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it出海啓示錄:如何打掉用戶和時間兩塊天花板

SHAREit出海啟示錄:如何打掉用戶和時間兩塊天花板

過去,來自美國的互聯網巨頭,到了中國會水土不服。而後來源自中國的互聯網創新,開始反向帶給美國市場一些有價值的思考和啟示。

今天,這樣的事情也在中國與印度之間發生。

勢能,在互聯網圈子彷彿失效了

“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曾經一度,在中國人的觀點中,美國的什麼都是好的,美國的產品、技術、文化都向中國輸出,連我們娛樂時看電影,似乎好萊塢大片都比國產電影高一個檔次。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國家勢能。

這種勢能,隨著中國的強大,慢慢在各個領域失效,國產手機正在趕超蘋果三星,中國電影也屢創票房紀錄,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好產品成為美國人日常消費品。

但其實我們現在回頭看,當初在互聯網領域,似乎就沒有按照勢能的原理髮展:所有的美國互聯網巨頭全部折戟中國市場,從雅虎到eBay,再到MSN、谷歌,為什麼?

互聯網與其它的產品不同,不能簡單的複製,而有著更濃重的本土化色彩。在中國,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以更適合中國的新聞方式,沒有給雅虎任何機會;淘寶以小博大,生生把強大的eBay擠出了中國;MSN從強盛到衰敗的過程伴隨的是QQ的崛起;谷歌雖然是主動宣佈退出中國,但是在退出之前已經出現“百度漲、谷歌退”的局面……幾乎無一例外,美國的互聯網巨頭在中國或多或少都遇到水土不服。

互聯網模式複製非常容易,但是要想在一個國家市場成功,本土化是必要條件。所以我們看到,今天的印度是一片熱土,跟十幾年前的中國非常像,美國和中國的互聯網巨頭都已經將目光瞄準了這裡,投資、圈地。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無論是美國的亞馬遜、UBER,還是中國的BAT,現在都是多以投資的形式在試探印度市場。懂懂筆記一直在關注印度市場的變化,也連續多篇文章分析了那裡互聯網巨頭的競爭態勢,比如:《押寶未來 中國科技軍團勾勒印度版圖》、《東南亞移動支付鏖戰:國內“兩極”格局的復刻》、《企鵝吞象:解密騰訊的印度觸角與遠望》、《這場班加羅爾的電商饕餮 阿里為何只是旁觀者》等等。

除了這些吸引眼球的巨頭,其實在新興市場還有一類已經紮根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中國創造,海外生根。比如,源自中國的SHAREit(茄子快傳)已經成為印度、印尼、中東、南非等新興市場的“國民應用”。

SHAREit是源於中國的一款產品,其創新點在於沒有移動網絡或WiFi的情況下,手機間可以互傳內容。這個創新在中國有一定的剛需,但是隨著中國網絡環境大幅提升,需求量並不太大。相反,這對於印度、印尼這些網絡基礎設施並不發達的國家,成為人手必備的“國民”應用。

SHAREit從中國到印度去發展的過程,並不是簡單的“複製”到印度,而是“趴在泥裡看用戶”。

SHAREit出海啟示錄:如何打掉用戶和時間兩塊天花板

在SHAREit COO王超看來,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核心是產品。而如果想做好產品,不是簡單的用戶思維:“我管User叫People。我們看需求的時候不是站在上面往下看,而是把自己趴下去,趴在泥裡抬頭看,到底我們服務的People是什麼樣的。”

SHAREit在印度,以用戶為核心出發點解決的問題,正是所有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印度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美國互聯網巨頭在中國市場遇到的問題。美國互聯網巨頭在中國折戟,就是沒有“趴在泥裡”把用戶當People看。而今後,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在海外市場能否成功,也是取決於這一點。

SHAREit出海啟示錄:如何打掉用戶和時間兩塊天花板

“趴在泥裡”的本質,就是把本土化做到最徹底。SHAREit作為中國走向海外的互聯網企業的急先鋒,不僅在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組建全部以當地人為員工的分公司,更是深入調研,在全球各新興市場針對性地做好適合當地用戶的產品,就是憑藉這些,如今SHAREit可以手握全球15億用戶,穩居41個國家Google Play工具類榜單排名第一,64個國家App Store效率榜排名第一。

要知道,15億用戶,已經超過中國全部移動用戶的總數(13億)。美團創始人王興在2016年年中提出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其實很多互聯網創業者早就預見到用戶紅利的消失,用戶增長的天花板壓在每一個企業的頭頂上。出海,是打破這一天花板的唯一途徑。

