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說邾國——鄒魯文明的源頭

論說邾國——鄒魯文明的源頭

邾國故城遺址發掘現場

鄒城市立縣2200多年,鄒縣的前身是邾國,周代,在山東大地上分封了齊、魯、邾、莒、宋、衛、滕、薛等大小諸侯國,邾國三面界魯,南界滕薛。邾國有先後分為小邾(倪)和濫成三國史稱“邾分三國”,邾國的國都定都於訾婁,二迫遷於邾瑕,三卜遷於嶧陽(今邾國故城)是為“邾都三遷”。

關於邾國源來。傳說最早是太皞(亦曰太昊)伏羲、女媧滾磨成親繁衍人煙,太皞伏羲始畫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文化之源。伏羲收到蜘蛛結網捕食的啟發,而發明網罟,教人捕魚狩獵。太昊一支後人為紀念始祖功德,而把蜘蛛作為部落邦國的圖騰,在古邾國大地上,最早應是太昊、女媧後人在此生活。王大有著《尋根萬年中華·姓氏圖騰篇》載:朱姓“源出朱襄,鄒屠邾婁。”“朱姓圖騰是朱國的國徽,是鄒屠氏蚩尤的故地。朱是用蜘蛛作圖騰的,因為伏羲句芒曾經受到蜘蛛結網的啟發而發明了八卦和羅網。朱襄氏是朱姓的始祖。”

劉玉平先生《鄒魯文化概論》載:到炎黃時期,蚩尤氏族是炎帝族發展起來的一個力量非常強大的一支,其族居住於炎帝族所居大庭氏(曲阜)之南的陬地—邾婁,蚩尤之名,亦出邾婁,“蚩”與“邾”,“尤”與“婁”音近,以其語邾婁,呼之曰蚩尤,既名其族,複名其地,又名其人,蚩、尤二字皆從蟲,古文字中為龍蛇之象。當屬太昊龍氏集團一族,又曾“宇與少昊”,當在少昊集團的區域之內,即以鄒魯為中心的汶泗流域。

晉王嘉 《拾遺記·高辛》:"帝嚳之妃,鄒屠氏之女也。軒轅去蚩尤之兇,遷其民善者於鄒屠之地,遷惡者於有北之鄉。後分為鄒氏 、屠氏 。據少昊清的封地有蚩尤鄒屠氏(臺前、東平、鄒縣、微山、鄒塢)。軒轅黃帝滅蚩尤後,遷善者於鄒屠之地(鄒城、滕州),遷其惡者至有北之鄉(鄒平)。據錢文忠主講《百家講壇·百家姓》:“鄒屠原來是個複姓,為蚩尤之後。因此說邾地此為蚩尤舊域。

堯舜禹夏代,地屬徐州之域,為太昊後裔有仍(同任)氏國,夏分任、宿、須句、顓臾風姓四國,《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說:“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這是說,太皞,即伏羲,稱太皞伏羲氏,屬風姓,在濟寧一帶,其後裔有任(濟寧)、宿(東平一帶,後南遷宿遷)、須句(一說在梁山一帶,二說在鄒城鳧山一帶)、顓臾(平邑固城鎮)。

殷商屬奄,《通志‧ 氏族略》:舜帝后裔姚姓開創有鄒國,是殷的異姓諸侯國,在今山東鄒城市東南。

西周曹俠封在邾國。據謝鈞祥著《新編百家姓》載:“古帝顓頊的玄孫陸終有6個兒子,第五子名晏安,為曹姓。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後,封安的後裔挾於邾,建立邾國,附庸於魯。邾國又作鄒國,亦稱邾婁,有今山東費、鄒、騰、濟、寧、金鄉等縣地,建都於邾(今山東曲阜東南、鄒城東北)。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於繹(今山東鄒縣東紀王城),至戰國中葉為楚國所滅,邾國貴族以國為氏,就是邾氏,後又去邑為朱姓。”

論說邾國——鄒魯文明的源頭

朱姓圖騰

關於邾國國名的由來,據《滕縣金石志》載:“清道光十年(1830),城東北八十里鳳凰嶺澗溝中,出伯俞父諸器 ……其中鬲、盤、匜等銅器銘文中,皆有邾字。“許慎的《說文解字》:“邾,蜘蛛也,從黽朱聲。”邾國的“邾”字,無論在西周還是春秋時期的銅器銘文中,寫作蜘蛛形,即今之“蛛”字。據此,曲阜師範大學教授郭克煜先生在其《邾國曆史略說》一文中認為:“由蛛字字形得知,邾國先人曾以蜘蛛為圖騰,建國之後,即以蛛為國名。後來,為書寫方便起見,改從邑朱聲之邾字,《邾公鍾》之邾字,正是這樣寫的。”在春秋以後的文獻中,其“邾”字亦有幾種不同的寫法。《春秋》、《左傳》中寫作“邾”;在《國語•鄭語》、《孟子》中寫作“鄒”,在《史記》、《漢書•地裡志》中寫作“騶”。音同而字異,其實皆一事。在《呂氏春秋》邾與鄒混用,證明二字無別。可見歷史文獻中邾婁、邾、騶、鄒、指的都是邾國,只是由於古人口語的發音、聽音的差異,造成了記載中的差異。亦可見邾婁音轉的蚩尤、訾婁、鼄、鄹、郰、涿鹿、跟邾國有必然的聯繫。

