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開國皇帝,爲何廟號是「烈祖」而不是「太祖」呢?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皇帝的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漢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在此基礎上,劉備在三國時期和孫權、曹操等諸侯逐鹿中原,最終於公元221年建立蜀漢。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那麼,問題來了,劉備作為蜀漢的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烈祖”而不是“太祖”呢?

劉備是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烈祖”而不是“太祖”呢?

首先,對於劉備來說,雖然是蜀漢的開國皇帝,但是,就劉備建立的蜀漢,其國號實際上是“漢”,而不是“蜀”。由此,對於蜀漢來說,實際是對東漢、西漢的繼承,而不是一個新建立的朝代。在此基礎上,劉備顯然不能使用“太祖”的廟號,因為劉邦已經使用了這一廟號。值得注意的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廟號是“太祖”,但是,因為其諡號高皇帝,所以被後人混淆,進而稱之為“漢高祖”。

劉備是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烈祖”而不是“太祖”呢?

對於宣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也即強調自己漢室後裔的劉備,顯然不能使用劉邦的廟號“太祖”。與此相對應的是,雖然曹魏的皇帝之位是漢獻帝劉協禪讓的,但是,因為國號已然不同等原因,所以曹丕追封曹操為“魏太祖”,也即曹操可以使用“太祖”這一廟號。和劉備相對應的是,就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來說,因為也是漢室後裔,加上自己的國號還是“漢”,所以劉秀也沒有使用“太祖”的廟號,而是使用了“世祖”這一廟號,而之後的劉備,其廟號則為“烈祖”。

劉備是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烈祖”而不是“太祖”呢?

針對劉備的廟號“烈祖”,有說法是蜀漢並沒有給劉備奉上廟號,只有漢昭烈皇帝的廟號。對於劉備的廟號,是之後的劉淵追封的。據清代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的解釋,所謂漢朝的“三祖”,即漢高帝太祖劉邦、光武帝世祖劉秀,再加上蜀漢先主劉備。至於劉備的廟號,則沒有直接的記載,不過,《晉書》卷100《王彌傳》記載劉淵曾經親口說過如下一段話語:“烈祖有云:‘吾之有將軍,如魚之有水。’”在此基礎上,不少歷史學者推斷這裡面的“烈祖”就是指代劉備,也即劉備的廟號是“烈祖”。

劉備是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烈祖”而不是“太祖”呢?

最後,在漢烈祖劉備之後,“烈祖”這一廟號和“太祖”、“世祖”、“高祖”等廟號一樣被經常使用,比如武則天這位女皇帝在位時,就追封自己的曾祖父為武周烈祖。此外,還有後唐烈祖李琰(追封)、南唐烈祖李昪、後梁烈祖朱誠(追封)、南漢烈祖劉隱(追封)等。總的來說,對於劉備來說,雖然沒有擊敗曹操、孫權,一統三國,但是,因為光復漢室的作用,所以其廟號被稱為“烈祖”,也是比較合理的。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