舒馬赫是一個偉大的方程式賽車手,他也從少年時就是一個慈善家,網上可靠的捐助新聞,有他在南亞發生海嘯時,曾捐款1千萬美金,以及他職業生涯共捐款5億美元的說法,但後一個信息也未得到證實。不過,從這可以看出,也能猜測出,舒馬赫即便捐款了汶川,這1億美金天文數字的說法,恐怕也不太可靠吧?何況,這極可能就是一個虛假的新聞呢!

國人有一種心理,喜歡拿國外的慈善行為,與中國的慈善情況相比較,其言下之意,就是相比之下,我們的慈善不完善、不夠多的意思,或者說中國人在善心上,還不如國外當然,國外發達國家的慈善事業,發展較早、歷史悠久,中國目前確實有落後之處——特別像我們的公共人物,如各類明星,比如像體育明星,他們從其成績的獲得,以及公眾的喜愛中,獲得了不菲的收入,人們就希望這些公共人物,能在慈善領域帶個好頭,這種心情也可以理解。

但有時,我們也不能盲目地跟外國的慈善相比,比如,國外有遺產法,其要徵收高額的遺產稅——於是,像巴菲特、比爾-蓋茨等億萬富翁們,他們就成立慈善基金會,以合理規避會被國家徵走大部分遺產稅的方式運作。所以,我們隨意將他們的捐款,與中國的慈善相提並論,其實也不完全科學與合理。


特別是這基本確定是無中生有的“舒馬赫捐款給汶川地震1億美元”的文章,更是讓所謂的慈善、善心,建立在了虛假信息之上,這樣的內容、立論與傳達的寓意,都會在人們得知真相後,令善心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慈善,永遠無法建基於虛假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