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

民宿儼然,

林木蔥蘢,

鄰里守望,

……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陳家巷位於齊家巷北側,巷口位於玄帝閣北80米處。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陳家巷長度約為300米,寬度約為3~4米,東西走向,形成於明清時期。巷名以陳氏命名,不能考其原委,沿用至今。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巷內姓氏陳姓居多,王、馮、劉、韓,趙等姓氏次之。鄰里之間和陸相處,安居樂業,該巷分為兩個生產隊,以自然數5~6命名。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在三德範扮玩中,陳家巷的芯子表演別具一格,“平臺吐翠”是抬杆芯子的另一種創作形式,也稱“高低臺芯子”。《呂洞賓戲牡丹》是其代表作,呂洞賓扮演者坐在第一平臺上,仙風道骨舉止端莊,左手持拂塵,右手上託牡丹美女。牡丹扮演者站在第二層上,莊重肅穆靈動飄逸,令人起敬。整架芯子高約4米左右,須8名精壯勞力肩抬,其重量可想而知。該節目已傳承上百年,是陳家巷的傳統節目。該巷道的《舉破》(俗稱“挑軲轆袋”)節目表演更是獨具特色,伴隨著鑼鼓的節奏,一上ー下,律動十足,給觀眾營造一種歡快的氛圍。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巷內建有三德範陳家巷衚衕博物館,它以本村傳統民居為館址,以俗物俗韻收藏為標準,從漢代石磨到明清傢俱、農具,現已累計收藏三德範本莊民俗器具、民間器物1060餘套,4600餘件。並與齊魯師範學院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開展教學合作,在此設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對研究民風民俗,傳播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在博物館東側三岔口處為關帝廟遺址,已有上百年曆史,三德範村舊時在莊內要道三岔路口、丁字路口多建有關帝廟。雖然關帝神像今已不存,但小巧玲瓏的神龕及其簷頭、滴水,精美的磚雕仍然呈現給我們一個神聖與世俗交織的神秘世界。舊時村民主要用來祭祀“祈雨”,希望莊稼能有個好收成。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巷內舊路呈臺階式上升,且曲折多彎,陡峭狹隘,巷中舊有一段石鋪陡路,車馬難行,該石鋪路頂端有一條名為“南北挺子”的小巷,是與齊家巷往來的捷徑。隨著經濟的發展,巷內居民大都東移,巷內舊房大都空閒,巷內路面也已全部硬化,交通方便,現成為村內東西走向的一條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曲徑通幽!濟南章丘陳家巷,您去過了嗎?

漫步於此,

可以獨享一份鄉村的寧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