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發動者都是德國?

back36


德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策源地,不是偶然。要搞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二戰是一戰的延續。因為一戰之後,歐洲矛盾並沒有通過這次戰爭解決,反而更加嚴重了,英法殘酷地懲罰德國,激起了復仇情緒,進而導致二戰爆發。所以我們只要搞明白德國為什麼要挑起一戰,就能理解整個問題。

那麼德國為什麼要發動一戰呢?

一、德國的老二不好當

19世紀末,鐵血宰相卑斯麥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德國統一。

統一後的德意志發展迅猛,很快人均GDP排名世界第一,把英法美統統甩在了身後。擁有如此強大的經濟實力,德皇威廉二世自然想謀求與經濟地位相等政治地位,可世界霸主英國人不答應。

英國人雖然經濟上早已比不過德國,但人家出道早,在全世界擁有龐大殖民地,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綜合國力還是比德國強。德皇威廉二世也是個務實的人,他覺得,稱霸時機還不成熟,英國人畢竟當了200多年霸主了,還是要尊重一下的,於是德國人提出自己能不能做老二?

英國人最怕歐洲有人自稱老二,做了老二就想做老大,你說你沒有稱霸世界的野心,鬼才相信。而比英國人更緊張的是法國人,法德是世仇,現在德國又這麼強,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證,法國作為老三自然要和老大結盟去抗衡德國。

就這樣,英法簽訂協約,共拒德國。歐洲開始走向軍事集團化。

二、軍事集團化

英法協約在某種意義上是實現歐洲大陸力量的再平衡,英法都想維持歐洲均勢。而在德國看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這是赤裸裸的軍事挑釁,兩個老流氓想聯合起來打壓德國,完全不理會德國的善意。既然這樣,大家就一起搞軍事聯盟。德國選擇與自己日耳曼兄弟奧匈帝國結盟。

之後,歐洲所有強國都分派站隊,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軍事集團正式成立。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兩個集團根本目的是尋求安全感,怎麼樣才安全呢?抱在一起最安全。

而這種錯綜複雜的安全感,將兩大陣營推向敵對。

打個比方,本來英國是為了防禦德國才和法國結盟,目的是防守,雙方的矛盾還是可以調和的。結果,德國和奧匈結盟了,奧匈與法國在領土上的糾紛是不可調和矛盾,軍事集團把這兩個國家不可調和的矛盾,上升為全體的不可調和矛盾。

只要一點火花就能點燃火藥桶。

三、科技的進步

19世紀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科學發展最快的時期,技術大爆炸。人類從自然的附庸,變成了掌握自然的主宰,這種自信瀰漫在每一個國家之中。人類自信自己能戰勝一切。

所以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有參戰國都表現出一種樂觀主義精神,他們都認為依靠自己強大的軍事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挫敗對手。

德軍甚至喊出了一個月佔領巴黎的口號,年輕人爭先恐後報名參軍,不想失去為國建功的機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科技進步成了戰爭的幫兇。

四、一個巴掌拍不響

最後說一點,戰爭責任不能全部推到德國身上,這是歷史界的共識。一戰本來就是帝國主義分贓不均的一場不義之戰,是德國崛起打破了歐洲平衡,大家都在尋找新的平衡點。只不過這個平衡點代價太大,前後兩場世界大戰。

其實,英法德都輸了。新的平衡點就是歐洲人親手將美國人請入家門,與蘇聯在德國對峙,開始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


歷史風雲錄


德國是一個內心十分糾結的國家。

它是歐洲最發達的國家

它是歐洲極富侵略性的國家,

它是歐洲誕生宗教改革,挑戰天主教權威的國家

它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鄉。

是西歐國家中爆發無產階級革命的國家之一

.......

德國是德意志的簡稱

歐洲最為的古代帝國是羅馬帝國和查理曼帝國,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和東羅馬之後,西羅馬被蠻族攻滅,而東羅馬帝國即後來拜占庭帝國由於和西歐宗教信仰上產生了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分裂。因此天主教歐洲對於拜占庭帝國的認同感不高。

西羅馬帝國之後,蠻族在西歐建立很多王國,其中最著名就是日耳曼人建立的法蘭克王國,而最偉大的又是法蘭克王國中查理曼大帝的查理曼帝國,他的版圖在西歐歷史上幾乎最大,並且擊敗了鼎盛時期的阿拉伯帝國軍隊,阻止了阿拉伯人從伊比利亞半島繼續向西歐內陸的深入,也阻止了歐洲的進一步綠化。

