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喝茶成为考古学、地理学!

别让喝茶成为考古学、地理学!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对于一泡好茶的评价只是好喝,不好喝,现在倒越发复杂了……

在普通消费的眼中,熟普正在变得越来越陌生。

过去几年,市场上充斥着的概念炒作、营销策略,致使消费者辨别生普、熟普都成了问题,要在不同熟普中鉴定品质更是难上加难。

后来又新增了新玩法:年份崇拜、山头主义盛行,茶山有不同分区,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使得现在购买普洱茶,竟然变成一场关于云南历史、地理的研究生考试。

别让喝茶成为考古学、地理学!

武夷岩茶也是众所周知的水深难懂……

岩茶品种繁多,有上千多种;武夷山36峰、72洞、99岩都产茶;而光是品香这一项,就能让你在岩茶圈里糊涂好久……

加上一些茶商的各种噱头炒作,近年来武夷岩茶动辄卖出一公斤数万元乃至二十多万元的“天价”。

2.9万元一公斤的“牛栏坑肉桂”茶,可能是茶商将1000元一公斤的普通肉桂茶“包装”而成;普通茶叶只要贴上“大师茶”“山场茶”的标签就身价倍增……

别让喝茶成为考古学、地理学!

这几年大热的白茶也开始讲山头了。

以前说到白茶,很多人会讲福鼎白茶、政和白茶或者建阳白茶,现在以福鼎为例,又开始讲这是磻溪的、管阳的或者太姥山的等等~

别让喝茶成为考古学、地理学!

玩茶太高深,还是佛系喝茶好。

在茶叶江湖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喝茶的最高境界是——玩茶。在茶圈,也有这样一群人,对他们来说,茶叶的年份、山头、品种、香气、汤水等等方面,都是可以拓展的“玩点”。

然而当喝茶变成考古学、地理学,这个高深的玩法我们普通老百姓是玩不起的,也不会玩,只好仰望仰望、羡慕羡慕。

别让喝茶成为考古学、地理学!

有关茶的各自信息,比如树种、产地、树龄、生长环境、年份、工艺等等,都对我们了解一款茶有所帮助,但实际上市场诚信不够,你得到的未必是真实信息。

班章、冰岛成名,市场上到处是班章冰岛的茶饼。但实际上常识是,这两个地方的古树原料产量有限,基本没有在小市场流通。

对于老茶来说,考证各种包装,研究各种历史,当然也可以,但这种折腾远不如泡一壶试一试更靠谱,因为老茶实在太少,即便是真的,存放不得当,还是没有意义。

别让喝茶成为考古学、地理学!

许多名茶,很多有着悠久历史,都与皇家贵族、帝王将相有关,这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固然非常重要,但现状是,吆喝的作用大过品饮,甚至徒有虚名。

而对我们大多数茶客来说,喝茶纯粹只是想获得味蕾上的愉悦体验,并不想花心思学习琢磨相关茶知识。

因而在如今乱象丛生的茶市场,“佛系喝茶”不失是一种选择。不深究茶叶背后的故事,不追求名山名师,适合自己口味的就是好茶。

别让喝茶成为考古学、地理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