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遊學,既游且學,錢才花得值

  漫長的暑假怎麼過?對有些中小學生來說,海外遊學是個選擇。

  據統計,中國國際遊學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長。《2018中國國際遊學行業發展報告》指出,2017年參與國際遊學的用戶規模在86萬人次,2018年參與國際遊學的用戶或將達到105萬人次,並在未來繼續呈擴大趨勢。根據每人次海外遊學2.55萬元人民幣的一般價格保守估計,2017年市場規模在219億元水平,2018年將達到268億元。

海外遊學,既遊且學,錢才花得值

  海外遊學熱背後,隱藏著一些問題。

  增加家庭經濟負擔。國際遊學行業現有用戶家庭以中等收入人群(指月可支配收入在8300元到24000元)為主體,但也有不少經濟條件不寬裕的家庭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咬牙擠錢送孩子到海外遊學,導致生活水平和質量降低。

  存在學生安全隱患。教育部2014年發佈《中小學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試行)》,對中小學學生寒暑期赴境外“遊學”團體的教學內容、時空跨度和安全責任機制等作了規定。但由於遊學有利可圖,遊學機構、旅行社、學校等利益關聯單位不能很好遵照執行,存在偷工減料情況,學生安全隱患較大。

  催生學生攀比心理。遊學市場是家庭經濟的較量場,會讓學生產生攀比心理,不利於身心健康成長。

海外遊學,既遊且學,錢才花得值

  海外遊學確實可以開拓孩子們的視野,熱是有道理的。但熱歸熱,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需要解決。

  加大監管力度。教育、公安、旅遊等部門應加大遊學市場監管力度,確保相關單位規範組織開展活動,尤其是要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保障、落實學生安全教育。

  提高學生境外遊學門檻。《中小學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試行)》第十條規定,境外研學旅行一般應以小學四年級以上年級的學生為主體,組織三年級以下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學生參加活動的,舉辦者應當依法特別明確相應的權利義務及責任。應對此進行修改,嚴禁組織小學低年級段學生參加境外遊學。

  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學校帶隊教師、旅行社帶隊導遊要參加相關資質培訓並持證上崗,禁止無證帶隊。

  海外遊學,讓孩子既遊且學,錢花得值,安全又有保障,這才符合家長心理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