查理曼死後,法蘭克王國分為三部分,分別是西、中、東法蘭克王國,後來在東法蘭克王國發展為德意志王國,其國王被加封為羅馬皇帝,後來腓特烈一世將國名更名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可是這個帝國不同於東方的帝國有一個家族傳承,而是由國內七個帝侯選舉產生,不過後來則被歐洲著名奧地利的哈里斯堡家族所擔任,神聖羅馬帝國也被後世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不過由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特殊政治體制,決定了國內公國、侯國的自治權和獨立性,神聖羅馬帝國實際上是一個鬆散的聯邦,而長期擔任皇帝的哈布斯堡王朝實際統治是奧地利及周邊的匈牙利等國家,而且向巴爾幹半島擴張,與土耳其爭雄。

神聖羅馬帝國

說了這麼多,好像廢話挺多。

接下來說說德意志第二帝國。

我說神聖羅馬帝國是個鬆散的聯邦,有的歷史書更是說這時候的德意志更像是一個地理名詞。但是時間到了1806年,拿破崙崛起之後,打敗了哈布斯堡王朝,結果時任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弗朗茨二世被拿破崙勒令取消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從實際到名義上都已經滅亡。

而早在十字軍東征之時,歐洲的三大騎士團之一的條頓騎士團來到了波蘭北部和波羅的海地區,並逐漸形成普魯士王國,而此時普魯士還不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後來普魯士和勃蘭登堡藩侯進行合併為普魯士王國,才成為德意志個公侯國的一員。而普魯士王國有點像希臘時代的斯巴達,在神聖羅馬帝國內是一個小霸王,在歐洲各封建王國中實力也不容小覷。

普魯士統一後德國(德意志第二帝國)

時間來到了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西班牙先行一步,建立海外殖民帝國,荷蘭、英國、法國緊隨其後,而此時的普魯士還在忙於和奧地利爭奪在德意志的主導權。19世紀中葉以後,英國憑藉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快車,建立完成了日不落帝國,成為世界的NO1,並且建立當時時間上最強大的海軍,而此時的普魯士正在忙於德意志的統一,而他統一的最大的障礙是法國和奧地利。於是鐵血宰相俾斯麥輔佐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先擊敗丹麥,獲取北方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接著打敗了奧地利,徹底將奧地利排除在德意志的統一之外,然後擊敗法國,解決掉這個長期阻撓德國實現統一的最大障礙,然後再巴黎的凡爾賽宮登基稱帝,建立德意志帝國,史稱德意志帝國。統一後的德國趕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依靠著新興帝國的幹勁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東風,德國逐漸成為歐洲第一經濟強國。生產能力也躍居歐洲第一,而此時的各大列強,英國在由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二次革命的轉型中略顯緩慢,但是依靠著廣大殖民地的原料以及市場的滋養,過得好不錯,法國則成了著名的高利貸國家,它通過向俄羅斯等國貸款獲利生活也不錯,俄羅斯依靠著廣袤的土地和法國的貸款儘管國家工業化水平不高,但是羅曼諾夫王朝的沙皇也沒有什麼進取心,至於美國在美洲悶聲發大財,日本則是英國的盟國小弟。德國卻是由於生產的大發展,狹小的國土和殖民地的缺乏導致原料和傾銷市場都難以滿足生產力的要求,因此德國要求改變世界被瓜分殆盡的現狀,要重新洗牌,改變國際秩序,於是德國整頓軍備,加強實力,與英法等歐洲傳統列強們矛盾越來越大,而奧匈帝國由於與德意志民族的傳統關係和德國經濟的重大影響,成為了德國盟友,此外還有最後反戈一擊的意大利和西亞病夫土耳其都成為了德國的同盟國。而此時德國軍力已經大發展,他的陸軍裝備水平高於英法俄、海軍建設也飛速發展到世界第二的水平。協約國和同盟國劍拔弩張,戰事爆發已經不可避免,由於日漸膨脹軍事經濟實力和改變世界格局的野心以及對殖民地的迫切需求,也促使德國對於發動戰爭充滿期待與渴望,因此薩拉熱窩事件以後,德國很快宣佈參戰,並迅速攻入法國本土,一戰全面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形勢圖

一戰中德國主力是西線,他們期待著“施裡芬計劃”迅速閃擊法國,解決西線,然後揮師解決東線,來以此解決掉德國自古以來的東西兩線作戰的問題。然而儘管戰爭初期,德國節節勝利,攻擊到法國腹地,可是英法聯軍很快將德軍拖在了法國北部,閃電戰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戰爭,最後終於美國加入協約國,而最終拖垮了德國,德國失敗。

一戰結束後,協約國與同盟國在法國巴黎簽訂了《凡爾賽協定》將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全部瓜分,並限制德國軍力,同時由於法國受損嚴重,對德國提出了鉅額賠款,德國還被迫交出了薩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東部將三次瓜分波蘭的領土都割讓出來,同時萊茵河東岸被劃為非軍事區。由於《凡爾賽協定》對德國壓迫剝削太重,引起德國人的極大不滿,民族情緒上極度仇視協約國,當時很多學者,就提出《凡爾賽協定》讓各國坐在了火藥桶上,幾十年內歐洲必然會發生更大規模的戰爭,而一戰後德國,政治經濟崩潰,迅速發生了工人革命,

