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拳法「裸拳」用街斗中很容易手骨折嗎?

妖精女王艾露莎


作為一個每週都要去拳館的骨科醫生,非常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

1、答案非常肯定,街斗的裸拳格鬥非常容易手部骨折

用不戴拳套的【裸拳】去擊打對方頭面部,對雙方都是極危險的事情。其實,即便是帶著纏手帶和拳套,都會發生掌骨骨折,更別說不戴拳套的【裸拳】了。

如上圖所示,這種骨折最經常發生在第4或第5掌骨頸,偶爾也會發生在第1掌骨基底。因為實在太常見了,所以在骨科這種骨折還有個專門的名稱叫“Boxer's Fracture”,即“拳擊手骨折”。聽這名字,你就懂了。。。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的原因是:相對於人體堅固的顱骨和下頜骨,人手的掌骨其實非常細且脆弱。

一拳打在下巴上,被擊打者很容易直接被KO失去意識。這個表象讓人們覺得好像下巴或頭部很脆弱,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被KO,並不是因為顱骨或下頜骨骨頭本身脆弱,而是因為脆弱的大腦因為擊打的力量,在顱骨中震盪損傷引起的。脆弱的是大腦,而前額的顱骨和下巴的下頜骨是非常堅硬的。

而相比之下,手部的掌骨其實非常細小且脆弱的,這也是為什麼必須要用纏手帶和拳套來保護拳峰和手骨。如果沒有帶拳套等保護措施,直接用裸拳去擊打頭面部,反作用力很容易引起骨折。畢竟,經過訓練懂得出拳的人一拳出去的力量,反作用回來真的很容易引起手部骨折,尤其是和對手距離控制不好,手部著力點有偏差時……

在街鬥中,非常混亂,距離控制和擊打的精準度更不好把握,一拳過去常不知道就打在哪裡了,比如額頭……掌骨骨折的幾率會更大。實際上,這樣的患者經常可以遇見。。。

格鬥迷一定都記得,6月10日剛結束的UFC225,“五星哥”Vs 羅梅羅的中量級冠軍頭銜焦點大戰裡,儘管“五星哥”羅伯特·惠特克戴著分指手套(也可能戴著拳擊手套保護了拇指就麼事了......哈哈),在第一個回合第一掌骨就斷了。。。不過,五星哥愣是硬挺著打滿了五回合,還分歧判定獲勝了。。。真硬!

2、前手刺拳在街鬥中的實用性,可能並沒有拳臺上大。

我的拳擊教練反覆和我重複前手刺拳的重要性,使得我練的最多的就是前手刺拳。在拳臺上前手刺拳的重要性實在不多說了,喜愛格鬥和拳擊的朋友都知道。但是街斗的實用性可能並不如拳臺上那麼大。

主要是大多數情況下是被先手或者被近身摟抱,客觀環境狹窄(被圍觀、地鐵、飯店桌椅等)往往也可能不允許我們拉開控制距離打刺拳。更重要的是街鬥沒有規則和保護,情況複雜,往往需要迅速解決1個對手而後做下一步反應(逃跑或對付下一個),因此往往不會或很少使用刺拳。

反而是重擊的後手直拳、擺拳甚至摔跤更為有效和常見。畢竟,街斗的屬性更偏向於mma,很多情況下1對1的街斗大多都會被帶入摟抱甚至地面節奏,給你打刺拳的機會不會很多。

3、最重要的:不要打架,打贏坐牢,打輸住院。

可以到拳館在規則和保護措施下友好切磋,共同提高,但不要街鬥,有問題請找警察叔叔!做合法公民!

更多有趣有用的醫學科普知識,請關注骨科醫生路遙!


骨科醫生路遙


街鬥最實用的應該是散打,拳擊下邊的空檔太大,我在一次打架中就曾經踢過一次。我們兩個都一米八,他的體重比我大,他用刺拳攻擊我,由於距離感不好,(平時很少打架,沒實戰經驗)沒打中。我看到他的下面空虛,就連續兩個刺拳佯攻,在他下意識揚頭躲我刺拳的時候(其實距離遠,根本夠不著),下邊全部亮開,我一腳就解決了戰鬥(沒敢太用勁),那傢伙跑一邊蹲著去了。

這傢伙被我踢了兩回。第一次是他裝作開玩笑,在我背後突然趴著我的背上,用胳膊勒我的脖子,其實他就是仗著自己比我壯,想欺負我。我裝作不經意,突然提右腿,用右腳的腳後跟往後踢了他的襠部。他哎呦了一聲,老實了一會,我裝作沒看見,他以為我是不小心碰巧碰到他,所以才有了第二次。

每次觀看拳擊比賽,看到拳手下面全無設防都非常為他們擔心,感到自己的襠部非常難受,下意識的夾一下腿,因為一般打架用腿踢是下意識的,很平常的動作,被踢是太容易的事了。


開口的榴蓮A


不請自來客。

不是很容易而是比較容易吧。因為人的指骨和頭骨或者身上的骨骼比起來還是較為脆弱的,如果對於手指沒有特殊訓練裸拳重擊對方頭骨的結果應該會是對方倒下抽搐我方指骨斷裂軟組織嚴重挫傷。

還有筆者看見這麼握拳的,觀其手指纖細潔白不似有鍛鍊過的痕跡,這麼教人是要幹嘛?我方出了臥底?

是,傳武管這叫“鳳眼拳”上面是個變形,打穴用的,起碼自己私下用指骨點一下牛皮紙吧,讓指骨看起來有點繭子也好。

傳統拳術一般不會握緊拳,方便於拳掌變換,而且在對於面部頭部的攻擊裡,名招“雙峰貫耳”用的是拳眼,剩下的多是用掌。

不然這手早就千蒼百孔了。

祝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