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功:三種戰爭形態和市場之戰的六個維度

陳功:三種戰爭形態和市場之戰的六個維度

導讀

世界除了熱戰和冷戰,還有正在經歷的商戰。商戰的實質是市場空間的爭奪戰,其關鍵在於技術和知識產權、貿易空間和消費空間的保障、意識形態衝突、金融資本的利益和風險控制、法律、市場聯盟與區域合作等六個維度的競爭。

來源 | ANBOUND 宏觀經濟研究中心

選自 | 每日經濟 5621期

世界上存在三種戰爭形態

分別是熱戰、冷戰、商戰

熱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的白熱化戰爭,飛機大炮,血肉橫飛,戰爭的目的是遏制納粹德國贏得世界新空間的努力。冷戰是蘇聯模式下的蘇美對抗,陣營清晰,鐵幕之下,蘇美壁壘的對抗,最後以蘇聯陣營的分崩離析而告終。

商戰則是當今世界以及未來世界的戰爭,這是一場有關世界市場及其影響力的空間對決。擁有市場空間的一方,將贏得世界優勢,失去市場空間的一方,將會退出世界舞臺,甚至進而分崩離析。

在這場日益呈現的世界商戰中,最為構成思想基礎的,是影響日趨擴大的納瓦羅所寫的書《致命中國》。

該書作者彼得•納瓦羅,畢業自波士頓的塔夫茨大學和哈佛大學,他是美國經濟和公共政策學者、人權活動家,民主黨人,被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任命為首任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現任CNBC特約評論員,他常於《美國商業週刊》、《哈佛商業評論》、《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評論》、《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發表文章。

納瓦羅與人合作寫的這本書實際研究水平並不高,所涉及到的問題,並無突破性的研究,都是援引現有世界市場的貿易爭端及其資料,在中美競爭的背景和條件下,配合國際政治的風雲變幻來加以突出表現,進行闡述和綜述。

書中所謂的對抗措施和解決方案,實際也僅僅是中美現有常規對抗措施的渲染和強化版本,並無突出的新意,基本都是老調重彈。即便對於美國而言,除了顯眼的政治色彩之外,實際也沒有什麼建設性的價值。

《致命中國》,鼓動發起貿易戰

納瓦羅的思想觀點,對中國以及世界市場而言,最具有破壞力的地方在於有利於做政治發揮的強硬立場和態度,鼓吹髮動貿易戰。

他構思的解決方案集中以下幾個方面:美國應再次把人權視為外交政策的核心價值。納瓦羅強調,要推動國會立法,要求與美國進行自由貿易的任何國家,必須放棄所有非法出口補貼,貨幣匯率必須反映實況,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符合國際規範的環境保護及健康與安全標準,開放能源和原材料的全球進出口市場,提供“包括媒體和互聯網服務在內的自由與開放的國內市場”,等等。

綜而述之,無非是以國際政治舞臺為背景,限制中國,制約中國,以單邊方式強化美國利益。

”市場之戰“的關鍵

在於六個維度的競爭和戰略輸贏

與世界歷史上的“熱戰”和“冷戰”不同,這場世界“市場之戰”的主要武器和戰略解決方案並非是軍事上的飛機大炮,關鍵在於六個維度的競爭性政策以及戰略上的輸贏:

(1)贏得優勢地位的技術和知識產權。沒有技術和知識產權,永遠就是消費商品的奴隸,沒有國家的領先地位,也不可能擁有未來有競爭力的商品空間。

(2)貿易空間和消費空間的邊界及其保障。失去了貿易和消費的空間邊界和保障,將導致市場毫無意義,市場就是人家的,標準就是人家的,一國之經濟將成為他國之市場的依附品。

(3)意識形態、文化形態和道德形態的政治衝突。意識形態和文化道德,在當今世界裡日益成為一種主要的力量和武器,成為劃分族群、社群以及同盟軍的重要依據和社會符號標誌。

(4)貨幣和金融資本的利益、安全與風險控制。金融資本以及貨幣的安全和流動性,是最重要的利基和市場基礎,失去了金融和貨幣的安全,國將不國,一切無從談起。

(5)法律。法律是規則組成的體系,是一種經由政府組織和社會組織來實施的強制力量。在今天的世界,法律的超國家運用早已經成為常態。

(6)市場聯盟與區域合作。各種形態的市場及區域的合作與聯盟,本就是市場空間的重要形態,各種各樣的區域組織和聯盟組織,形成世界市場錯綜複雜的市場關係和利益關係,日益成為世界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和實際控制者。

值得注意的是,這六個維度與世界市場空間的形成與改變密不可分,有效運用這六個維度的戰略、政策和工具,可以有效改變世界市場空間的規模以及產生與之相關的影響力。

直白地講,構建市場空間要從這六個維度著手,爭奪市場空間也要從這六個維度著手,這六個維度代表著世界秩序框架,超過則有可能失控轉化真正的熱戰。

中國是一個大國,歷史經驗表明,世界上的任何“熱戰”都無法有效摧毀這樣的大國,壁壘和陣營清晰的冷戰也早已成為了歷史,只有商戰——市場之戰則可以有效動其大國命脈。

世界除了熱戰和冷戰,還有正在經歷的商戰。商戰的實質是市場空間的爭奪戰,其關鍵在於技術和知識產權、貿易空間和消費空間的保障、意識形態衝突、金融資本的利益和風險控制、法律、市場聯盟與區域合作等六個維度的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