皇帝威廉二世出逃,不過很快資產階級成立了魏瑪共和國。鎮壓了工人革命。後來魏瑪共和國逐漸恢復元氣,還加入了國聯。

然而20世紀20.30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大蕭條,嚴重影響到了德國,由於在經濟危機之下,德國還需要償還法國的鉅額債務,而法國還依仗著德國軍備被削弱,而自己是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優勢,多次佔領德國的魯爾區,逼迫德國償還債務,同時在德國周邊聯絡一群小國如波蘭、捷克等,包圍德國。德國在經濟危機中經濟崩潰,通貨膨脹引起的德國馬克的貶值速度,完全不亞於今天的津巴布韋。

經濟危機下的德國馬克貶值嚴重

面對經濟危機,美國是羅斯福新政,日本是侵掠中國轉移矛盾,法國是逼迫德國償還債務,英國依靠著廣大殖民地,而德國則在痛苦中掙扎,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德國納粹開始走上政治舞臺,他們首先解決了德國的經濟危機問題,迅速解決德國嚴重失業的問題,並且將德國人團結起來,使德國人過上富裕生活,納粹上臺初期至納粹對外擴張期間,納粹解決德國人的吃飯問題,並且讓更多的德國人擁有小汽車和休假,並且具備柏林奧運會,將德國全面復興,此外納粹迅速將德國軍備重新武裝,利用較高的兵員素質和科技水平,突破《凡爾賽協定》的桎梏,開始建立起強大的陸軍和空軍,並大力發展海軍。此外納粹德國用它高超的外交藝術,迷惑歐洲各國,將軍隊成功的開進萊茵河東岸的非軍事區,並先後將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納粹宣稱他們的目的是消滅布爾什維克,而英法則則非常希望納粹德國在吞併捷克、波蘭以後繼續向東蘇聯,將禍水引向蘇聯。於是在德軍開進萊茵河非軍事區後,他們沒有反應,在德國閃擊波蘭後,他們雖然是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但是在德軍主力東進波蘭之際,英法西線居然面對虛弱的德軍發現不發一槍,誰知德國已經與蘇聯在波蘭問題上達成一致,雙方一起滅亡了波蘭,隨後德國進攻北歐、西歐,來了一個漂亮的逆時針旋風。英法玩火自焚,最後法國還被德國幹掉,可以說納粹完成了當年的施裡芬計劃。然而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即使幹掉法國,德國最後仍未避免自身頑疾東西兩線作戰,最後仍然遭到失敗。

德軍閃擊波蘭的形勢圖

當然第一次世界大戰首先開火的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還有亞洲瘋狂的日本。


大東北的小豆包


新天鵝堡

看了一下各位達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大家回答的角度各不相同,觀點也有所不同,對這個問題回答的也比較完善了,這裡我嘗試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個人以為,“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這個提法本身需要具體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次世界大戰,用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來說,就是帝國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的結果。應該說,列寧早在百年前就已經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分析的非常清楚了。簡單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就是主要強國之間發展速度不同,導致實力對比發生變化的結果,而這又是由第二次工業革命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技術變遷和歐洲內外重大的地緣政治變動決定的。奧根斯基就認為戰爭源於大國間的增長速度不同,特別是當主導國與挑戰國增長速度的不同使挑戰國能超過主導國時,居於主導地位的國家可能對挑戰國進行預防性打擊,同時挑戰國如果意識到主導國的這種意圖,也可能發動戰爭,出其不意的首先進行打擊,並從中佔得先機。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這樣一種典型的霸權戰爭。換言之,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德國國力劇增是關鍵性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與英國的矛盾可以說是完全不可調和的,是奧根斯基所分析的挑戰國與主導國的矛盾。而在英國之外,受到德國崛起影響最大的其實是俄國。正是認識到德國的威脅,所以英國才開始調整對外政策,緩和與俄國關係,英俄協約簽訂標誌著三國協約的形成。這樣,歐洲形成了同盟國與協約國兩大集團對峙的局面。

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

而這種同盟-協約體系可以說是最不穩定的體系,歐洲猶如坐在一隻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上。從這個角度來說,正是德國的崛起和德國咄咄逼人的對外政策,導致了兩大對立集團的形成,說德國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也未嘗不可。

