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王的傳說」衝刺永州市非遺保護名錄

“象王的傳說”衝刺永州市非遺保護名錄

日前,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項目評審專家一行到雙牌縣江村鎮調研雙牌擬申報市級非遺項目——《象王的傳說》。調研組先後在象王島、象祠遺址、象王井、訪堯村探尋象王足跡,實地察看了象王活動遺蹟、遺址。

《孟子》載“封之有庳”。“有庳”在今江村鎮訪堯一帶。相傳,舜之弟象治政有庳,成為有庳國君,江村古時為“有庳古封城”。

相傳,象受封有庳之後,感化於舜的德行,改惡從善,知錯改錯,浪子回頭金不換。把北方的先進農業技術教授給當地百姓,向百姓推崇五常之教。象為娛樂教化民眾發明了象棋。由於感念象治有庳的德行,當地民眾在有庳自發修建了千古名祠--象祠(也稱有庳祠)以緬懷紀念象。象祠在唐朝曾被道州刺史薛伯高毀壞,柳宗元曾寫下了《道州毀象鼻神記》一文,明道州刺史李嵊慈重修。

據瞭解,“象王傳說”是以古有庳——今雙牌縣江村為中心,在周邊雙牌縣、道縣、祁陽縣、寧遠縣、零陵區、冷水灘區傳播的民間故事。具有較強的思想性、通俗性、傳奇性和廣泛性,“象王傳說”所弘揚提倡的傳統道德理念是中華民族傳說文化保護中的瑰寶,具有極強的歷史價值和積極的社會意義,是當地人們獨特的精神文化財富。

象王傳說來自純鄉土,是典型的民間口頭文學,是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傳播的。可時至今日,現在的年輕人對象王傳說知道的很少,象王蹤跡雙牌的傳說面臨自然消失的危險,因此,保護、整理象王傳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