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之古代那些皇帝們-春秋五霸之齊桓公

東周時期周室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很多時候還需要仰仗強大的諸侯國維持王室的穩定及存續,諸侯之間也是紛爭不斷,戰亂連年。歷史上將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兩個階段,春秋通常被認為是因孔子修訂的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戰國則是由於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而得名。春秋戰國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至洛邑開始,以公元前221年秦滅齊國統一天下結束,但是對於春秋結束、戰國開始的時間,歷史上存在爭議,通常簡便方法是劃定在公元前477年,也有說法是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晉國智氏)或前403年(三家分晉)。

霸字有伯、諸侯長的意思,春秋時期強大的諸侯國實際上代替了周王室,擔起了統領諸侯、平息紛爭、抵禦外敵之責,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春秋五霸。五霸的說法不一,被認可較多的有兩種,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種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齊桓公,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至前643年在位,是齊國第十五位國君。齊國的初建者就是姜尚,封神演義中的姜太公、姜子牙。在周朝大興、伐紂滅商中,姜尚功勞顯赫,被周武王分封到齊國營丘。三監之亂時,為了平定內亂,周成王命令齊國“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此間五等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討伐”。齊因此具有了征討各國的權利,這也成為後來齊桓公伐楚的依據。

齊桓公是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的三子,齊襄公的弟弟。齊僖公在位時,和異母的妹妹、魯桓公的夫人文姜通姦,後來又害死了魯桓公,他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小白害怕被禍及就分別逃到了魯國和莒國。公元前686,大臣連稱、管至父鼓動齊襄公的侄子公孫無知造反,殺死了齊襄公,第二年公孫無知又被齊國人殺死,準備另立新君。小白和糾先後得到了消息,都趕回齊國想要繼承王位。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一箭射中小白帶鉤,小白假裝倒地而死,公子糾以為大局已定,就慢慢悠悠的花了六天時間才回到齊國,等到時才發現小白已經就位國君,也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聽從大臣鮑叔牙的意見,向魯國施壓假裝要親自殺死管仲,實際把管仲接回齊國拜相重用。在眾多達成的輔佐下,齊國君臣同心,勵精圖治,對內整頓朝政、例行改革,對外尊王攘夷、會盟諸侯。齊桓公二年(前684年),齊、宋、陳、蔡、邾五國國君“北杏會盟”,協力平息宋國內部爭奪君位的變亂,齊桓公首開以諸侯身份主持天下會盟的記錄,威望在諸侯中開始不斷提高。會盟前齊桓公曾邀遂國國君入盟,遭到拒絕。“北杏會盟”結束後,齊國吞滅遂國。桓公五年(前681),魯國被齊國攻打被迫割地求和,雙方在柯地會盟 ,魯莊公的臣子曹沫劫持了齊桓公,要求齊國歸還魯國在齊魯邊境上的汶陽之田 ,齊桓公被迫答應,事後也如諾歸還,諸侯們都認為齊桓公有信譽,“皆信齊而欲附焉”。齊桓公七年,齊約集衛、鄭、宋三國國君一起在鄄地會盟,周天子派代表支持齊桓公,諸侯國君遂共推齊桓公為盟主,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開始確立 。齊桓公八年(前678),齊又約集魯、宋、陳、衛、鄭、許、滑、滕等國在“幽地會盟” 。會上大家再推齊桓公為盟主,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齊桓公二十三年(前663),齊國救助被山戎攻打的燕國;齊桓公二十七年(前659),齊桓公率諸侯擊退狄人援救了邢國、衛國;齊桓公二十九年、三十年,齊桓公先後伐鄭、罰蔡、罰楚;齊桓公三十一年(前655),齊桓公與魯、宋、衛、許、曹、陳等國在洮會盟,將王太子鄭扶上週天子寶座,是為周襄王;齊桓公三十五年(前651),齊桓公與各諸侯國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會盟,周襄王派宰孔賜給齊桓公祭廟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車馬,這是對於諸侯國的最高獎賞,會上齊桓公儼然代周天子號令諸侯,標誌著齊桓公霸業達致顛峰 。

齊桓公共在位42年,第31年達到霸業頂峰,晚年卻是日益昏聵。在位第41年時,管仲病重去世,齊桓公不聽管仲的勸阻,重用“殺子以適君”的易牙、“倍親以適君”的開方、“自宮以適君”的豎刀,三人與齊桓公兒子勾結,爭奪帝位,導致齊國政局動盪不安,國勢下降。

齊桓公有十多個兒子,總計前後五人曾登君位:公子無詭即位三月死去,沒有諡號;接著是齊孝公(公子昭);接著是昭公(公子潘);再接下去是懿公(公子商人),最後是惠公(公子元)。公元前643,齊桓公重病,到了10月7號身亡,由於兒子們忙於掙帝位,齊國一片混亂,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齊君無詭即位,才裝棺並向各國報喪,又過了5天才穿衣入斂,停柩於堂。無詭即位只有三個月,還沒來及為老爹辦喪禮自己就先死了,幾個弟弟再次開打,最後直到次年八月齊桓公的屍體才得以入土。

作為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開啟了東周“政由方伯”的先例,在他之後,各方諸侯輪番登場,先後稱霸。他死之後,齊國國力衰落,霸業崩潰,春秋末期有名的晏子使楚的故事也正體現了齊國不復昔日的強盛。

2018年7月19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