薩拉熱窩事件

但是,認為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這個觀點,值得磋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薩拉熱窩事件,而這一事件是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比刺殺了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而薩拉熱窩事件後的事態發展表明,這是列強外交的一次集體墮落:不管是奧匈無論如何要消滅塞爾維亞而德國無條件支持奧匈,還是俄國要保護塞爾維亞而法國無條件支持俄國,都顯示了一種史無前例的本末倒置。應該說,德國的確是期盼這場戰爭已久了,但其他列強就對這場戰爭就沒有任何期盼麼?至少從戰爭爆發後各國的反應看,不是這樣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不能說是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這相當於把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罪狀全部扣到德國人身上。必須說,德國人的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負有責任,但並非全部責任,其他列強,包括英國(英國在薩拉熱窩事件這一重大關頭的外交素質也幾乎同樣糟糕:它遲遲未能明確表示將投入法俄一邊作戰,否則本來有可能使德國在危機的較早階段採取遠為審慎的態度,從而避免大戰爆發)也應該為戰爭的爆發負責。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凡爾賽條約》將所有罪狀都丟給德國人,恰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遠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部分的開端一般被認為是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從這個角度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確是德國所挑起的,所以說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是恰當的。那麼為什麼德國要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應該說,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的必然,戰爭的根源早在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巴黎和會上就已經種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是一場以政治衝突開始、以宗教衝突告終的“絕對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愈演愈烈的仇恨排除了寬容處置戰敗者的可能性。凡爾賽條約就是出自這一暴虐情緒,其壓倒一切的目的在於嚴厲懲罰和儘量削弱德國,並且使之承受足以阻止其復興的沉重負擔。而體現這一目的的賠償條款無視德國的賠償能力,使得德國民眾遭受嚴重困苦,這必然激發他們的仇恨。而且為了提供懲罰和榨取的理由並且利於長期壓制,凡爾賽條約還將戰爭責任全部歸諸德國一邊。這個使大多數德國人將凡爾賽體系視為頭號國際不正義,因而在他們看來更改這一強權秩序就成了正義追求。

巴黎和會

在保證了德國人的復仇心,鑄成未來納粹興起的一大條件後,凡爾賽體系的東半邊的地緣政治格局又大為便利了德國未來的擴張。在處理主要由奧匈帝國的崩潰遺留下來的東歐問題時,戰勝國依據的不是著眼於國際制衡的傳統均勢原則,而是不考慮或乾脆損壞國際制衡的民族自決原則。當然,民族自決反映了東歐諸多民族的自主願望,但將這個高度簡單化的原則一蹴而就地貫徹於異常錯綜複雜的東歐,必然顧此失彼,矛盾百出,必然大為有利於凡爾賽體系的未來挑戰者德國。再加上十月革命後,蘇聯孤立於大國體系之外,而且和德國一樣敵視凡爾賽體系;同時美國退回對歐孤立主義狀態。這一切都使戰敗了的德國的潛在戰略優勢實際上超過戰前任何時候。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國家疆界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主導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是納粹。如果說,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的必然的話,那麼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出現並主導了德國的對外侵略應該說,就是一種偶然。個人以為,即使希特勒不出現,納粹黨也不存在,但還會有幹特勒和繳粹黨這樣的類似於希特勒和納粹黨作用的人和政黨組織出現,在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北非戰場

阿道夫·希特勒


hording


一個是德國有能力,第二是德國戰略的失敗。當然,兩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不同,應該說二戰,至少是歐洲戰場,幾乎是一戰的延續。

德國身處高度近代化的歐洲體系,因此自身國家能力和組織效率也是較高的。不同的是,德國身處中歐,是連結制造業中心的西歐和東歐、南歐腹地的中心。如果德國把精力放在整合歐洲特別是東歐的資源的話,德國完全可能形成一個非常龐大的陸權帝國,與英國這個海權帝國分庭抗禮,甚至更為出色。

在德國統一後,的國家能力已經遠超普魯士時期,在這種情況下,俾斯麥的大陸政策核心目標就是指向整合歐洲大陸資源,而不僅僅是避免法國再度威脅德國。這個政策非常穩健,但是確實太過複雜,只有俾斯麥這樣的能人才能玩得轉。當自卑而又自負的威廉二世上臺後,俾斯麥的政策再也無法繼續下去,威廉二世放棄了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堅持的大陸政策,在德國還沒有整合東歐資源的情況下轉向了更為誘人但事實上風險更大的世界政策。這直接導致了德國快速與英國發生衝突,進而誘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德國並沒有輸得很徹底,直到1918年初德軍仍然能發動大規模進攻,但是到了年底德國終於堅持不住,此時的協約國其實也已經難以為繼,只是比德國稍微好一點。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德國人常常並不認為自己戰敗,加上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過度削弱,這引發了德國較為普遍的復仇情緒。雖然凡爾賽條約的苛刻規定最後基本上沒有真正完整執行下去,包括《洛迦羅公約》在內的一系列新的國際制度安排事實上廢除了對德國的大部分經濟壓制,不過德國的受害者情緒依然濃厚,這給了納粹上臺的機會。利用這種復仇情緒以及在歐洲長期存在的反猶主義,納粹逐步突破魏瑪共和國高度民主的政治體制,讓德國邁向了極權主義深淵。所以說,二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戰的續戰。

