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适的生活

文|阿阙

一条小巷,石板松动,走在上面哒哒作响,路两旁的洋槐树依旧青翠。我想起了夏天走过这里时抬头看到的青梅。

生活节奏不紧不慢,早上十点钟,大部分店铺才开门营业,冬日的暖阳透过树梢照射下来,斑斑点点的光影投射在路面上和橱窗里。店家把栽种多肉植物搬出来晒太阳,洒上一点儿水,让它们沐浴着阳光,快快成长。

安适的生活

一位中年妇女,在一家复古风的店铺门口,神态安详自若,左手扶着花盆边缘,右手捏着一把袖珍花锄,在给玉露松土施肥,旁边摆了四五个陶罐,稀松的土壤,里面的植物鲜灵活泼。

早点铺冷冷清清,烧饼铺子前面排了长长的队伍,等待着酥脆可口的烧饼出炉。对于排队吃东西,我自己不曾有过热情,自然也体会不到那种焦急和喜悦交错互织的感觉。

安适的生活

有一个乞讨者跪着匍匐在路边,有三个路人用目光交流,从随身背包里掏出钱包,准备施舍。我每天都会在同样的地方看到他,或坐或立或跪,总有一种方式来博得路人的同情,下雨天也一动不动。在小店屋檐下,我也看到过蜷曲睡觉的流浪者,他们在大声说话,自己带着被子和炊具,却不会乞讨,只以拾荒为生,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姿态高贵,不卑不亢。

自己劳动所得,远远比卑躬屈漆祈求同情来得更加坦坦荡荡,正大光明。

安适的生活

公车站台上,有五六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都拎着大包小包的蔬菜。附近有一个菜市场,来买菜的大多是老人。忙碌的年轻人,哪有时间去买菜做饭?

相比之下,我倒是对做菜情有独钟,闲暇之余,一个人去买菜,炒一些家常小菜,约上两三好友,一起吃饭。

我这样的习惯,因缘于母亲。典型的小农生活,倒也过得安适,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母亲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包括做饭,种菜,持家的道理。她说“你来看着我做饭炒菜,下一次我不在你身边,你自己想吃,就能自己做。”我认真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学会了做饭,我现在不得不夸赞母亲当时的先见之明,起码,我一个人的时候,不会挨饿。

安适的生活

我家有几个菜园子,有旱地,洼地,山地,田间的土地,母亲能把它们合理分配,种上各样种子,完完全全的农家肥,根本不会想到要去用化肥,原本土地就很肥沃。家里的蔬菜种类齐全,所以,不用到集市上去买,连香菇都是野生的。

这样的日子,安适恬淡。

身置何处,我都能看到美好的一面,不想去涉及的一面,就止步。能亲自看到的事物,至关重要,就算身处逆境,也能心安。

安适的生活

阿阙,九六年清明节出生的妹子一枚,热爱文字。我们虽素未谋面,我相信,我们同时站在四季里,就能看到别样的景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