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都是多少周才入盆?

223232553


入盆是指在妊娠晚期,胎兒在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從而其身體的位置得到鞏固。


一般孕37周後,開始入盆,但不絕對,因人而異,有早有晚,但能在生產前入盆即可,一旦入盆固位,一般醫生就可以確認胎先露的部位(順產先出生的地方),再結合孕媽媽和胎兒整體情況,初步判斷生產方式,以前有過在入盆後如果出現胎位不正,醫生會指導利用特殊體位/臥位等糾正,因為存在風險現在已經不提倡了,如果預產期明確胎位不正就擇期剖腹產,連試產都免了,安全第一。


入盆的反應?

胎兒入盆後會出現整體下沉,那麼會出現上下完全不同的變化,上是指原來被巨大胎兒頂住的胃部,肺部,心臟等臟器,大大緩解了壓迫症狀,好多準媽媽反饋胎兒入盆後,大感呼吸通暢,飲食舒服了不少,而與之相反的是膀胱、肛門、骶尾部,壓力增加,變得更加憋不住小便,如廁次數增加,肛門有壓迫感,如果有痔瘡可能會加重,也有孕婦出現骶尾部不適症狀~這些都會隨著生產緩解,逐漸恢復正常。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通常在懷孕在36周以後,胎兒的頭部會逐漸下降到媽媽的骨盆,稱之為入盆。入盆時間也不是完全固定的,有的寶寶34-35周就會入盆,有的則在臨產前宮縮開始時才會入盆。

入盆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是36周入盆的,都說快生了有假性宮縮什麼的,我之前是除了胎動,其他啥感覺都沒有。36周例行去產檢,那天走路時間有點長了,就覺得肚子有些下墜的趕腳,而且胸悶憋氣的感覺突然好多了,胃裡面空空的,好想馬上吃點東西填補一下“空白”。回家一照鏡子,肚子的形狀由圓變長了,像個水滴一樣,婆婆看到了就說你看你的肚子往下走了,可能要生了。我說不會吧,這還沒足月呢,我可不想這麼早就生。

因為寶寶一直體重不達標,我心裡很緊張,除了每天吃吃吃,就是盼望著能晚一點發動,好讓寶寶在肚子裡再長一長肉,力求順產。幸運的是寶寶很爭氣,39周才開始發動,雖然體重只有五斤多,但也算是達到了正常的新生兒體重。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體驗。有的孕媽孕晚期還會有尿頻、不規律宮縮、大便感、甚至小腹隱痛的感覺,這些都可能是胎兒入盆的表現。

一般入盆後多久會生?


我是36周入盆,39+1周生的。一般初產婦都是入盆後兩到三週開始發動,而二胎媽媽多半入盆後就會很快分娩。

哪些因素會影響胎兒入盆?

雖然入盆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但有些因素還是會多多少少有點影響。

1.骨盆大小。骨盆內徑小或骨盆口狹窄的準媽媽,胎兒頭部不易通過,可能會遲遲下不來,入盆時間就會晚一些。

2.以前是否生育過。初產婦骨盆肌肉比較緊,入盆過程會慢一些;經產婦由於肌肉比較鬆弛,入盆會相對容易得多。

3.胎頭大小。如果胎兒頭部較大,入盆也會變得有點難度,可能會在臨產前才會入盆。

4.運動量。孕婦平時久坐久躺,活動量少,胎兒可能會長期以躺著或坐著的姿勢在媽媽的肚子裡,不容易改變姿勢。所以孕期沒什麼異常的話,還是要適當活動一下,促使胎兒變換位置好入盆。


朵拉成長樹


您好,每個寶寶入盆的時間都不相同,但是在36周左右入盆的寶寶所佔的比例比較大。

所謂的入盆就是指寶寶的先露部分進入了媽媽的骨盆腔,位置開始固定了。這個先露部分如果是頭位就是指寶寶的頭,但如果是臀位,那就有可能是寶寶的屁股或者是腳。但是由於寶寶的屁股比較軟,腳又比較小,即使進入骨盆腔也無法固定,所以入盆通常是指胎兒的頭部進入媽媽的骨盆腔。

根據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初產婦在分娩前2-3周,寶寶的頭就已經入盆了。但是與初產婦不同,經產婦一般是在分娩的過程中,胎頭入盆與宮口擴張是同時進行的,也就是說經產婦一般是在生的時候才入盆。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寶寶什麼時候入盆,與寶寶出生的時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我也曾經遇到過28周就已經入盆的寶寶,但是一直堅持到38周才分娩的情況。

雖然入盆到出生的時間無法確定,但是寶寶胎頭入盆基本可以說明寶寶的頭部大小與媽媽的骨盆是相稱的,能夠順產的機會比較大。如果足月後甚至過了預產期,胎頭始終無法入盆的初產婦,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頭盆不稱或者臍帶過短的情況,避免試產過程中發生難產。


郭醫生小課堂


我是派球育兒經,一名孕晚期的準媽媽。

寶寶都是多少周才入盆?

這是分初產婦和經產婦。

初產婦一般36周左右入盆,經產婦會稍微晚一點,38周以後,有些甚至邊生邊入盆。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入盆?

