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游学,既游且学,钱才花得值

  漫长的暑假怎么过?对有些中小学生来说,海外游学是个选择。

  据统计,中国国际游学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长。《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参与国际游学的用户规模在86万人次,2018年参与国际游学的用户或将达到105万人次,并在未来继续呈扩大趋势。根据每人次海外游学2.55万元人民币的一般价格保守估计,2017年市场规模在219亿元水平,2018年将达到268亿元。

海外游学,既游且学,钱才花得值

  海外游学热背后,隐藏着一些问题。

  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国际游学行业现有用户家庭以中等收入人群(指月可支配收入在8300元到24000元)为主体,但也有不少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咬牙挤钱送孩子到海外游学,导致生活水平和质量降低。

  存在学生安全隐患。教育部2014年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对中小学学生寒暑期赴境外“游学”团体的教学内容、时空跨度和安全责任机制等作了规定。但由于游学有利可图,游学机构、旅行社、学校等利益关联单位不能很好遵照执行,存在偷工减料情况,学生安全隐患较大。

  催生学生攀比心理。游学市场是家庭经济的较量场,会让学生产生攀比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海外游学,既游且学,钱才花得值

  海外游学确实可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热是有道理的。但热归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解决。

  加大监管力度。教育、公安、旅游等部门应加大游学市场监管力度,确保相关单位规范组织开展活动,尤其是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保障、落实学生安全教育。

  提高学生境外游学门槛。《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第十条规定,境外研学旅行一般应以小学四年级以上年级的学生为主体,组织三年级以下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参加活动的,举办者应当依法特别明确相应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应对此进行修改,严禁组织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参加境外游学。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学校带队教师、旅行社带队导游要参加相关资质培训并持证上岗,禁止无证带队。

  海外游学,让孩子既游且学,钱花得值,安全又有保障,这才符合家长心理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