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殺人,我對指控我故意殺人有意見」!真相是……

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

使證據成為庭審的中心,

如何適應這一新的要求,

通過證據的可視化、立體化、公開化,

將證據全面展示在法庭,

讓指控更具證明力、說服力,

廣州市檢察機關一直在不斷探索。

“我没有杀人,我对指控我故意杀人有意见”!真相是……

2018年5月31日,田某某故意殺人的重大疑難案件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廣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歐名宇出庭支持公訴。庭審中公訴人通過多重有力的證據指控,使被告人在法庭上從全面翻供到最後認罪,體現了庭審實質化的良好指控效果。

“我沒有殺人,我對指控我故意殺人有意見!”

一開庭,被告人就態度堅決地對法庭大聲辯解。被告人案發前是一名廚師,因為工作矛盾,在一日凌晨採用了擊打頭部、捂嘴鼻、焚燒等多種手段殘忍殺害被害人。但是被告人的故意殺人行為,現場沒有目擊證人,被告人在偵查階段雖然多次承認了自己的犯罪行為,但在庭審時全面翻供。

沒有目擊證人及

被告人翻供的情況下

法庭有效發問及多重立體示證

讓證據來說話

“我没有杀人,我对指控我故意杀人有意见”!真相是……

這是一宗故意殺人的重大疑難案件,由於沒有目擊證人及被告人翻供,庭審指控難度極大。唯有踐行庭審實質化,通過有效的發問和多重立體的示證,根據不同的證據形式採用不同的出示方式,使所有證據都能發揮最大的指控效果,改變以往庭審簡單發問、口頭宣讀所有證據的指控模式。

面對被告人的全面翻供,作為公訴人的檢察長在法庭調查階段對被告人進行詳細發問。針對被告人對作案時間、作案方式、到達案發現場的情形、自己的衣物多處地方沾有被害人血跡等情形的不合理解釋,公訴人及時用證據進行質問;當被告人用漫無邊際的辯解來逃避回答關鍵問題時,公訴人堅持要求被告人向法庭直接回答,使得被告人的辯解無立腳之地。通過公訴人環環相扣的發問和被告人漏洞百出的辯解,法官和眾多旁聽人員對於被告人是否有殺人行為具有基本判斷。

“我没有杀人,我对指控我故意杀人有意见”!真相是……

在法庭質證階段,公訴人不僅限於宣讀言詞證據和出示眾多書證,更是將現場提取的多個物證,如玻璃瓶子、打火機、鞋子等向被告人、辯護人和法官一一展示,同時將這些物證提取的現場位置通過大屏幕展示,將平面示證和立體示證有效結合,使法庭瞭解物證、案發現場狀況和被告人殺人之間的證據邏輯關係。同時通過PPT的多媒體示證方式,公訴人將被告人之前的認罪供述及自願交代犯罪的訊問錄像向法庭出示,有力反駁被告人說自己認罪是偵查人員誘供,“偵查人員讓說什麼我就說什麼”的辯解。公訴人另外將案發前後現場附近的監控錄像在法庭出示,輔以詳細的證明內容陳述,讓法庭能清楚判斷被告人有作案時間和條件,並且只有被告人能具有這樣的時間和條件。在法庭上一直滔滔不絕為自己辯解的被告人,在看了這些視聽資料後沉默,無法提出辯解。

“我没有杀人,我对指控我故意杀人有意见”!真相是……
“我没有杀人,我对指控我故意杀人有意见”!真相是……

在過去的庭審中

鑑定機構和偵查機關

往往以書面的情況說明來代替出庭

但現在你可以見到真人了

鑑定人員和偵查人員出庭作證

來推進庭審實質化

“我没有杀人,我对指控我故意杀人有意见”!真相是……

鑑定人員和偵查人員出庭作證是體現庭審實質化的重點,2016年廣州市檢察機關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以來,有多個案件庭審向法院申請鑑定人員和偵查人員出庭,使該兩類人員出庭成為常態化,改變以往庭審中,鑑定機構和偵查機關往往以書面的“情況說明”來代替出庭的狀況。書面說明的簡略性無法讓需要調查的事實清楚展現,也無法有力說服被告人、辯護人和法官。

由於本案被告人使用了多種殺人手段,且沒有目擊證人,為回應被告人和鑑定人對被害人死因的質疑,公訴人除了出示多份鑑定意見,還向法庭申請相關鑑定人員出庭。負責本案法醫鑑定工作的法醫就公訴人提出的被害人死因、被告人實施的作案手段可能性、現場血跡形成的原因向法庭作出專業說明。在向法醫展示破碎的玻璃酒瓶後,公訴人問該物證能否作為擊打被害人頭部造成損傷的作案工具時,法醫向法庭說明“如果是一個完整的瓶子大力多次擊打是可以的,但僅是現場殘存的玻璃碎片則不可以”。法醫的專業回答清晰明瞭,專業性強,和本案出示的證據相互吻合。

“我没有杀人,我对指控我故意杀人有意见”!真相是……

法庭調查中,辯護人認為被告人在案發後明知他人報警而沒有逃離,具有自首情節。公訴人申請偵查人員出庭說明案件的偵破過程和被告人的到案情況。負責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並參與偵查工作的派出所民警張某出庭作證。其向法庭說明雖然被告人沒有逃離現場,但是其在現場並沒有承認犯罪事實,民警根據被告人案發現場的異常舉動和監控錄像反映的情況第一時間將被告人確定為犯罪嫌疑人,將其帶回派出所調查後,被告人也沒有承認自己的犯罪行為。通過偵查人員在法庭的詳細說明,法官瞭解到被告人不具有主動投案的意願和行為。

最後,在眾多環環相扣的證據面前,被告人在最後陳述階段不再堅持自己沒有殺人的辯解,而是同意辯護人對其故意殺人罪的辯護意見,向法庭多次陳述“我當天喝了很多酒,我不記得自己有沒有殺人了”,並表態“如果法庭根據證據判我有罪,我接受”。

“我没有杀人,我对指控我故意杀人有意见”!真相是……

在這場庭審中

對於無目擊證人、被告人翻供、

嫌疑人不認罪等困難和問題

公訴人通過多重方式

使證據能看、能聽、能接觸

極大地推進庭審實質化

“我没有杀人,我对指控我故意杀人有意见”!真相是……

廣州市檢察機關一直不懈推進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在2017年、2018年通過多個重大刑事案件觀摩庭在司法機關積極推進,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應,現又以檢察長出庭指控重大疑難案件為範例來深入推進。面對被告人的全面翻供,公訴人在法庭上通過多重方式出示了不同種類的證據,使證據能看、能聽、能接觸,改變以往指控僅以口頭宣讀證據的單一示證模式。公訴人並就定罪量刑的重要問題要求鑑定人員和偵查人員出庭作證,改變以往案件中以“情況說明”等材料來代替的情形,使證據質證、採信在法庭、案件事實查明在法庭,極大地推進庭審實質化。

“我没有杀人,我对指控我故意杀人有意见”!真相是……

庭審指控實質化、控辯對抗實質化、依法判決實質化,“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使每一個案件都能經受歷史考驗,是深入推進庭審實質化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最終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