入盆指的是在妊娠晚期,胎兒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從而使身體的位置得到鞏固。

可以這麼說,入盆是胎兒即將分娩的一個前奏。

我頭胎的時候是在36周左右入盆的,本來肚子從側面看圓圓的,突然有一次隔壁鄰居看到我以後說你這孩子肯定已經入盆了。我當時就問她怎麼看出來的,她就說我的肚子已經開始往下走了,從側面看已經是橢圓形的了。


等我第二天去檢查的時候,醫生是說已經入盆了。但是入盆並不是說馬上就會生產,只是一個即將生產的指示。而我入盆後到40周+2才發動順產出大寶來。

入盆過後,我自己雖然感覺不是很深刻,但是膀胱被壓迫的更厲害,所以尿頻的症狀是越來越嚴重了,有時候一晚上要起來四五次,根本就睡不好。

還有的人會覺得胃口好很多,因為胎兒往下走了胃消化能力變強了,更容易餓了。


(圖片來源網絡)

我這次二胎38周了,肚子側面看依舊還是圓圓的,並沒有感覺到變化。問過醫生,說經產婦的入盆時間一般比較晚,大部分都是邊發動邊入盆。

所以說寶寶一般在36周左右入盆,入盆之後各位孕媽媽要更加小心哦,一旦發動要抓緊去醫院待產哦。


派球育兒經


入盆是寶媽們比較關係的事,特別是孕晚期的時候,每次產檢幾乎會詢問大夫,寶寶入盆了沒有,深怕寶寶不入盆,不能自己生了,其實不是怎麼一回事。

接下來我主要來講解寶寶一般什麼時候入盆。

初產婦跟經產婦入盆時間是有區別的

  1. 初產婦,一般在預產期前1-2周入盆,也就是說在38-39周入盆,也有少部分需要臨產後才會入盆,所以不是沒入盆就一定不能自己生了,需要評估頭盆情況。


  2. 經產婦,經產婦一般要在產程開始後才會入盆,但有些也可以在臨產前入盆,甚至孕35周入盆的也有,但畢竟是少數,不存在統計學意義。

入盆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可以明顯感到一下子釋懷了,不再有哪種一直頂在胸口的感覺,胃口也會好起來,宮高也隨之下降,有些麻麻會出現尿頻,對就是這種感覺,如果麻麻們有了上述感覺,說明寶寶已經入盆了。



產科醫療顧問


隨著預產期的臨近,胎寶寶出生時先露部位(通常為頭部)會下降進入到盆腔,這就是入盆。

胎寶寶一般在37周~38周

胎寶寶的入盆時間因人而異,早的在33周或者34周就能入盆,晚的話可能會在37~38周入盆,還有的可能直到開始生產期前都不會入盆。不過即使胎寶寶早早入盆,也不意味著準媽媽就會提前生產。

什麼因素決定著胎寶寶的入盆時間

與準媽媽平時的姿勢有關:如果準媽媽長時間都坐著,那胎寶寶很可能會呈枕後姿勢躺著,即使胎寶寶的腦後部朝向準媽媽的脊椎骨,那樣會很難入盆,而且那種體位也不是有效的最佳姿勢。準媽媽要注意坐下時一定要向前傾斜著,讓膝蓋低於臀部,幫助寶寶扭轉姿勢,並順利入盆。

1.如果準媽媽曾經生過孩子,腹部肌肉可能會變得鬆弛,胎寶寶活動和改變姿勢就容易多了,不容易在分娩前入盆。

2.胎寶寶個頭比較大,他可能知道宮縮開始後才會下降入盆。

3.有時候準媽媽的骨盆入口狹窄,這種情況下胎寶寶的先露部位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入盆,生產通常會很快,因為骨盆出口相對來說就大了。

入盆後準媽媽會是什麼感覺

胎頭入盆的時候,由於胎頭下降,壓迫到了膀胱,準媽媽會覺得尿意頻繁,還會感到骨盆和恥骨聯合處痠疼不適,不規則宮縮的次數會增加,這些都表明寶寶在逐漸下降。


鹿的手作坊


胎頭進入小骨盆即為入盆

媽咪的骨盆分為大骨盆和小骨盆兩部分,真正的產道是指小骨盆及下生殖道的軟產道。入盆也就是指寶貝的先露部(95%為胎頭)進入小骨盆,但此時,醫生會認定為“淺定”,只有當產程發動時,先露部才能深深進入產道。

“入盆”一般都是通過醫生或助產士檢查發現的,當然,我們的孕媽咪也會有些許的感覺變化,比如說“胃部脹滿感近期明顯減輕了”、“寶貝下去了”等等。從檢查方面,也可能會發現宮高變小了。但是,導致宮高變小的原因也與羊水量相關,所以不可簡單解釋為“入盆”,還要排查其他的原因。

初產婦38周後還沒有入盆應提高警惕

如果是初產婦,寶貝的先露部在妊娠38周後還沒有入盆,應提高警惕,尋找原因,比如胎頭過大、胎兒畸形、骨盆入口異常、羊水過多、胎盤位置異常、子宮形態異常等。其風險在於,接近預產期,容易發生胎膜破裂,如果先露部高浮,破膜時,容易將臍帶“衝“出來,對寶貝生命構成威脅。

“入盆”並不一定是近期馬上分娩的信號

“入盆”只表示寶貝的位置,並不一定是近期馬上分娩的信號,比如說妊娠中期羊水過少,寶貝也可能“入盆”了;還有一種情況,妊娠中期寶貝很淘氣,小腦袋躲進了媽咪的骨盆了,似乎找到了一個很舒服的位置,也不意味著要早產了。分娩的發動(包括早產)都是要以規律的有效宮縮伴有宮頸管變短、宮口擴張為前提的。


媽咪寶貝傳媒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124000549fe74eb98b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