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與長江存儲談判,中國存儲晶片終於崛起了嗎?

饒河清


我們國家最顯著的問題就在於急於求成,長江存儲的光刻機才運回國幾天,就想著存儲芯片崛起,可能嗎?



蘋果和長江存儲談判不能代表什麼,因為蘋果經常會靠這樣的手段來壓低價格。長江存儲現在依然沒有大規模量產,即便量產了也是以DDR3為主,DDR4次之。nand閃存芯片依然是單層結構的為主。可以說,蘋果完全不需要這些產品,因為自從2015年開始,蘋果就全面擁抱了LPDDR4內存,現在的長江存儲能不能生產出來LPDDR4還是個問題。


即便生產出來了,它能達到蘋果的要求嗎?要知道蘋果其他的供應商能夠提供最先進,耗電量最低的內存芯片,新成立的長江存儲不可能這麼快跟進。另外一個就是產量,它的產量足夠蘋果使用嗎?

所以說,現在說我國存儲行業崛起還為時尚早。我們第一步是超過臺灣,因為我們現在的技術連臺灣都不如。


看球人


終於,我們看到了一點點打破三星,在我國市場壟斷式“傾銷”的曙光了……


由於三星的壟斷,國內市場上儲存的價格一直呈現虛高的情況,甚至出現了價格上漲40%的荒唐局面。而現在這個,可以參考當初天馬微電子和華星光電,怎麼抱團聯手,一步一步把液晶面板的價格打了下來。儲存芯片領域也是一樣,從光刻機到市場預談,可以感覺到,我們在往前走著,而只要走著,就不是壞事。

目前三星在中國的儲存市場幾乎是傾銷式發展,帶動儲存芯片價格水漲船高。雖說目前來看,這隻能說是蘋果尋求新機低成本的一種手段,但是說實話,在目前國內儲存芯片價格壟斷式虛高的情況下,國內廠商的實力增強,肯定不是壞事,只要能夠量產,良品率高,即使是相對落後一代也好,那就為世界增加了供給。價格自然會下降的。

至於國產儲存的崛起,還有兩步路要走,一是要能儘快投產;二才是打破三星、東芝、閃迪、鎂光、SK海力士等外來廠商的壟斷。


這個儘快投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則是困難重重。


現在最大問題是,現今導體設備的交期非常長,幾乎是產能吃緊,英特爾、臺積電、三星等大廠為了力拼 10 納米和 7 納米工藝,幾乎包下絕大多數的光刻機,加上 SK海力士、東芝、美光擴產 3D NAND 產能,也包下不少 EUV 光刻機,未來國內半導體廠遇到的最大問題,會是供應商的交期和產能限制。


最後,還是等到2020年才可以確定真相。不過三星的價格暴漲也不會維持幾年,最多也就是2020年結束,如果長江儲存不能在這之前,連同國內眾多研發廠家一起,抱團衝擊市場,那就錯失良機了。


歐界傳媒


我們知道,目前國內手機的芯片和內存一直都屬於欠缺狀態,尤其是手機儲存芯片,國內的市場基本上都被三星壟斷。為了打破這一尷尬局面,紫光和長江儲存一直都在努力中。終於在今年4月份,長江儲存就拿下了首筆訂單,雖然只有1萬顆,但是對於沒有量產能力的長江儲存來說,這無疑是一次突破。


而就在今年2月份,蘋果與長江儲存談判,欲購買一批NAND閃存,第一批芯片預計在2019年出貨。


其實不要高興得太早,畢竟蘋果和長江儲存談判不能代表什麼,像蘋果等手機廠商經常這樣幹,還不就是為了壓低其他廠商給出的報價嗎?而且,目前長江儲存並不能大規模量產,據內部人員爆料,長江儲存開始量產的預計時間在2020年。就算長江儲存小規模生產,目前也只能生產DDR3的芯片,nand內存芯片依然是單層機構。可以這樣說,蘋果根本不可能用這類產品,畢竟自2015年齊,蘋果就開始使用LPDDR4內存芯片了,而目前的長江儲存能不生產出這種芯片還是個問題。


而且從目前長江儲存的種種動作來看,一切還操之過急。5月份剛購買荷蘭14nm的光刻機,現在就想給蘋果提供芯片。也許正如任正非所說,研發是急不來的。剛學會走就想跑是不可能的,研發亦是如此。所以,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超越美國,拳打三星難道還會遠嗎?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長江儲存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客觀地講,中國存儲芯片已經開始崛起了,但並沒有全面崛起。


目前中國存儲行業主要有三大陣營:長江存儲、福建晉華和合肥長鑫,分別主攻NAND Flash、利基型DRAM以及移動DRAM。


其中,長江存儲首批400萬美元的精密儀器已於4月5日抵達武漢,未來兩年內將從全球多地進口近3萬噸精密儀器。此外,5月19日長江存儲的首臺光刻機也已經運抵武漢天河機場,這臺ASML的193nm浸潤式光刻機將用於14nm~20nm工藝,並且未來還會有多臺運抵。今年四季度,中國首批32層3D NAND閃存芯片將實現量產;明年長江存儲還將開始量產64層堆疊閃存,單顆容量128Gb(16GB)。


