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愛吃鴨嗎,爲什麼?

揚眼


因為

好吃


“金陵鴨饌甲天下”,南京的鴨子好吃是出了名的。不止鹽水鴨板鴨鴨血粉絲湯,還有肫腰肝心合稱“鴨四件”,街邊齊刷刷擺著的,是色澤鮮亮的滷鴨腦殼。


不過好吃當然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在搜索引擎輸入“南京一年吃多少隻鴨子”,以“南京人一年吃掉一億多隻鴨”為題的新聞佔據了大部分篇幅。截至前幾年的數據說明,南京日產滷鴨15萬隻以上,南京市面上居民每天吃鴨至在8萬隻左右。


為何一個城市能夠對食用一種生物喜愛到如此地步?


首先還是因為鴨子多。鴨子為什麼多呢?因為運起來方便。江南水鄉地下水位高,河網密佈,為市場提供了便利條件。除了本地的家鴨供應市場外, 像皖北、蘇北、皖南等地區的養鴨人也都不辭辛勞地販運鴨子到南京來賣,據說當時鴨子從蘇北出發,剛踏上路程還是絨絨的小鴨,一路長大,到達南京時已可以宰殺。


不僅運起來方便,養起來也方便。


江南人均耕地面積小,大規模集約化的農業相對受到制約,也沒辦法像遊牧民族那樣養牛養羊。精耕細作的江南人民想到了一個好法子:養鴨。


水禽類產業作為勞動密集產業,恰適合於這裡。


氣候方面,南京夏季酷熱氣燥,常會出現四十度高溫。鴨子性涼,酷暑天吃鴨肉不僅十分消暑,還可以調體質,補體液。因此自古就很合南京人的胃口,這一習慣流傳下來後,不管冬暖夏涼,鴨肉始終是南京人餐桌上的主流。

南京的鹽水鴨


在南京,春秋時就沒有鴨子敢去游泳了!


歷朝歷代的南京人都喜歡吃鴨。


帶頭開啟大規模養鴨先河的,就是幾千年前建都南京的吳王。《吳地記》記載,在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就為了養鴨而專門圍了一座鴨城。


南北朝時期的大家吃鴨到了一個高潮。據《玄武湖志》轉引梁·吳均《齊春秋》的說法, 南北朝時梁軍曾與北齊軍在金陵北郊外覆舟山一帶對峙交鋒, 梁軍“人人裹飯, 媲以鴨肉”、“ 炊米煮鴨”,士氣大振, 最終以寡擊眾, 大獲全勝。可見鴨子也是六朝時期軍隊打仗時的伙食標配。


不僅士兵,鴨從來都備受皇家喜愛。明太祖朱元璋“日食烤鴨一隻”。明代有首民謠:“古書院,琉璃塔,玄色鍛子,鹽水鴨”。也有版本雲"大腳仙,鹹板鴨,玄色緞子,琉璃塔"。不管是古書院還是大腳仙,這裡頭的鴨子倒是沒變。能夠和國子監、雲錦還有大報恩寺的琉璃塔並列,可見鴨子在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著名吃貨袁枚在《隨園食單》中一共列舉了10 種鴨子的吃法:鴨糊塗、蒸鴨、掛滷鴨……據說慈禧太后每年都要到南京採購鹽水鴨和板鴨帶回去。那個時候板鴨和鹽水鴨還得到一個響噹噹的名頭,叫南京貢鴨。

清朝官員正在行酒令。席間就有鴨子


民國時期的《冶城話舊》一書曾得意地提到:"南京以善制鴨著,鹽水鴨、板鴨、醬鴨,名目繁多。…… 買一鴨可以成全席。"

便宜,還能創收


除了鴨頭鴨身鴨翅鴨四件鴨掌,鴨子還有鴨蛋和鴨絨。“一家若養六隻,可得鴨蛋千枚。” “輕暖勝於狐貉”的鴨絨,更是羽絨服的最佳輔料。


鴨肉幾乎是肉類裡面最便宜的一種了。飼養成本低,養雞45天左右出欄,養鴨三十天左右出欄。鴨業已然成為一條成熟的產業鏈,為當地經濟的增長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人多嘴雜”


南京人食鴨很有講究。春天吃春板鴨和烤鴨。夏季用琵琶鴨煨湯。冬季則是板鴨風靡市場。


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同種類、不同口味的鴨子?