當然,納粹德國的戰略也並不高明,從1939到1941年來看只能說是希特勒的一次次戰略冒險,只是這些冒險都由於新型戰術和對手缺乏戰爭準備而成功。在美國全面參戰,德國深陷蘇聯時,德國失敗的命運基本註定。

今天的德國仍然舉足輕重,基於對二戰的反思和法德和解,德國成功融入了歐洲一體化進程,俾斯麥在19世紀下半葉的戰略設想才基本實現,德國成為兩次大戰的策源地事實上延宕了德國在世界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歷史機遇。要說的話,這一切可能要從威廉二世開始算起。


怪蜀黍老囧曾


說到兩次世界大戰的發源地,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德國。關於德國為什麼能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或者說為什麼要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在歷史上,德國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其中普魯士是德國主要的核心邦聯體。到了19世紀六七十年代,普魯士發動了三次王朝統一戰爭:1864年VS丹麥,1866年VS奧地利,1870年VS法國,最後這次史稱普法戰爭。1871年2月德皇到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稱帝,這一做法徹底激怒了法國,後來法國巴黎還爆發過革命,史稱“巴黎公社”。

普法戰爭中,法國拿破崙三世戰敗,德國取得勝利,雖然德國是勝利者,但是並不高興。法國自從拿破崙橫掃歐洲以後,號稱歐洲陸軍之王,軍隊戰鬥力不弱,一旦法國恢復過來,勢必對德國進行報復。所以德國1872年就開始和鄰居奧匈帝國結成軍事同盟,後來又和意大利結盟,形成三國同盟。在工業革命上,1864年德國西門子發明了第一臺大功率發電機,標誌著第二次工業革命正式誕生,德國無疑成為了工業革命的中心,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尤其是軍事武器技術的革新更快。其三,歷史上來看普魯士軍國主義思想濃厚,典型的對外侵略擴張國家。其四,到了19世紀末,世界殖民地已經被瓜分完畢,需要殖民地的話,必須要從老牌的英法手上去搶。隨後英法俄等國家隨之建立三國協約集團,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形成了。到了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的王儲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被刺殺,直接成為了一戰爆發的導火索,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開戰,一戰正式爆發,無疑,德國成為了一戰中同盟國最有實力的國家。

綜合來看,德國能發動戰爭併成為一戰中最有實力的國家,有幾個因素:國家統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中心,生產能力強大;德國人的絕對服從精神;軍國主義的思想;結成軍事同盟;開拓殖民地利益的需要等。

一戰結束以後,1919年1月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會,史稱巴黎和會。6月在凡爾賽宮鏡廳簽訂了旨在徹底肢解德國的《凡爾賽和約》,條約規定德國割地,賠款,不得擁有空軍和海軍等,可以這麼說,當時德國什麼先進,都被這個條約限制在不準發展的行列裡面,這個條約徹底激怒了德國人民。到了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對於德國人民來說,大量的賠款本來就讓國家經濟非常虛弱,經濟危機到來,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希特勒和納粹黨乘機奪取國家領導權,建立納粹統治,再次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希特勒1933年上臺以後,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在他上臺的第一年時間裡,德國就解決了五百萬下崗工人的再就業問題。1936年,納粹政府鼓勵德國公民,每家購買一輛德產家用汽車,德國經濟GDP總值每年都是近乎150%的增長,想想我們現在,每年6-7%的增長,都已經是對世界經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1935年希特勒撕毀喪權辱國的《凡爾賽和約》,不再對戰勝國賠款,重新擴建陸軍,放手重建空軍和海軍,1936年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也就是這一年干涉西班牙內戰;1938年9月吞併蘇臺德地區,後來直接吞併整個奧地利,1939年9月1日,德國向波蘭開戰,二戰正式爆發。

總結德國發動二戰的原因,不外乎這幾個:第二次工業革命德國生產能力依然強大;《凡爾賽和約》激起德國人民的一致反抗;希特勒納粹集團的利用和誘導;經濟危機的打擊促使德國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等。

二戰結束以後,盟國對德國進行分區佔領,後來分裂為東德和西德;同時對德國進行了納粹制度清算,在紐倫堡審判戰犯等,徹底消除德國納粹勢力。1950年開始,法德領導人主張二國和解,法國外長舒曼提出了“舒曼計劃”,兩國放棄世仇,共同發展經濟。德法兩國的世仇最終結束,開始了歐共體的建設。所以,就目前來看,德國不再可能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源地,已經失去了戰爭發動的條件和基礎。

