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縣:無情的災難中 這些鏡頭留下最溫暖的感動

“7·11”特大洪災來襲,金堂人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抗洪搶險、恢復秩序。在這場特殊的“戰鬥”中,紀檢監察干部總是走在前方,以優良作風彰顯責任與擔當。在搶險救災的過程中,他們也留下了很多溫暖的故事。

11日早晨,因上游洪峰過境,處於低窪地段的金堂縣官倉鎮柿子樹村12組聚居點受到洪水侵襲。當日9時,該聚居點水位已達1米,情況危急,官倉鎮紀委書記王椒帶領鎮村幹部5人頭頂瓢潑大雨,趟著齊腰的洪水,經過1小時奮戰,將聚居點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此時,洪水已將聚居點完全圍困,最深處水位達2米。10時左右,有群眾反映一名約70歲左右的黃姓老人可能被困家中。聽聞消息,王椒當機立斷:“看這情況,水還要漲,現在鎮村幹部只有5人,又沒有救身衣,為了保障被轉移群眾的安全,剩下3人全力做好群眾安撫和協調聯絡工作,不管房內有沒有人,我和吳運寬(柿子樹村黨總支書記)都必須要再查證一下,絕對不能出現一人因災傷亡”。隨即,兩名同志衝入洪水中,向被困群眾家中行進,當到達最深處時,洪水已沒過救援人員胸口,王椒和吳運寬憑著較好水性,又向前遊了約50米,終於在10時30分左右到達黃姓老人門前。兩人看到被困老人時,站在2樓平臺處的老人也看到了救援人員,此時老人眼已溼潤。兩名救援人員鼓著勁爬上2樓平臺,立即將隨身攜帶的雨具交給老人使用,並頂著大雨陪伴著老人,等待了約一個半小時,最終,在救援船幫助下將老人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金堂縣:無情的災難中 這些鏡頭留下最溫暖的感動

金堂縣官倉鎮紀委書記王椒帶領黨員突擊隊在柿子樹村12組聚居點開展清淤工作

11日,地勢低窪的金堂縣三星鎮幸福村白鷺島群眾有數百人因災被困。三星鎮紀委委員冼剛接到任務後,第一時間帶領搶險隊員帶著救災物資前往白鷺島。臨行前,冼剛向搶險隊員交待任務時,著重強調了工作紀律。上島後,冼剛迅速組織搶險隊員幫助群眾轉移貴重物品。同時,他還在白鷺島四處尋找洪水來臨時的緊急避難場所。因洪水來得異常兇猛,上漲速度超過群眾的想象。一些群眾在洪水來臨時,手裡還逮著雞,更有群眾非要把自己的豬也抬到樓上。冼剛見勸說無用,只好強行制止了群眾的行為,和隊友一起生拉硬拽,把10餘戶群眾轉移到高處避險。在轉移過程中,有的群眾怕人多東西丟了,他拍著胸脯說:放心吧,我是紀委幹部,丟了東西算我的。在他的保證下,順利地轉移了群眾。群眾剛轉移不久,洪水就包圍了整個白鷺島,一眼望去,他們彷彿置身於汪洋中。一波一波的洪水拍打著屋樑,讓群眾原本就緊繃的心更是惶恐不安。冼剛熱情地與群眾拉起家常、擺起龍門陣,舒緩了群眾緊張的情緒,直至等來衝鋒舟的救援。洪水退後,他又第一時間投入到道路清淤的工作中。

金堂縣:無情的災難中 這些鏡頭留下最溫暖的感動

金堂縣三星鎮紀檢幹部協助武警官兵轉移受災群眾

災情發生後,金堂縣公安局紀檢監察室民警吳彬按照縣局統一指令駕駛衝鋒舟前往官倉鎮開展救援,將受困的60餘名群眾轉移到了安全地帶。疏散完被困群眾後,吳彬一人又駕船繼續前往趙鎮縣城受災最嚴重的電影院至平安橋路段,趕到後洪水基本將電影院路段的商鋪門面淹了一大半,吳彬這時心急如焚,駕駛衝鋒舟行至洪水淹沒區域儘可能的發現被困群眾和群眾呼救聲。一路上吳彬共轉移、幫助被困群眾共100餘人,並三次險些被湍急的洪水捲入激流。不知來來回回運送了多少次被困群眾到安全地帶,最終因船沒燃料停靠在相對安全的地方,這時已經是晚上9點,四周一片漆黑,吳彬拖著疲憊的身體爬上一棟一樓已經全部被淹的商場,一天沒有吃飯、喝水的他脫下溼透的衣服,默默的等待送油民警的支援。第二天早晨,在增援民警到來時,他才來得及向家裡報個平安。

金堂縣:無情的災難中 這些鏡頭留下最溫暖的感動

金堂縣公安局民警正在轉移受災群眾

7月11日早晨,本在貴州考察學習大數據監管平臺的金堂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杜軍聽聞金堂縣水位大幅上漲、可能出現災情的消息後,立即改變原有行程,在各地大雨不斷、道路險阻的情況下,驅車700餘公里,日夜兼程於12日凌晨趕回金堂。此時的金堂縣城已進水近10平方公里,城內道路、通訊、電力基本中斷,杜軍來不及與已失聯的妻子取得聯繫,便即刻參與到抗洪救災中。洪水退去後,12日下午6時,杜軍與妻子、女兒取得聯繫,得知自己家已進水,汽車在洪水中被救災的衝鋒艇撞擊。但為了儘快恢復災後群眾生產生活秩序,杜軍顧不上回家看望妻女,又帶領縣紀委監委機關幹部們扛起鐵鍬步行前往5公路外金堂縣受災最為嚴重的老城區同民兵們一道展開垃圾、淤泥清理工作。13日0點,當杜軍拖著疲憊的身子返回單位後,同事們勸他回去看看,他卻說:“災情就是命令,作為紀檢幹部,我們必須衝鋒在前”。在椅子上小憩一番後,杜軍便又趕赴了抗洪一線。

