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小油饢」躍上「大舞台」

聚焦三農

“小油饢”是極富新疆特色的食品,更是各族人民每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如何讓“小油饢”這一極具代表性的新疆美食聲名遠播,不僅深受當地人喜愛,而且得到越來越多的內地食客的肯定和熱捧?尉犁縣貫徹新發展理念,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做大做強“小油饢”這一特色產業,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傾力扶持,讓貌似普通的“小油饢”由弱變強、由小做大,從而走向更廣闊的“大舞臺”,助力鄉村產業振興,讓噴香的“小油饢”成為各族群眾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創建品牌統一包裝

7月13日清晨,位於尉犁縣興平鄉達西風情園的尉犁縣饢行業協會的打饢基地裡,身著統一工裝的維吾爾族婦女將揉好的麵糰分割、稱重,再揉成一個個漂亮的饢坯,最後放入饢坑烤制。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散發著熱氣的‘小油饢’看上去就像一個個‘金疙瘩’,它能存放60天,現在我們把‘金疙瘩’賣到了北京、上海等地。”協會負責人買買提江·買合木提高興地說。

饢行業協會以前店後廠的模式經營,後院10個標準化的饢坑一天可完成2000多個“小油饢”的製作,再加上18戶入會的村民和貧困戶打的饢,總量達到5000個。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尉犁的饢文化歷史悠久,“小油饢”獨樹一幟。可是長期以來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饢的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口感也不一樣,導致當地的饢加工長期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產模式上。

銷路打不開,產品走不出去是2017年之前尉犁“小油饢”的真實寫照。為了讓“小油饢”儘快做大做強,尉犁縣制定了統一的生產標準,尉犁縣電商協會申請了“尉犁小油饢”“尉犁饢”原產地證明商標,專門委託專業團隊設計出原創包裝。小而散、沒有包裝的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尉犁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靳廷昆說:“尉犁縣之所以要發展饢產業,首先是擁有好的基礎,為了能把饢產業做得持久,讓更多人記住鄉韻的味道,我們以品牌創建為突破口,打造‘尉犁小油饢’‘尉犁饢’兩個共用品牌,統一包裝,以此提升知名度,從而提高銷售量。當然這還遠遠不夠,還要不斷創新,否則饢產業還是會止步不前。”

為了豐富饢產品的種類,滿足市場和顧客的不同需求,2017年年底,尉犁縣電商協會通過調研後,組織會員與幾家打饢合作社共同研發了各種不同口味的饢,將帶餡的饢與傳統的“小油饢”完美結合在一起。

尉犁縣電商協會秘書長阿布都拉·吾買爾江說:“經過研究,我們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各種饢,饢的品種從原先的16種擴大到現在的28種,新品種更適合內地消費者的口味。”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今年上半年,尉犁縣共外銷“小油饢”320噸、帶餡饢22噸,內銷和外銷柴火饢49萬個、牛奶饢13.2萬個,產值達710萬元,直接帶動了200多人就業,其中貧困群眾達30多人。

尉犁“小油饢”迎來了春天,通過當地政府的引領,尉犁饢產業發展逐步走上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道路,銷量大幅提升的同時,農牧民的增收渠道變得更加多元。

抱團發展做大做強

“自從加入合作社,我們這些零散的打饢戶抱團發展,有了統一的包裝後,不再散賣了,我們的饢也打開了銷路。

我現在每天打200公斤饢,一個月的收入達3萬元,我更加有信心把尉犁‘小油饢’賣得更遠。”7月14日,尉犁縣古勒巴格鄉紅光村阿依古麗火焰高小油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阿依古麗·託合塔洪興奮地說。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2017年,尉犁縣開始啟動土地流轉工作,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的村民有的外出務工,有的自主創業,還有的因種種原因只能留在村裡。如何讓村裡的富餘勞動力、貧困戶在家門口有事幹、能掙錢?尉犁縣將目光聚焦在了“小油饢”產業發展上,通過引導和扶持一批有一定基礎的村成立打饢合作社,在吸納富餘勞動力和貧困戶就業的同時,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範作用。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紅光村紅光紅太陽食品專業合作社社員阿孜古麗·司馬義開心地說:“我加入合作社以後,每個月有1500元的工資,在家門口工作不僅能掙上錢,還可以照顧家,真是一舉兩得,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2017年,阿孜古麗家的12畝土地流轉給了利華棉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在她丈夫在利華棉業上班,一個月有2000元的收入,阿孜古麗和丈夫的月收入加起來有3500元,家裡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阿孜古麗只是尉犁縣許多村民通過加入打饢合作社走上致富路的一個縮影。