我們看到SHAREit、獵豹這類公司,都是早早地將目光放到海外,所以今天,他們的用戶數可以比肩微信甚至超過微信。可以說,打破用戶天花板的方法已經找到,就是走向海外。

算法+人工推薦:打破天花板的正確姿式

SHAREit出海啟示錄:如何打掉用戶和時間兩塊天花板

除了用戶數量的天花板,另外一個正在壓下來的天花板是用戶時間。

現在,最“殺時間”的應用,除了微信,還有今日頭條、快手、抖音等這些應用,用戶似乎被“粘”在上面了。經常有用戶吐槽:躺在沙發上刷一會兒抖音,2個小時就過去了。

正如我們所知,今日頭條是以信息流為主的機器推薦,用戶喜歡什麼就推薦什麼,用戶的注意力就被粘住。快手是靠運營把非主流推成主流,用戶很快形成圈子,樂此不疲。可以說,今日頭條和快手是信息流和人工推薦的兩個流派的代表。

但是,今年以來快手和今日頭條的運營方式都出現爭議:粘住用戶的同時,也使得用戶陷入信息繭房。同時,還出現了一個問題:信息流是靠機器推薦,機器沒有價值觀,無法分辨好內容與壞內容。

今天,我們正處於機器算法與人工推薦交匯的節點,單純的機器算法或單純的人工推薦,都很難滿足用戶的需求。我們看到今日頭條、快手今年都在發生變化,尋找一些平衡。

有的時候,身陷其中很難找到更好的答案,跳出來,在不同的市場會有不同的視角,也會有不同的創新。

早年是美國的互聯網創新引領全球風向,近年來中國的創新速度顯然高於美國,甚至有一些開始反向傳回美國,比如共享單車、O2O這些模式,都是中國比美國走得更快。

在美國發展多年,如今選擇回國加入SHAREit的王超清楚地感受到這種逆轉:“中國這麼大體量的市場,以及不同的文化和城市圈的背景,導致在中國的土壤催生很多在海外並沒有的商業模式,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新東西,中國也成為商業邏輯和新的思想的發源地。”

其實,今天中國一些大膽的互聯網企業在海外的探索經驗,也有很多的創新走在了國內企業的前面,可以被“複製”回中國。

SHAREit出海啟示錄:如何打掉用戶和時間兩塊天花板

SHAREit起初是一款工具軟件,在海外新興市場成為人手必備的“國民應用”之後,因近場傳輸的核心功能具備內容&社交屬性,後演變為一站式的內容分發平臺。SHAREit利用這種社交、分發的優勢,解決了用戶時下最稀缺的優質內容需求,通過與寶萊塢、Times Music等優質的、有版權的內容商合作,輔以SHAREit 在用戶分享中獲得的內容喜好,再加上本地化的內容編輯、運營團隊,SHAREit完美解決了用戶與內容雙端的難題。

從今天SHAREit的業務覆蓋範圍來看,像是迅雷+快手+今日頭條+愛奇藝。已經擁有15億用戶、月活用戶超5億,海量的數據讓SHAREit變得更加“智能”。 SHAREit還收購了印度南部最大的OTT服務商(電影流媒體服務商)FastFilmz,通過本地化運營,進行內容挑選和推薦,以提升內容分發的效率以及準確性。

智能分發是這個生態得以健康發展的根基。SHAREit通過多種業務的嘗試發現,未來一定是人工推薦與機器算法結合,在佔領用戶時間的同時,帶給用戶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人工推薦一定需要工具和數據的支持,才能做到精準以及千人千面。而人的價值觀是機器無法替代的,人會幫助機器挑選內容。通過“人工+機器”,最後推送給用戶的才符合兩點要求:一是正面的,二是用戶喜歡的。

SHAREit在人工+機器的道路上已經嘗試了很久並明確了方向,今年在國內也開始反思單一信息流帶來的弊端,一種新的聲音開始呼喚“人工+機器”。顯然,走到海外去的SHAREit率先驗證了這個模式,用海外的創新“反哺”國內的業務。

無論是走出國門,在海外以創新的模式獲得成功,還是再將海外的創新帶回國內,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一出一進之間,就幫助中國互聯網企業打破了兩塊天花板:一是用戶總量,二是時間總量。

通過創新,獲取了更多的用戶數,業務模式也就有更多創新的空間,形成一種獨特的模式。今天,在中國,很難找到一家跟SHAREit模式一樣的企業,就好像在美國也找不到跟快手、今日頭條模式的企業一樣。

【結束語】

從美國到中國,從中國到印度,互聯網看似沒有國界,但又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勢能定律失效了。無論是走出去,還是返回來,以滿足用戶需求為根本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