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别人关注姜文那瀑布一样倾泻而下的才华,我却只看到了他的胡子拉碴。

1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姜文,最吸引我的,一是他的强烈个人色彩的作者电影以及对电影的态度。

二嘛,近些年来我的审美发生了升级,就是在看到别人时,除了看一个人的颜值,还会不自觉地观察他的毛发。

唉,我的这点小众非主流的癖好!

于是,对于姜文,就很自然的注意到了他的胡子。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两张姜文脸,最大的差别就在胡子上。两相对比,可以看到没有胡子的姜文,总是缺少了一股子男人味。有了胡子的姜文,味儿就很大。

有胡子的姜文,胡须比较短,看上去胡须硬度很高,可以用来挠痒痒;唇上和唇下都有胡子,而且胡子的长度和唇线长度几乎持平。

同时,他还保留了下巴上的胡子。

这种胡子就是姜文原生态的胡子。

再来看看姜文近些年来自己作品中的胡子形象是啥样的。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太阳照常升起》中姜文的胡子也是这样的。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让子弹飞》中,胡型一致。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一步之遥》中,姜文的胡型还是保持了经典胡型。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在新作《邪不压正》中,姜文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这个胡型。

2

姜文的胡子有没有超出历史胡型?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北洋三部曲。

所谓北洋时期,是从1912到1928年。

作为尤为关注还原作品历史真实的姜文,他的胡子造型有没有超纲,是不是还原了历史真实?

先来看看一些知名人士的胡型。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鲁迅(为鲁迅加戏:恐怕你们忘记了我的文章,也忘不了我的胡子吧?)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孙中山(为孙中山加戏:中山装是我的专利,中山胡也是我的)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袁世凯(为袁世凯加戏:我的胡子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楼下的冯国璋说你呢)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黎元洪(为黎元洪加戏:我这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小胡子)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冯国璋(为冯国璋加戏:忽略其他,静静欣赏我的胡……)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曹锟(为曹锟加戏:胡啊,胡啊,我的骄傲放纵)

胡乱插入:上述这老几位的胡型,哪个是你的菜,欢迎留言或者在后台告诉我。最受欢迎的胡型,我也想试试。

对鲁迅、袁世凯到曹锟等职场精英的胡型进行分析,从位置上来说,胡子主要是唇上的两撇,唇下胡须比较少,有的话也是一丢丢。

从长度上来看,胡子都长出了唇边。

从胡子的角度来看,其他人的胡子都是下垂的,只有曹锟的一抹胡子的两角是上翘的,显得那么俏皮、非主流。

总之,当时,唇上两撇胡在精英圈成了嘴巴上的潮流。

当对这些人的胡型有了基础了解之后,再来看看姜文作品中一些角色的胡型。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邪不压正》中廖凡饰演的朱潜龙,胡型很具有当时的特色,只保留了唇上胡须,胡须下垂,长度长于唇边线。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让子弹飞》中,葛大爷饰演的马邦德,胡型同样只保留了唇上胡,细长,胡子长出了嘴唇。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让子弹飞》中,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的胡子是比较现代感的,上唇胡子没有超越嘴唇,而且保留了下唇胡和下巴上的胡子。

他的胡子也是和姜文在角色中的胡子是最为相似的。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因此,问题也就来了?

刚刚介绍的鲁迅、孙中山、袁世凯等老几位,下巴上是没有胡子的?

而黄四郎和姜文的角色,下巴上都有胡子,是不是说,他们的胡子超纲了?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继续往下看!!!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山东都督张怀芝的胡型,和当时唇上风景胡不同,他的是自然生长。因此,他的嘴边四周都是胡子。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而一些社会阶层的人群,胡型,首先上唇胡,同样超越着唇线,自然下垂,同时下巴上也还是有胡子。

因此,当时,并非所有人都是唇上胡。

这也就是说,黄四郎和姜文饰演的张牧之、马走日、蓝青峰胡型也都是符合历史风貌的。

3

姜文在胡子上都这么走胡子。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胡子,作为男性生理的正常表现,除了能够表现一个男性的刚强、成熟和男人味,还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其他特征。

1.代表当时审美。典型代表就是美髯公关羽。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2.代表志向。典型代表就是周恩来和梅兰芳。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据说,周恩来留着胡子,曾经表示,不抓住蒋介石,就不刮胡子。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梅兰芳曾经蓄须,罢歌舞,不为日本人演出。

……

当然,胡子还能代表的内涵有很多,比如人物的偏好,代表与脸型的搭配,代表人物当前的状态等等。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对于姜文而言,有没有胡须,所能传达的视觉形象给人感受是不一样的。

《邪不压正》中姜文的胡子,超纲了吗

有句话叫作,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据说图坦卡蒙在十几岁就戴上了假胡子,从而给人一种成熟、威严感。

还有宋朝一代名相寇准,据说他年轻时就当上了参政知事,但是迟迟当不能拜相。他听说,原因是皇帝觉得他太年轻,于是为了找到老成的感觉。他想办法将自己的胡子变白,从而体现出苍老感。

因此,是否有胡子,有什么样的胡子,直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判断和解读。

而姜文在作品中对胡子的运用和形象,至少吸引了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