金堂縣:無情的災難中 這些鏡頭留下最溫暖的感動

金堂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杜軍和紀委監委機關幹部一起連夜清淤

12日下午,金堂縣紀委監委機關清淤分隊在清理完南濱路臨河路段淤泥後,順著河邊往受災較為嚴重的老城區中心區域前進,一路上仍有不少的積水。當一行人來到老城地勢較為低窪的幸福路口時,突然聽見一聲尖叫,原來兩名群眾在過路時,不小心踏進了深水坑,幸好反應敏銳,只是腿上有些挫傷。分隊隊員王達慶見狀,尋思著坑“隱藏”在渾濁的積水裡面,必須想個法子把洞口堵住或者做個提醒標識。他先是用手中的鐵鏟摸索著找準坑的具體位置,摸清洞口形狀及大小,然後在四周搜尋了一遍,最終在積水面上找到一個“攔腰折斷”的服裝模特模型,“這個模型腰應該和洞口的形狀、大小差不多。”王達慶心裡一邊估摸著,一邊試著用模型去堵住洞口,“剛剛好,堵上了就不會有人再為此受傷了,只是這個‘倒栽蔥’的腳有一點搞笑。”排除安全隱患後,王達慶繼續和大部隊一同前往下一個清淤點。

金堂縣:無情的災難中 這些鏡頭留下最溫暖的感動

金堂縣紀委監委機關幹部排除積水區安全隱患

12日下午,金堂縣紀委監委機關清淤分隊徒步穿越50釐米深的積水區,來到受災最為嚴重的縣城老城區。在路過一處居民院落時,救援隊員們發現一小區門口淤泥積留嚴重,導致洪水無法排出,附近居民無法通行。由於該區域內居民多為婦女、老人和兒童,自救清淤進度非常緩慢,金堂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石磊當即組織大家協助清淤。隊員們用鐵鏟接力將淤泥向主幹道清除,方便工程車集中清運。由於積水太深,隊員們的雨靴內早已灌入了泥水,雙腳與褲襪便一直被浸泡在泥水中,身上也混雜著汗水和泥水,但大家沒有絲毫怨言,始終賣力揮動手中的鐵鏟。在隊員們和群眾的齊心協力下,淤泥漸漸被清除,洪水也隨之退去。“真是太謝謝你們了,要不是你們幫忙,我們真不知要幹到什麼時候。”居民感激地說,並提出要去幫助清淤分隊繼續清掃其他區域,隊員們婉言謝絕後,又繼續向其他區域行進。

金堂縣:無情的災難中 這些鏡頭留下最溫暖的感動

金堂縣紀委監委機關幹部協助小區居民清淤

12日上午,洪水剛剛退去,金堂縣淮口鎮紀委書記周文武帶領第五搶險救災工作組的同志在淮口大橋附近查看受災情況,為下午即將開始的災後恢復做準備。突然,周文武一個箭步向前衝去,原來,他發現淮口大橋橋洞的淤泥裡有一個摔倒在地的老人,在她身邊還散落著盆子、水桶、豬肉、冬瓜等物品。周文武上前扶起老奶奶,工作組同志也趕忙上前幫忙撿拾東西。“大娘,你家住哪裡啊?前面都是淤泥,你怎麼回家?”考慮到老奶奶年事已高,周文武不放心地追問到。“我家住在教師公寓那邊,今天退了水我出來買點吃的和其他生活用品,走到這裡,泥巴太多了,一不小心滑倒了,怎麼爬都爬不起來,幸虧遇到你們。”老人邊說邊看著一身淤泥,眼圈溼潤了。“教師公寓啊,還有點遠,你又揹著這麼多東西,我們送你回去吧。”周文武想直接護送老人回家。“謝謝你們,不用麻煩了,你們還有很多事要去做,我自己走回去就行了。”老人婉拒了周文武的提議。最後,周文武幫老人叫了一輛人力三輪,並再三囑咐師傅一定將老人平安送到家。望著平穩離去的三輪車,大家都笑了,繼續在滿是泥濘的路上行進。

金堂縣:無情的災難中 這些鏡頭留下最溫暖的感動

金堂縣淮口鎮紀委書記周文武為跌倒老人叫來人力三輪車

像這樣衝鋒在前的紀檢幹部還有很多,他們或是奔波在搶險第一線,或是忙碌在災後生產生活恢復現場,在災難現場,他們用能吃苦、肯奉獻、敢打硬仗的精神書寫著紀檢人的忠誠擔當。

金堂縣:無情的災難中 這些鏡頭留下最溫暖的感動

金堂縣紀委監委機關幹部為節省時間,在清理現場用餐

金堂縣:無情的災難中 這些鏡頭留下最溫暖的感動

金堂縣金堂縣紀委監委機關幹部齊心協力清理淤泥

金堂縣:無情的災難中 這些鏡頭留下最溫暖的感動

金堂縣金堂縣淮口鎮紀委書記與幹部群眾一起進行清淤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