對我們國家來說,兩次世界大戰都參戰了,而且兩次都是戰勝國。從西方這些大國的歷程來看,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英國抓住第一次工業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日不落帝國;德國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有能力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成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對外實行霸權主義。從2014年開始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中國終於成為了這次工業革命的中心,我們一致提倡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人類,這是自從新航路開闢以後,五百年間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走過的道路。

二十世紀的上半葉,短短的三十年中,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教訓是深刻的,戰火波及的國家數量史無前例,戰爭的規模和慘烈程度也史無前例。希望人類永遠不再有第三次世界大戰,和平永駐。


易理探微


今天歐洲的版圖和大陸格局的形成可以追溯至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歐洲各主要國家組成的第六次反法同盟在把拿破崙流放至厄爾巴島後,各大國俄,英,法,普,奧召開了重新瓜分歐洲利益版圖和殖民地以及恢復舊秩序的一次沒有會議形式的會議。會議期間,拿破崙從厄爾巴島返回巴黎,與會各國急忙做出各自的妥協,作出總決議方案。英國獲利最大,法國雖然戰敗,但憑藉著傑出的法國外交大臣塔列朗公爵的周旋,法國的利益基本沒有損失,保證了法國在歐洲的大國地位。普魯士儘管得到了波蘭的但澤和波茲南,但整個德意志仍舊處於分裂的狀態。這對普魯士統治集團而言是難以忍受的,也是一定要解決的大問題。因為一個分裂的德意志是無法同英,發,俄,奧展開競爭的。同時,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普魯士地處中歐,是一個相對強國,但不是大國,周邊有虎視眈眈的奧地利和沙皇俄國,西面還有強大的法國和背後支持法國對抗德意志民族的英國。普魯士沒有安全感,要想獲得國家的安全和實力的強盛,只有強軍,統一這兩條路可走,以強軍促統一,以統一保強軍。於是到了威廉一世時期,普魯士在俾斯麥的領導下,經過1866年的普奧戰爭和1871年的普法戰爭終於獲得了德國的統一,也就是說,整個德意志第二帝國都認可是武力,強權,智慧,計謀使得民族完成統一大業,建立了德意志的統一大帝國。因此,無論是德國統治者,還是普通百姓都清楚崇尚武力,強軍備戰,提高國家的實力才能使德意志永遠保持強大。這也就為今後德國用武力方式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埋下了伏筆。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歐洲各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水平,各種科技發明不斷,生產力不斷提高,機器化大工業,大規模生產格局已經形成,並出現了大量的中小企業由於生產規模的擴大而被更大的企業重組和兼併的現象,資本主義開始由自由發展的狀態階段進入到了壟斷兼併狀態的發展階段。也就是帝國主義發展階段在西方正式形成。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後的歐洲各大國由於國情各不相同,發展的階段和模式也有差別,就形成了不同的國家觀和價值觀(基本價值觀相同),其中德國具有自己的特點。

德國在統一後,無論從德皇到內閣,還是從地方到百姓,都非常重視人的素質的培養,尤其是重視教育,德皇讓出太子宮辦洪堡大學,一共培養了大約29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其他傑出的各個行業的優秀人才輩出,尤其是當中的工業,製造人才直接影響了德國的製造業,使得德國在機械工業,化學工業,光學制造業,鋼鐵工業,軍備工業都有著世界一流的研發,製造水平。當時的德國不僅有世界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製造業,更有著一流的軍備製造能力,當時的德國的GDP居世界第一。

這樣的成就讓整個德國充斥著興奮,越發地認為德國得到的利益和自己實際能力之間不相匹配,德國應該得到更多的利益。有著前人通過戰爭成功完成的國家統一的經驗,這使得後來者自然而然地認為應該繼承這一傳統優勢,同樣也可以依靠武力得到與德國國家地位相匹配的利益。另外,當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大資本家形成的利益集團逐漸形成對政府的控制,又由於擴大再生產的要求,需要大量的資源,資本,產品需要向外輸出佔領國際市場,以獲取儘可能多的利潤,這也需要對外擴張,而戰爭是最有效的手段。

英,法,俄,奧匈帝國的國情與德國不同。德國是容克大地主為主要統治力量的國家,國家意志高度統一,對外擴張,瓜分世界的願望更加強烈,侵略性也更強。至於一戰後德國再次發動世界大戰,重新成為戰爭策源地,是因為帝國主義階段不斷地危機使得德國走上了帝國主義極端化的階段,也就是法西斯帝國主義階段,這其中的原因大家都是知道的,不再贅述。

總之,德國發動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近100年左右的歐洲地緣政治版圖發展而來的,不是一種突然的現象,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的。德國自身的國家情況,歷史文化傳統,國家行為,生產力水平等等都是重要的決定因素。


emwm2009


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是德國?我們得先了解為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也是德國。

