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中國足球和足球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運動?

7月19日,白巖松在央視《新聞1+1》節目裡關注了“足球道路,中國應該怎樣走?”,其中金句不斷。有些話聽起來可能會讓人覺得有些刺耳,但從中可以體會不少資深球迷在多年追求摯愛和不斷失落之間只能苦中作樂的無奈心情,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白巖松:中國足球和足球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運動?

來聽聽巖松是怎麼說的吧~

“我不想一談中國足球大家就笑”

一提到中國足球的時候,大家都會樂,而且會講很多很多的段子。其實我並不想一談中國足球大家就笑,但是中國足球折磨球迷們這麼多年,我覺得我們現在也一些笑的資本了,不笑著面對又能怎麼樣?

但是我們其實真不想笑,真想中國足球更好地去向前發展。但是該怎麼發展?

“沒有球場和好的教練 中國足球怎麼發展?”

有個調查:中國足球想要強大起來,您認為什麼最重要?我認為有兩個數據太低了:有3%的人選擇多建球場,還有3%的人選擇基層教練員的培訓,這個比例太低了。

白巖松:中國足球和足球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運動?

白巖松:中國足球和足球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運動?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足協的目標:逐年擴大教練員的培養規模,到2020年中國持證教練總數達到70000名。注意,是到2020年力爭實現,這跟冰島100個孩子可能就有1個不錯的教練帶他們,兩者之間的區別太大了。

白巖松:中國足球和足球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運動?

中國現在也有學習足球專業的人士,然而四年畢業了,拿不到證書,然後他們可能被分到學校之後又不教足球,變成了通泛的體育老師。

沒有球場,沒有好的教練,想讓中國足球跟足球成為同一種運動,幾乎不可能。

“足球踢得好不好 跟人口多少沒關係”

我常聽中國人說這樣一句話:14億人還找不出11個踢球的。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4個國家,排第一是中國,第二是印度,第三美國,第四印度尼西亞。除了美國常進世界盃,剩下3個國家足球踢得都不好,所以這事跟人口多少沒關係。

白巖松:中國足球和足球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運動?

那到底跟什麼有關係?央視五套,也就是體育頻道,在世界盃之前拍了一部二十集的專題片,叫《足球道路》。坦白地說,世界盃結束之後我再看,看得我是熱血沸騰,又經常變得非常安靜。中國足球行嗎?中國足球和足球到底是不是一種運動,怎樣才能成為同一種運動?

“2018年國家隊大賽目標 幾乎都沒完成”

接下來我們看看國家隊的目標。《中國足球協會2020年行動計劃》中擬定了國家隊2018年3個大賽目標:

FIFA U20世界盃目標是力爭參賽,沒去

FIFA U17目標也是力爭參賽,沒去

U23亞錦賽目標是進入8強,沒進

白巖松:中國足球和足球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運動?

也就是說,2018年的大賽目標幾乎都沒完成。而2019年的大賽目標是進亞洲盃的4強,能完成嗎?坦白地說,不敢樂觀。

“我們不願成為給中國足球講段子的人”

真的希望中國所有搞足球的人,能好好把體育頻道這二十集的《足球道路》認真地看一下,看完之後我們也都會成為受益者,我們不願意成為給中國足球講段子的人。坦白地說,世界盃看得多熱鬧,我們也都不過是路人甲,是一群看客而已。只有把中國足球真正地搞好了,讓中國足球跟足球成為同一種運動了,我們才會真正地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