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新法:喝酒兌雪碧能防止喝醉嗎?專家都這麼說,學到了!

有的人害怕喝醉,就發明了“喝酒兌雪碧”的方法。他們認為,兌了飲料的酒濃度較低,喝起來感覺像在喝飲料,同樣毫升數的液體,由於加入了飲料,所攝入的酒精會少

然而真相真的這樣“美好”嗎?這種說法真的靠譜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酒精在人體中的“旅程”

解酒新法:喝酒兌雪碧能防止喝醉嗎?專家都這麼說,學到了!

飲酒後,酒精可以慢慢地經胃壁或小腸吸收進入血液。

酒精進入血液後,即隨著血液循環迅速分佈於全身各組織,乙醇有脂溶性,較易透過血腦屏障(腦毛細血管壁與神經膠質細胞形成的血漿與腦細胞之間的屏障和由脈絡叢形成的血漿和腦脊液之間的屏障,這些屏障能夠阻止某些物質(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進入腦組織)。

酒精的代謝主要在肝臟內進行。經由胃和小腸吸收入血的乙醇,通過門靜脈輸入肝臟,90%的酒精通過乙醇脫氫酶轉化為乙醛,再通過乙醛脫氫酶轉化為乙酸,之後轉變成熱量或儲存為脂肪。

還剩大概10%的酒精會以原形通過尿液、汗液和呼吸排出體外。


說了這麼多,酒兌雪碧到底防醉不?

答案是,不!

雪碧屬於碳酸飲料,碳酸飲料中富含二氧化碳氣體,能使胃部迅速膨脹,增加胃吸收酒精的面積;且二氧化碳還能促進酒精進入小腸的速度,增加酒精在小腸中的吸收,所以用碳酸飲料勾兌使人更容易醉酒

解酒新法:喝酒兌雪碧能防止喝醉嗎?專家都這麼說,學到了!


那麼,如果喝酒的時候兌其他飲料呢?

如果攝入的是非碳酸飲料,由於稀釋作用,降低了酒精濃度,也減慢了酒精的吸收速度。大量水分的攝入還會加速酒精的排洩,因此能避免醉酒。但要注意的是,這種酒精度低的混合飲料也容易讓我們不自覺地飲用過量,造成總量的累積,最終也會喝醉

如果想防止喝醉,最好的辦法是喝酒前先吃點東西墊墊底,胃內有食物時,酒精與胃粘膜的接觸會減慢,減少酒精的滲透吸收


有人又要問了,既然防醉不可靠,我吃“解酒藥”總行了吧?

事實上沒有真正意義的解酒藥。沒有藥物可以取代或者加快加強乙醇脫氫酶的產生。也就是說,藥是無法替代身體“消化”酒精的,也即是沒有真正的解酒藥。

解酒藥之所以會讓你感到舒服,是因為其中含有利尿、止痛、和興奮地成分,可以稍微緩解酒後頭痛、噁心、嘔吐、泛酸的感覺,或者是起鎮定作用,更多時候是一種心理安慰。如果過度依賴解酒藥,一方面容易放鬆警惕,喝酒過量;另一方面,若為追求解酒效果,服用劑量過多,也會加重肝臟負擔

解酒新法:喝酒兌雪碧能防止喝醉嗎?專家都這麼說,學到了!


解酒藥不管事,祖傳的濃茶解酒、喝醋解酒、蜂蜜解酒呢?

民間流行喝濃茶解酒的說法沒有什麼科學根據,茶葉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濃茶中的茶鹼可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反而會加劇頭疼,並不是解酒醒腦的好選擇

喝醋也是不能解酒的。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兩者只有在加催化劑(濃硫酸)和加熱的條件下才能快速反應,在常溫條件下達到反應平衡需要15年時間。因此幾乎可以認為醋和酒在體內是不反應的,也就不存在解酒功效

有人認為蜂蜜水能有效減輕酒後頭痛症狀,是因為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症狀,尤其是喝紅酒引起的頭痛。其實,果糖無助於解酒,只是蜂蜜水中的水可緩解酒後造成的脫水狀況,這會讓人感覺舒服點

因此,民間解酒妙方都是浮雲。補充水和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酒後身體難受狀況。而最好的解酒方法,就是少喝酒或不喝酒。

解酒新法:喝酒兌雪碧能防止喝醉嗎?專家都這麼說,學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