二戰很大程度上其實只是一戰的延續而已,而冷戰則基本上只是二戰後的秩序演變。

而要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成因,我們得先知道普法戰爭

只有從普法戰爭開始,我們才能理解一戰前歐洲兩大對峙的軍事集團“同盟國”“協約國”的成立。

當軍事集團對峙之後,擦槍走火逐步矛盾積累而升級至全面戰爭就難以避免了,特別是在核武器出現之前的時代。

其實,二戰後北約組織與華沙條約組織能夠避免世界大戰,並不是說軍事對峙性質與一戰或二戰前有何本質不同,其實僅僅是因為核武器的恐怖性質強制迫使軍事對峙雙方不能走向全面戰爭而已。


普法戰爭使得德國走向統一,並迅速崛起為歐洲霸權

普法戰爭,是普魯士領導的德意志諸邦對法國的戰爭。在這場戰爭後,德國完成了統一大業。

在德國統一前,德意志雖然大體是同一個民族,但卻是分裂為各個邦國的,其中普魯士和奧地利為最強。

1866年的普奧戰爭的勝利,使得普魯士王國在德意志領導權的爭霸中佔優,驅逐了奧地利的影響力,普魯士由此成立了北德意志邦聯,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再進一步統一南德諸邦。

當時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是普魯士接下來統一南德諸邦的主要障礙。

1870年,普魯士鐵血宰相俾斯麥巧妙地利用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故意激怒了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三世,令法國主動挑起了普法戰爭。這場戰爭,對普魯士來說其實是蓄謀已久,準備充分;對法國來說卻只是草率之舉而已。戰爭的結果是法國戰敗,法蘭西第二帝國覆亡,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同時,法國割讓了盛產鐵礦石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這場戰爭之後,普魯士王國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國。

德國在實現統一後,工業化加速,迅速崛起為歐洲霸權。

同盟國與協約國的成立

普奧與普法戰爭後,被普魯士排除在領導德意志統一進程的奧地利,轉而與匈牙利聯合而成立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的擴張,與俄羅斯產生了激烈的矛盾。

普魯士利用俄奧矛盾,拉攏奧匈帝國簽署了同盟條約;而意大利與法國在爭奪北方殖民地突尼斯失敗後,為了對付法國,也加入了該同盟。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三國同盟”顯然是既針對俄國又針對法國的,這促使1892年俄法也結成了同盟。

德意志在歐洲明顯的霸權,也顯然嚴重挑戰了大英帝國的地位。於是分別於1904年與1907年,英法協約與英俄協約簽署。由此“三國協約”與“三國同盟”針鋒相對成立了。這過程中,各國紛紛被迫站隊。

薩拉熱窩事件其實只是一個導火索

當兩大軍事集團形成互不相讓的對峙之後,大規模戰爭已經不可避免。無非就是等待一個導火索而已。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槍殺。這一事件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一個月後,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藉口,向塞爾維亞宣戰。

於是接下來,無非就是逐步擴散,從歐洲各國乃至到世界其他地區國家依照各自陣營分別宣戰。

戰爭的結果是同盟國戰敗。

二戰肇因其實是德意對一戰戰敗的仇恨的延續

整個二戰,日本有自己征服東亞的野心,但也是趁世界大亂而謀奪。主要肇因還在於歐洲。

一戰戰敗後,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都損失慘重,誰都不比誰好多少。事實上,德國雖然需要身背賠款,但其恢復能力更快。希特勒與墨索里尼的崛起,其實只是德意民族內部復仇情緒的反應。

因此,整個二戰,首先其實是德意針對英法的復仇,然後再度把整個世界捲入了進來。

這其中的死結其實還是軍事集團的對峙。

結論

這個死結其實在二戰後並沒有被人類所打開。

美蘇兩大陣營在全球的冷戰爭霸,跟一戰前與二戰前歐洲內部的情況大同小異,差別只在於雙方有沒有核武器而已。

冷戰的結束,蘇聯的解體,其中一個陣營的消亡,導致全球軍事對峙局面的結束,對全球來講客觀上是和平的好消息。


建章看世界


19世紀未,整個世界已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完畢。但由於德,美的迅速興起,超越了英,法老牌帝國主義。使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逐漸增大。帝國主義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兩大對立軍事侵略集團,即德,意,奧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協約。

