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治沙人:17歲投身沙漠,用33年時光換來萬畝「綠洲」!

中國是世界上沙漠最多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在治沙方面做得最好的國家,這歸功於中國千千萬萬的治沙人呢。今天,就和大家講一個治沙人的故事。

中國治沙人:17歲投身沙漠,用33年時光換來萬畝“綠洲”!

烏蘭烏都是一個內蒙古漢子,居住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一個想要生活就必須和風沙打交道的城市,黃沙彌漫的環境在烏都小時候酒店定了他將來走上治沙之路的基礎。

中國治沙人:17歲投身沙漠,用33年時光換來萬畝“綠洲”!

1985年,烏都近17歲,離成年都還差一歲,但是這一年對他來說,卻是意義深刻,因為這一年,烏都正式踏上了治沙之路。當時,由於不堪風沙常年侵擾,烏都的鄰居們都已經搬離了這裡的村子,於是烏都的父母就乾脆將村子周圍的13000畝沙地全部都承包了下來,兩口子帶領著年僅17歲的烏都,就開始了治沙。

中國治沙人:17歲投身沙漠,用33年時光換來萬畝“綠洲”!

最早,烏都一家人在沙地上種沙蒿,沒日沒夜的幹了一個月,也猜中了三畝地,並且種下的沙蒿質量非常低,根基也不穩,沙漠中時常刮來風沙,第二年,原先一年種下的沙蒿基本就沒有剩下的了,這個結果把大自然力量的強大深深地印在了少年烏都的心中,從治沙之初,烏都便明白了治沙有多麼艱難。

中國治沙人:17歲投身沙漠,用33年時光換來萬畝“綠洲”!

往後10年,烏都一家彷彿就把治沙當成了事業,一家人沒日沒夜的將時間灑在沙漠上,換來微薄的成果。1995年,烏都的父親去世了,烏都正式接管了這13000畝沙地,和母親、妻子組成治沙聯盟,每日每日在沙漠中游走,吃著乾糧、喝著沙漠中的渾水,風把種下的小樹吹走了,就再種,沙子把樹苗埋住了,就重來,在之後治沙的日子裡,沙漠就像是一個無底洞,一點一點耗光了烏都一家人的積蓄。

中國治沙人:17歲投身沙漠,用33年時光換來萬畝“綠洲”!

治沙要怎麼賺錢?一心撲在治沙上的治沙人顯然不會考慮這個問題,但偏偏對於治沙來說,金錢又是剛需。為了更好地治沙,烏都向銀行貸款了60萬,又四處向親戚朋友借錢,打算在沙漠中建立一個簡陋的小型蓄水站,在他將這些錢全部灑在了沙漠上之後,沙地終於慢慢綠了起來,逐漸開始有了草場、森林的雛形,但與此同時,烏都的生活也越過越窘迫了。

中國治沙人:17歲投身沙漠,用33年時光換來萬畝“綠洲”!

一直到如今,烏都治沙已經33年了,他在沙漠中擁有的綠地已經接近10000畝了,但是他欠下的錢卻始終沒有還清。治沙33年,妻子因為忍受不了治沙的辛苦生活,離開了烏都,母親也漸漸年邁,無法再陪著烏都一起去沙漠中種樹了。每天烏都就一個人穿梭在沙漠中,偶爾去看看母親對他來說,可以算是生活最大的慰藉了。

中國有無數的治沙人,雖然他們有著統一的稱呼,但是靈魂卻不是千篇一律的,有人治沙致了富,也有人因為治沙窮困潦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