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最後的一點眼淚

大西洋最後的一點眼淚

賽里木湖(Sayram Lake):省級旅遊名勝景區,第五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風光秀麗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溼氣流最後眷顧的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的說法。

賽里木湖古稱"淨海",位於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北天山山脈中,緊鄰伊犁州霍城縣,湖面海拔2071米,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453平方公里,蓄水量達210億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達12米。

賽里木湖原本沒有魚,1998年從俄羅斯引進高白鮭、凹目白鮭等冷水魚養殖,2000年首次捕撈成品魚,結束了賽里木湖不產魚的歷史,經過十年的發展,已成為新疆重要的冷水魚生產基地。

大西洋最後的一點眼淚

賽里木湖景區共劃分為環湖風光遊覽區域、草原遊牧風情區域、生態景觀保育區、天鵝及其它珍稀鳥類棲息地保護區、旅遊綜合服務區、原生態環境保持區等6個功能區。確定了賽里木湖中央核心部位水體、西海天鵝溼地草甸水體棲息地、查干郭勒冰雪生態探險景區3塊特級保護區。根據地理中國雜誌與中國中國電視臺推出的《賽里木湖

大西洋最後的一點眼淚

賽里木湖近景

之謎》及《乾旱區地理》雜誌資料:賽里木湖位於伊利盆地谷地,是天山造山帶中的山間盆地,與其直接鄰接的南北構造單元分別為哈爾克--那拉提中、南天山板塊間的早、中古生物帶碰撞造山帶(簡稱哈--那帶)與科古琴--波羅特奴早、中古生代造山帶(簡稱科--博帶),在大地構造上屬於天山造山帶中的伊犁--中天山微地塊。綜合現有研究資料可將賽里木湖區構造演化歸納為三個階段:

大西洋最後的一點眼淚

1、前震旦紀眾多古老地塊的拼合過程。至震旦紀主體開始形成統一的克拉通地塊,普遍接受了以震旦紀冰磧岩和寒武紀初含磷巖係為代表的統一蓋層沉積。

2、早、中古生代新疆板塊的裂解和再拼合演化過程。從寒武紀中期開始裂解,到最後於晚石炭世末期,全部完成了複雜多樣的大陸板塊的擴張分離、俯衝碰撞的拼合歷史,最終形成了新疆現今的基本大地構造格架,結束了早、中古生代多板塊和陸地的分離拼合構造演化階段,而進入同一的板內,即陸內的大地構造演化階段。

3、晚古生代至今的新疆陸內構造演化階段。石炭紀之末,二疊紀之初,現今歐亞板塊的雛形已經形成,新疆已成為這一全球性巨型板塊的組成部分,但在它的南側,還面臨著先後古特提斯洋的封閉,新特提斯的打開與最終關閉和青藏高原的形成兩期最終促成了構造陷落湖--賽里木湖。

大西洋最後的一點眼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