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奧國皇儲斐迪南在薩拉熱窩被刺。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開戰,隨即俄,德,法下令動員,開戰。戰爭經過了4年德國失敗,然後戰勝國揹著德國先達成協議。要求德國簽字,德國無奈簽下了“凡爾賽和約”。凡爾賽和約使德國失去了國土的八分之一,人口的十分之一和全部的殖民地。還要支付大量的賠款。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雖然英法政府對這個獨裁者頻頻讓步。但都沒使這個獨裁者感到滿足,他在來因蘭,西班牙,奧地利等問題上經過試探後。提出了想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歸還蘇臺德區。在英國首相張伯倫答應希特勒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的割讓領土要求後,法國也採取了袖手旁觀政策。1939年3月,德國在發動入侵波蘭前6個月,德軍開進了布拉格。這都是由於英國的張伯倫內閣的綏靖政策造成的。

希特勒有個想法就是:在東歐人口稀少的地區取得更多的生存空間。這一打算完全超過了德國收復第一次世界大戰失去領土的初願。但要解決這一問題,除了用戰爭手段,沒其它辦法。因為英法兩國已改變想法,對波蘭提出保證,決心對德國的侵略進行阻止。但此時的希特勒已做了大量準備,他先與蘇俄簽定了和約,並有了秘密瓜分波蘭的協定。由於這一協定,戰爭必然爆發。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德國說到底是要搶奪生存空間。德國認為自己只佔有了空氣,因此他們要求“在太陽下的位置”,而這一想法,對擁有世界上四分之一土地的殖民大國英國構成了挑戰,於是戰爭就發生了。


天太2


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的發源地都是德國,因為德國五行缺德,所以才取名叫德國,因為缺德,所以才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




德國版圖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根本不同的,一戰的性質是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爭霸戰爭,即咱老百姓所說的狗咬狗,所以一戰無所謂正義與否。二戰的性質則是法西斯侵略和反侵略的鬥爭,對被侵略地區而言,這是一場維護民族獨立所進行的正義的戰爭。

威廉二世檢閱部隊

為什麼兩次戰爭策源地都有德國?因為德國太幸運了,兩次世界大戰前都碰上了瘋子。

1871年德意志結束分裂局面,最終完成統一,之後,帝威廉二世繼承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出生時是臀位生產(這個我不懂啥是臀位生產),左手先天有殘疾。加上威廉二世自小受到的殘酷教育,這位擁有曲折經歷的皇帝產生了極度扭曲的心理,自卑敏感而好強。


鐵血宰相俾斯麥

當鐵血宰相俾斯麥造成德意志統一後,關於內政外交皇帝與宰相產生嚴重分歧,俾斯麥被迫辭職。對此,威廉二世說:“我認識到我身負嚴峻的任務,來拯救王位擺脫首相的巨大陰影……我把他打翻在地。”

此後,德意志在這位偏執皇帝的激進路線帶領下,積極發展軍備,向外擴張,並和奧匈帝國結成協約國陣營,而英法俄結成了同盟國陣營,兩大陣營在爭奪地盤上矛盾尖銳,薩拉熱窩事件終於成為一戰的導火索。


希特勒富有煽惑力的演講

二戰前夕,我們都知道,一位叫希特勒的瘋子憑藉自己極具煽惑力的演講天分,號召民眾為德國一戰被宰割的歷史報仇,強調日耳曼民族的優秀,贏得選民的信任上臺。希特勒悲劇的童年經歷也讓他成為偏執症患者,對待歐洲鄰國,他開始採取強硬手段,一戰策劃地正式形成。

瘋子們的聚會


麵條愛吃米飯糰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當然是德國,這沒有爭議,但就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言,講開戰的鍋都扣倒德國身上,可以說是典型的“協約國價值觀”了,德國只能說是一戰爆發的發動者之一了。塞爾維亞、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德國、法國,這幾個國家的責任誰都不能算是小(英國略小一點)。

一戰的根本原因是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陣營的互相對峙,雙方無時無刻不在積極備戰,時有擦槍走火之舉,“必有一戰”的因素非常大。而直接原因呢,就是著名的“薩拉熱窩”事件了,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族青年學生普林西普槍殺。就奧匈帝國之後的激烈反應,既有長期對塞爾維亞不滿之後的藉機宣戰,也有對王儲無端被槍殺的憤慨與挽回面子。

此時俄國的底線是,只要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俄國必戰;德國的底線是,如果戰爭停留在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單挑,德國並不會參戰,但如果俄國參戰,德國必然參戰;法國相對並不是那麼關心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關係,法國的底線則是,如果德國對俄宣戰,法國基於三國同盟的盟約,必然參戰。

在這樣一個環環相關的關係鏈下,一戰就既莫名其妙,也在預期之中的爆發了。

所以,你一定要把戰爭發動者的屎盆子僅僅扣在德國身上,顯然是非常不公正的。

而就二戰爆發的原因而言,除了希特勒戰爭狂人的本質以外,德國在一戰後揹負的鉅額經濟賠償顯然是主要原因之一,德國在戰後由此催生了強烈的對協約國“復仇情緒“,而希特勒的上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應和了德國這一病態的時代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