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四狗,第二次高考又失利,估計能達二本,是選擇去二本之後考研,還是繼續復讀一年?

郭汪旭


筆者建議,二本直接錄取就讀吧!

筆者媳婦的堂妹(貴州考生),第一年在縣一中模擬成績不錯,預估可上個重點一本,高考發揮重大失常,二本線未過。在她爸媽(中學老師)的鼓勵下,選擇復讀(去州里的知名復讀高校),成績過當年二本線20多分。諮詢我和媳婦,我們都建議直接填報二本院校,不建議復讀。她爸媽覺得姑娘平時發揮的不錯,怎麼就不能上重點一本呢?又復讀一年,結果只過三本線(當時貴州省尚未合併二/三本批次線),沒辦法選填的重慶的三本院校。畢業後,回貴陽工作單位和待遇也挺好的。

舉這個例子告訴題主,就是在復讀一年後,真心不建議再復讀,人生沒有幾個“一年”,而且你的心態會崩。忘記為了,如果是女孩子,更不建議復讀,青春不等人啊。在國內院校批次合併的大趨勢下,二本和普通一本高校的差異越來越小,從你第一次復讀的提升來卡,提升的潛力不大,再1年也很難說可考上個985、211院校。這個時候,選擇一個不錯的二本大學,提前準備考研,進211院校讀研,然後985大學讀博的難度會小很多。考研的難度大家認可不一,筆者覺得對努力的學生來說,難度會比高考低很多。

另外,大學的生活是很美好的,提早去體驗吧!你的同學都已經體會過一年,他們會告訴你感覺的,這個暑假和他們聊一聊呢。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帥小西De


我高考那年一本線557分,我考了552分,我跟我媽說我想補一年,因為我覺得我自己潛力挺大的,補一年肯定能上個好一本。從高二開始因為家庭的原因,我被迫轉學到附近縣的中學,高二下學期開始我的生活就是上午在班裡睡覺,下午跟同學打檯球,傍晚跟另外一夥同學喝酒,到十點多(第二節晚自習結束的時間)再跟別的同學去網吧通宵。所以我堅定的認為只要我再好好學一年肯定能走個好學校。但是被我媽拒絕了,我媽直接給我報了一個我們這裡不算好的二本,我們這裡一本學校有兩家降線20分招人,我媽沒讓我去。報了一個我從來都沒考慮過的專業,簡單的來說就是我想修車,我媽讓去修人。可想而知我當初的逆反心理有多嚴重,但是現在大學畢業8年,我回頭看看,還是挺感謝我媽當時的獨斷專行的。寫這段是為了表明我的態度,堅決走二本,考不考研的那也很扯淡,不是你現在該考慮的事情,為什麼,一會說。

要正確認識大學在人生中起的作用

記得網上有個段子,說有一列開往就業的火車,大學就是這列火車的車票,不同的大學代表著不同等次的座位,比如一本就是一等座,二本就是二等座之類的,目的地是一樣的,等到了站下了車你最後去哪裡跟你手裡的票沒有一點關係,全看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這個段子雖然迴避了一些因素,但基本上是這麼個道理。你一直在候車廳等著就是那也到不了。而且你一直等著能不能拿到更高級座位的車票不一定,但是一定的是浪費你自己的時間。

關於這個事情,再分享一個真實的事情,我們這裡的一個著名補習學校的事情,有一男一女,兩人經歷和思路很相同,就是兩人應屆時都能上我們這裡的一個一本大學,但是兩人都瞧不上這個一本大學,在我應屆高考那年是這兩人的復讀第三年,當我大一時去看我復讀的同學,這個同學在校園中給我指出了這兩個人,他兩在復讀第三年的時候談成了男女朋友。在我大學畢業,也就是他兩復讀第七年的時候,他倆最終決定還是去上那個他們當初瞧不上的那個一本學校了。他們這七年什麼都沒有改變,只是白白的浪費了自己的人生。他大學同學的大學生活開始於20歲,而他的大學生活開始於27歲,等到就業的時候,他的劣勢就會相當明顯了。

再來談下你說考研這事,為什麼說是扯淡呢?就是很多專業光看它名稱你是不知道它是幹什麼的,等你真的開始學習了,你才會對它有一個較為準確的認識,你才會真的知道它是不是適合你。如果一個不適合你的專業你再考研,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麼,比如說我,從一開始就不喜歡這個專業,等大二的時候就徹底明白了這個專業我這輩子是不會從事了。所以儘量學一個你認為有可能會喜歡的專業,等到發現不是你喜歡的專業也無所謂,人生不是隻有一條路的。