不管源頭在哪,可以確定的是移民帶來了南京鴨的多樣口味。


江蘇常因“內鬥”聞名,是南方“族群意識”的覺醒與族群民系的林立之地。江蘇省被長江淮河分成三個區域。無論是從自然環境角度看,還是從方言民俗角度看,它們都屬於不同的地理和文化單元。而南京處在人文經濟相對穩定地區,口音民俗卻與附近的流民地區很相似。因其獨有的地理位置與歷史沿革,南京成為了各族群派系的融匯之所。

作為六朝都會,南京經歷了多次較大的人口流動。


西晉滅亡後,司馬睿至南京建都,史稱“永嘉南渡”,因此南遷的人數有百萬人之多。明初浙、贛、湖、廣、閩、魯等地都有人遷來南京。明洪武末年,南京的移民約有70萬。而清末以來,隨著小農社會的均富狀態崩潰,整個國家從最東南端到最西北端經濟發展極端失衡。截至2016年年底,南京流動人口達206萬。北方移民的大規模湧入淮區和吳區,帶來的除了族群差異,還有食物的多種口味。


鴨子生意的紅火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回民多。南京的回族人口在明朝時就迅速增長,集中居住在城南七家灣一帶。南京有55個民族,近幾年,約9.92萬少數民族中有回族7萬餘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70%以上。餐飲業是回族第一大職業,有近1萬人製作售賣清真食品。水西門的韓復興板鴨店最初就是由為逃避水患而移民南京的回民韓連登創立的。



韓復興鴨店前排隊的人群


也正是因為文化的流動與龐雜,可以說,南京沒有什麼獨特的飲食文化,如無錫人嗜甜,川人嗜辣之類。而鴨子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媒介。每個南京人,都可以在鴨子身上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口味。


《白門食譜》載,南京的鴨子“清而旨,久食不厭”。自南北朝以來,鴨餚文化傳遞著一種共同的情感傾向和文化表達,已然成為一個社交符號或媒介,讓生於斯長於斯的南京人找到了歸屬感。


但你要真正問南京人為什麼愛吃鴨子,估計沒人能真正回答你。


鴨子好吃,吃就好了。


參考文獻:

[1]石雨婷.《明代南京飲食文化研究》.遼寧師範大學,2017年.

潘彬彬.《南京食鴨文化探究》.農業考古,2012.1.

[2]孫展兵、王維霞.《南京鴨業現狀及發展對策探討》.肉類工業,2002.1.

[3] 袁鴻非、白莉. 《中的南京飲食文化》. 黑龍江史志,2014.1.

[4] 施威、朱孝妍、馮錦榮.《南京鴨餚的文化遺產價值及其現代重構》.美食研究,2017.3.

[5] 施威.南京鴨餚文化的歷史演進與現代釋義.農業考古,2014.6.

[6] 姚偉鈞.三國魏晉南北朝的飲食文化.中南民族學院學報: 哲社版,1994.2.


歷史研習社


不僅南京人愛吃鴨,湖南人也很愛吃鴨啊!

其蛋白質含量很高,脂肪含量適中且分佈較均勻,十分美味。還含鈣、磷、鐵、煙酸和維生素B1、B2。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癆熱骨蒸、消水腫、止熱痢、止咳化痰等作用。



看長沙這家“鴨遊季”生意多火爆


零售新視界


早在戰國時期,南京地區就有築地養鴨的傳統,江南水暖鴨肥,也是很自然的事兒。傳說,南朝陳武帝率兵抗擊南侵的北齊鮮卑軍隊,在今天的南京北郊一帶苦戰連日,百姓紛紛以荷葉裹飯,內包滷汁烹就的鴨肉,送到前線慰勞南軍,這大概是南京人花式吃鴨的最早記載,據說也是南京板鴨的雛形。

鴨子用鹽滷醃製後,用竹筷將胸部撐開,掛於通風處晾乾,最後看似硬邦邦如鐵板一塊,是為板鴨。但吃起來,肉質緊密,很有嚼頭,味香入骨,特別適合下酒。更大的好處是,南京板鴨可以長期保存,只可惜普通人不太容易掌握製作秘訣,常常做得又鹹又硬。於是,愛吃鴨子的南京人又有了新發明,就是如今名聲遠遠蓋過板鴨的“金陵鹽水鴨”。

鹽水鴨到底打哪年哪月開始,很難考證。但是據說,有人為它作出了不少貢獻。

六朝那陣,南京是鐵打的都城,流水的皇朝,直到1368年,朱元璋來了,他高築了長達35公里的城牆,將這個古都賦予了“南京”之名。

當年朱元璋建造最南邊的城門時,地基屢屢塌陷,怎麼都蓋不起來,找了大神來算卦,說下面有吃土石的妖獸,需要找個聚寶盆埋下去才行。當時只有周莊土豪沈萬三才有聚寶盆,朱元璋找人去借了來,立下字據說明日五更歸還,然後連夜將聚寶盆埋了下去開始動工。後來,這處城門取名“聚寶門”,民國時期改名“中華門”。

聚寶盆埋到了地下,自然是還不出的。朱元璋命令南京城所有打更人都不準打五更,還把城裡的雞全部殺了,雞蛋全部砸了,連打鳴聲都不允許有,從此,南京便沒了五更。

這下,南京城沒了雞,南京人民也沒得選擇,只能將屠刀舉向了鴨子,吃著吃著,就吃出了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