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零售業增長乏力時期,它迎來了春天

近年來,低迷的零售市場裡,作為零售小業態的便利店是難得的一抹亮色。開店頻率高、銷售增長快,同時還受到資本熱捧,這些都促使這個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發。多位業內人士對新金融觀察後做出過預判:“便利店的春天將在2018年全面到來。”

在傳統零售業增長乏力時期,它迎來了春天

為什麼說2018年便利店的春天到來了呢?據《2017 年中國便利店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規模預測》指出:消費升級、人口結構變遷催生“便利”需求,便利店增速領先行業。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淡化了價格敏感度,提升了品質和便利需求。90 後消費群體崛起、全面二胎放開後年輕群體生活節奏加快、人口老齡化等趨勢催生了“宅、懶、饞、急、忙、老”等需求,便利店貼近消費者,順應消費新趨勢,前景廣闊。

在傳統零售業增長乏力時期,它迎來了春天

不僅如此,從世界範圍內來看,便利店也是時代趨勢。經濟學家曾表示,便利店與人均 GDP 與零售業態的生命週期密切相關。當人均 GDP 達 3000美元時,為便利店導入期;當人均 GDP 達 5000 美元時,進入便利店快速成長期;當人均 GDP 達 1 萬美元時,進入行業激烈競爭期。從亞洲經驗看,自 1973 年日本人均 GDP 達 3000 美元, 便利店紛紛佈局日本市場;同樣在 1983年臺灣人均 GDP 超 3000 美元后,便利店進入臺灣。2008 年我國人均 GDP 已達 3000 美元,消費傾向開始向個性化和便利化方向發展,我國便利店便開始快速發展。

在傳統零售業增長乏力時期,它迎來了春天

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國內已經形成內外資便利店百花齊放的格局。根據《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2016年,我國便利店門店數量上升至9.8萬家,整體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334億元人民幣,增速為13%。但橫向比較看,2014 年我國便利店銷售額在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佔比僅為 1.2‰,遠低於日本便利店佔社銷總額 7%的比重以及美國 5%的比重。此外,根據業界經驗:每 3000 人支撐一家便利店。日本 1.2 億人共有 5 萬家便利店,美國 3.2 億人共有 15 萬家便利店,市場均已飽和,而我國擁有 13.6 億人,以 6000 人需要一家便利店進行保守估算,我國需要20 萬家便利店,而目前知名便利店只有 2.6 萬個,市場缺口巨大。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商機,蘇貓無人超市就是時代商機。蘇貓無人超市精選各種優質產品,價格實惠,購買既方便也快捷,收穫廣大消費者的好評和認可,也給創業者帶來了不錯的商機,是創業開店的理想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