據明戴光修纂《鄒縣誌》載:“鄒,古名邾,天文為降婁之次,地在《禹貢》徐州域內。”另據明許慎纂《兗州府志》載:邾國“曹姓,子爵,顓頊玄孫陸終之後也。武王克商,封其苗裔曹俠於邾,為魯附庸”。據史志可知,邾國夏屬徐州之域,商歸奄國。周武王克商滅奄後,封顓頊玄孫陸終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俠於此,仍稱邾國,到戰國中期邾穆公改邾為鄒。

關於邾國疆域。當代著名學者王獻唐先生,在其《邾分三國考》中,說其疆域大概為:“合三邾疆域,北括鄒縣,南包滕邑,東至費嶧,西有濟寧、魚臺東境,幅員頗廣。”《辭海》對鄒的解釋為“古國名,本作邾,亦稱邾婁,傳為顓頊後裔俠所建立,曹姓,有今山東費、鄒、滕、濟寧、金鄉等縣地。”

張九龍先生在齊魯晚報發表的《山東古國》系列文章講到了“邾分三國”和“邾都三遷”的故事。晏安的五世孫俠始封曹稱曹俠,是曹姓國,晏安的十二世孫是夷父顏。夷父名克,字顏,另字伯顏,諡號邾武公,史稱邾子夷父或邾顏公。當時齊國推行霸業,夷父顏響應隨從,去各國奔走聯絡,曾夜宿滕國和薛國。邾原屬魯國的附庸,魯國非常憤恨夷父顏的行為,被視為叛逆,藉故向周王誣告夷父顏。魯是周王室同宗姬姓國,公元前678年,周王誅殺夷父顏,《左傳》莊公十六年載有“邾子克卒”,時為公元前678年(周僖王四年)。夷父顏被誅後,周王命夷父顏的同母弟叔術代理邾國君位。叔術名群,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賢明有德的人,族人稱他為群公子。叔術代位十多年後,夷父顏的冤誅才得以昭雪,諡號邾武公。這時,代國君叔術又把國君位子,讓給了他的侄子、夷父顏的兒子夏父,夏父繼位為邾君後,別封其弟友于郳(即小邾國今滕州市境內)史稱邾文公。邾文公在位五十一年,是邾國在位最長的一代國君。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於今鄒城嶧山之南另立新都(見《左傳》)。約在公元前643年前後,叔術來濫立國,濫在今山亭區羊莊鎮土城村。至此邾國分立為邾國、小邾國和濫國,這便是史學界所說的“叔術讓國”“邾分三國”。

論說邾國——鄒魯文明的源頭

三邾疆域簡圖

邾國國都曾3次遷徙。《左傳•文公十三年》(前614年):“邾文公卜遷於繹”。《左傳》載:“魯師入邾,邾人保於繹”;邾國也曾在反擊魯國的侵略中,“獲僖公胄,懸諸魚門”。不僅黎民百姓蒙受苦難,而且隨時都有亡國的危險,遂有“三遷”之舉。從史書記載看,邾國早時定都於訾婁(今曲阜市東南、鄒城市東北),所以邾國亦稱邾婁國。二遷於邾瑕(今唐口鎮劉街村)。但是這裡地勢低窪,常年遭受水災的侵害,為避下就高,又三遷於嶧山之陽。至於遷都原因,史曰:“利於民而不利於君。”公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君,以利民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左右曰:“命可長也,君何弗為?”公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遷也!吉莫如之!”遂遷於繹。嶧山之陽,地理形勢優越,易於防守;土地比較肥沃,適於發展農業生產。文公定都後,戰亂威脅大為減輕,洪水亦不再為患,邾國經濟得到發展,同時也奠定了鄒城市古代行政區劃的基礎。據《左傳》、《史記》、《漢書》等古籍載:西周始封邾,至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十三年)卜遷於嶧,至二十九世為楚所滅,在此建都400餘年。邾滅後,故城仍為當地政治、經濟中心。秦置鄒縣,屬薛郡,漢屬魯國,歷經晉、劉宋、元魏,直至北齊年間遷徙在鐵山之陽,故城逐漸淪為廢墟。邾國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齊遷徙共延續了1100餘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代都城。

據何光嶽《楚源流史》載,楚宣王滅邾後:“將邾的遺族遷到湖北黃岡縣北十里的邾城。”又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載:“朱氏世居沛國相縣(治所在今安徽濉溪縣西北)。至此,鄒國北遷至今鄒平縣,邾國南遷至湖北黃岡邾城,遷的都是國君貴族。

邾國是西周春秋戰國重要的封國,孕育了墨子、孟子等儒墨大家,邾國作為始祖文化、東夷文化、邾婁文化的繼承者,開創了儒家之中華主流文化的先河,以至於形成鄒魯這一中華文化昌盛之地的代名詞,古代的鄒魯為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張景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