我當初在大二的時候發現這不是我喜歡的專業,也沒有辦法,硬著頭皮玩唄。到大學畢業我是我們學院掛科最多的人,但還是保證自己能順利畢業。畢業我就想我再也不從事我所學的專業了,但是有過一段短暫的從業經歷,現在感覺其實也挺好的。我通過這個車票,經過衛生事業單位的招聘考試,現在從事文字工作,所以你學的東西決定不了你將來從事的工作,就像我當初也不知道我逃課在宿舍裡瞎寫玩,能成為我今後工作的有力支持。

最後不才寫兩句話共勉:年少不知時光貴,秒秒分分鍍人生。(至少這個14個字裡沒有錯別字,對,我就是說鍍字)


AndyQ53452391


我是江西16年的高考生,考的一般。想過復讀,但是懷疑自己的能力,擔心復讀一年沒有效果。高考結束後的那個暑假,做了一個夢,夢到我去復讀,在教室裡待不住,坐了一個上午就背書包回家了。這其實就反映了我自己的態度。

我有同學是復讀的,平時成績都還不錯。有復讀一年以後讀了本科的,也有再次失利,選擇讀專科的,好像是沒有再復讀一年的。其實我是問過失利的那位朋友,不再復讀是擔心自己承受不住這個壓力。畢竟自己已經復讀一年了,再復讀一年的話,這個壓力是很大的。

如果準備復讀的話,壓力肯定是有的,不過也能讓你對高中的知識進一步掌握,在應付考試的時候應該可以更得心應手一些。

如果是選擇讀本科考研的話,那也不錯。但是對於多數大學生來說,大學是一個享受的場所,對學習的熱情大大下降。如果準備考研,建議你從大一就開始準備這個事情,並且要堅持下去,到了大三臨時備考的話,效果肯定不如你從大一就開始的效果。

具體應該如何選擇,就看你自己的想法了。不管怎樣,都要堅持。


數碼新人


謝邀!我先說一下自己的情況。第一次高考成績不理想,離本科線差10分,心想是自己發揮失常,於是復讀了一年,第二年成績壓本科線,讀了專科。今年專科畢業,同時考上了研究生。

現在回想起來第一次高考完,有朋友得知我準備復讀,送了我兩句話:你在復讀的這一年裡能對自己狠下心來嗎?如果不能,就不要復讀無論專科還是三本先上了再說,以後可以考研究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當時沒放在心上,還是選擇了復讀。復讀的一年裡,我依然延續之前的學習習慣,沒有改掉一些壞毛病,結果可想而知。帶著不甘和懊惱走進了大學,經歷了兩次高考失利,我開始反思之前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改變了自己的心態,習慣,方法。大學三年專業課成績一直第一,通過自學考試拿到了本科證,畢業的時候拿到了研究生的錄取通知。

你兩次高考都失利了,是真的發揮失誤還是自己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在複習一年,你的心理壓力會更大,如果你沒能及時找到自身問題這一年會不會又白費,你能否承受住再一次打擊,這些都是要考慮的。

進入大學,無論是心態還是思維方式都會發生轉變,沒有必要被高考束縛住,況且你已經嘗試過一次。如果心有不甘,那就帶著不甘走進大學,通過自己四年的努力,考上名校研究生,實現蛻變。

根據你的估計能夠讀本科,和專科生相比又會容易一些。大學是個人成長蛻變的地方,選擇二本繼續讀研!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觀點歡迎下方評論


Freda萌萌熊


如果是我的話我就先上大學了,我也見過復讀兩年的,最後上了自己想上的大學,但這其中的辛苦估計只有他自己知道。一個是精神壓力,一個是時間,我個人認為這兩點比復讀本身的辛苦更折磨人。我自己也復讀過,雖然我並不後悔復讀了一年,但是我現在對這本可以沒有的一年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

如果你打算上完本科就工作,一個好的本科確實更有優勢,但是如果你現在就有考研的想法,那就不一定了。很多三本的學生也能考上研究生,所以我覺得考研相對高考來說也不是多麼不易,能復讀的一般是比較有毅力能堅持的人,這個品質對考研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你復讀能考上想去的大學,你考研也能考上的話,相當於用兩年的時間提高了學歷層次,我認為這是值得的。



如果你想直接去上大學,那現在選個好專業是重要的。如果覺得我說的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我,我會持續解答相關問題,也可以評論留言互動哦,最後祝大家每天開心!


小牙醫enjoy


與其上民辦二本花大錢,不如復讀。當然,要孩子首先願意復讀。以後找工作,第一學歷很重要。當然,能力更重要,但那是工作以後的事。讀二本的校企合作的專業是專用於畢業後直接就業的,若這樣的專業畢業後還讀研,又虧了。當然,有錢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