靳廷昆說:“村民們大多數都有打饢的手藝,通過饢產業的發展帶動富餘勞動力和貧困戶在家門口創業、就業,這也是我們縣當初大力發展饢產業的初衷之一,尉犁縣將今年確定為饢產業推動年。”

在助推饢產業發展的同時,尉犁縣多點發力,組織培訓了一批農民經紀人,將尉犁“小油饢”銷往周邊市場,如今尉犁“小油饢”已進入庫爾勒日日鮮、友好超市等具有影響力的商超,銷售量與日俱增。

截至目前,尉犁縣共有86家打饢點,其中形成規模化的打饢合作社達8家,尉犁縣電商協會已與5家打饢合作社簽訂了商標授權及包裝使用合同,對嚴格按照標準生產的、有需求的合作社提供統一的包裝箱,並誠邀有能力、有渠道的企業抱團發展,將尉犁“小油饢”打造成全疆饢產品的排頭兵。

觸網俏銷香飄全國

7月15日,在尉犁縣電商產業園B區114號鋪面,店鋪主人譚相勇正在電腦前和上海的客戶溝通尉犁“小油饢”的發貨事宜。

譚相勇說:“我是今年初入駐產業園的,剛開始以銷售尉犁羅布羊為主。從3月份開始主要銷售本地產的‘小油饢’,銷量一天比一天可觀,今天我簽訂了100單,發展‘小油饢’我充滿信心。”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譚相勇的信心源於尉犁縣饢產業的茁壯成長,更源於當地政府對電商的傾力扶持。

阿布都拉說:“在我們縣從事饢產業的電商企業可以從自治區級電商創業孵化示範基地申請項目資金,額度在1萬元至4萬元。”

利好政策還不止這些,尉犁縣電商協會還為從事饢產業生產、銷售的電商提供成本價的“尉犁小油饢”“尉犁饢”包裝;統一製作淘寶店詳情頁、微商文案及圖片,給所有電商會員共享;通過與各媒體合作推廣尉犁饢產品,為電商會員店鋪免費引流;參與饢產業生產、包裝、銷售等的電商可優先得到政府的資源對接、信用貸款、外出展示等服務。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如今,在尉犁縣從事網上銷售“小油饢”的電商達30多家,形成了完整的銷售體系。

阿布都拉說:“在線上我們積極拓展饢的銷售,充分調動我縣所有電商和微商的積極性,通過制定激勵機制,實施群銷戰術,擴大市場知曉率和佔有率。”

當地政府用心用情用力付出,使尉犁“小油饢”暢銷內地市場。截至目前,尉犁“小油饢”遠銷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地,網上銷售量佔銷售總量的半壁江山。

靳廷昆說:“目前,結合尉犁縣旅遊業發展,我們將‘小油饢’作為旅遊產品,策劃多種方式進行推廣,讓‘小油饢’香飄全國。”

一業興而百業旺。尉犁“小油饢”線上線下齊發力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的多個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

“饢產業的做大做強讓村民的增收渠道變得更廣,更重要的是村民的觀念正在轉變,饢也是商品的意識已牢牢植入村民心中。”靳廷昆深有感觸地說。

產業化才能走得更遠

饢是新疆的“美食名片”之一,近年來,名聲越傳越遠,受到諸多內地食客的讚譽。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在新疆會打饢的人不在少數,但打饢的人往往並沒有從中獲得很好的收入,缺乏製作標準成了制約新疆饢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如何讓貌似普通的饢形成一個能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的興旺產業,由弱變強、由小做大,從而走向更廣闊的“大舞臺”,形成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的富民產業,振興一方鄉村?尉犁縣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傾力扶持,通過統一標準、創建品牌、合作社引領,使饢產業逐步走上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道路,從而增強了饢打入內地大市場的競爭力。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尉犁縣饢產業茁壯成長的生動實踐,再一次說明分散無序、組織化程度不高的小作坊式的生產,已遠遠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只有通過規模經營,根據消費者的喜好豐富饢的品種,才能使饢走得更遠。

在饢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尉犁縣深刻認識到藉助互聯網凸顯本地特色饢的價值,充分挖掘饢的文化內涵,通過網絡以及各種推銷展覽、進大小商超等線上線下齊發力,樹起了“尉犁饢”品牌。在展現產品形象的同時,也解決了饢如何更好走向外地市場的難題,饢不僅成為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疙瘩”,更是推介新疆的一張名片。

尉犁縣以饢作為突破口,推動新疆特色餐飲積極走出去,具有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吸納當地勞動力就業、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等多方面作用,饢登上了“大舞臺”,打造了大產業,促進了大民生。可以說,只要認識到位,措施到位,饢產業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審核:龐博

主辦:尉犁縣委外宣辦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尉犁“小油馕”跃上“大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