這些消息雖然聽上去很振奮人心,但實際上NAND Flash在全球市場的規模大約為300億美元,而DRAM的競爭才是真正的主戰場,它的全球市場規模超過700億美元。


目前在DRAM芯片上,三星和SK海力士壟斷了70%的市場,而目前中國存儲芯片無論是從技術還是產能上都無法和韓國抗衡。以合肥長鑫為例,按照目前的計劃將在2018年底生產8Gb DDR4工程樣品,2019年底產能可以達到2萬片/月,2021年完成17納米技術研發;而目前DDR4內存早已成為了主流,三星正在研發下一代DDR5和10納米工藝,兩者之間還有著不小的代差。


其實著也很容易理解,三星從上個世紀就開始進入存儲芯片行業,並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到達了今天的高度,而中國只是從最近幾年才開始佈局存儲芯片產業。2017年,三星、SK海力士以及鎂光等佔據95%市場份額的廠商進行聯合漲價,不僅大賺了一筆,三星更是藉著DRAM價格的瘋漲一舉把Intel趕下了壟斷了20多年的霸主寶座。


肅然日此,現在領先者們已經感到了中國存儲芯片崛起的壓力,最近傳出三星刻意控制產能,防止存儲芯片價格下滑,極有可能是想在國產存儲芯片上市前再享受一次暴力。要知道,一旦國產芯片開始量產,按照以往的經驗,中國製造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用價格優勢碾壓競爭對手。


所以什麼時候才能算是全面崛起?很簡單,哪天三星、SK海力士開始大幅降價了就是中國存儲芯片全面崛起的信號。



高挺觀點


蘋果與長江存儲談判,中國存儲芯片終於崛起了嗎?如果說崛起可能還稍微顯得早了一點兒,但也許這是一個好的開頭。


存儲芯片市場(主要DRAM、NAND)基本被美日韓所絕對性的壟斷。主要是有三星、SK海力士、鎂光、東芝、西部數據、Intel等佔有率基本超過95%以上,其它國家或地區只佔有極少的量,基本沒什麼話語權。而目前在各個相關產業快速發展中,存儲產品的重要性更加凸顯,自2016年以來也在持續性上漲,特別是三星在最近幾年的上漲中獲利最大,飆到了行業領頭羊的位置。


而在國內的存儲企業,即使是最大的幾家,如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福建晉華等規模相比於三星、海力士等來說就不是一個量級,而且生產歷史相當的短暫。相比較而言,長江存儲規模較大,不但生產NAND,也有可能生產DRAM。這幾家的人才都主要來自於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但要深入存儲芯片強敵美日韓的領域,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從蘋果拿到NAND存儲芯片的訂單,也許只是蘋果談判的一個籌碼,也許是真心想要降低產品成本。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長江存儲一個好的起步,雖然只有區區一萬顆。如果能夠做出口碑,也許今後源源不斷的訂單就回來,即使美日韓在前但只要能夠慢慢生存下來,也許以後就能慢慢突破。


另外紫光的DDR3性能還不錯,但DDR4雖有進展但還不能生產,蘋果已經使用LPDDR4了。所以國內不管是性能還是產能,還不能說是崛起,還只是起步階段。但只要有起步開頭,慢慢成長也許有一天土雞也會變鳳凰。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更多分享請上部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說是中國存儲芯片崛起,可能有些歧義。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全球存儲芯片的價格就開始暴漲,這對賣家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是對於國內的企業來說,扮演的更像是一個買家的角色。為此,大部分消費者都希望能夠中國能造出屬於自己的存儲芯片,打破壟斷。而此次,蘋果公司與長江存儲雖然只是在談判的階段,但這個消息依舊能夠讓一群人沸騰,不管結果怎樣,這總是個好的開始。

先來看看,目前的現狀,據瞭解,長江存儲的技術只徘徊在32層3D NAND芯片的水平左右,不管是在成熟度和良率上,和三星,東芝這些老牌廠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由於長江存儲的法定代表人趙偉國就是紫光集團董事長,所以很多人會將蘋果公司與長江存儲的談判視為中國存儲芯片崛起的證明。

雖然,紫光國芯的DDR3內存條在性能上與三星的相差無幾,其DDR4內存條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由於成本問題,想要實現大批量產,還是不太可能的。不管紫光國芯是否取得了技術突破,與蘋果公司和長江存儲的談判沒有多少關係。

但如果此次合作成功的話,那對長江存儲來說是個不錯的好消息,畢竟能夠贏得像蘋果這樣的大客戶,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