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略!人工智慧新地標,亮相海淀知春路

2018-03-28 海淀網 北京海淀

大戰略!人工智能新地標,亮相海淀知春路

中關村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基地以“助力北京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相結合,打造人工智能

據中關村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基地總經理蒙洋介紹:基地以創新孵化為載體、成果轉化為手段、人才培養為切入點,以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創新型企業為使命,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製造、教育和軍民融合等領域的應用落地,致力於成為人工智能創新應用領域中的“精英鍛造場” 。

AI矩陣提供哪些服務

一平臺:中關村人工智能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四體系:創新孵化、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市場推廣

五支撐:政策支持、空間運營、科研院所、金融服務、創新企業

大戰略!人工智能新地標,亮相海淀知春路

(AI矩陣全球創新中心展示屏)

據瞭解,AI矩陣的服務內容就像一個座標系,四體系與五支撐各項內容交叉點形成的座標,都會成為一項服務產品,針對特定需求細化而成:本碩專業共建、AI聯合實驗室、成果轉化種子基金等。

特色平臺 以什麼形式呈現?

基地為微軟小冰聯合落地體驗中心。依託微軟小冰的技術優勢,圍繞旅遊、K12教育領域展開解決方案研發交流、人才培養和項目推廣等工作。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依託中國科技雲覆蓋全國的高速全光專網、國家級高性能計算資源、海量科學數據資源、大規模數據存儲與災備環境,匯聚商湯、曠視、金山雲等企業的專有資源,充分發揮各單位的技術優勢,構建適應人工智能時代需求的國內科研創新最大新一代信息化基礎設施——人工智能計算及數據應用服務平臺,以人工智能提升工業、安防、金融、氣象、材料、生命、醫療、環保、教育等領域科技創新能力。


人才培養 要用什麼方法突破?

大戰略!人工智能新地標,亮相海淀知春路

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主要表現在人才的競爭,這不僅包括從事人工智能領域行業人才的競爭,還包括基礎研究人才的競爭。早在2016年,工信部教育考試中心副主任周明就曾透露,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次招收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百度、創客天下三家聯合開設全國首個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軟件工程碩士專業。通過系統的學習深度學習、算法、視覺感知、無人系統、機器人等方面的知識技術,項目驅動的案例教學工作,培養工程型專業技術人才。為中關村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基地的企業提供高素質的人才支撐。

2017級北航軟件學院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研究生李星宇在讀書的同時,也投入到中關村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基地入駐企業的實習工作中,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說:

“目前工作內容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技術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應用場景開發,實習所在單位主要是提供通用高性能信號處理板卡,應用於機器視覺、生命科學和高能物理等科學計算領域。作為一個跨專業讀研的學生來說,研一上學期主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項目實踐的機會比較少,通過基地的平臺進入單位實習,不僅增加了項目實戰的經驗,也更好的幫助自己對於之前理論知識的學習進行了鞏固”。

成果轉化 入駐企業成功範例

大戰略!人工智能新地標,亮相海淀知春路

王豫開創的北京羅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

已入駐基地,對於學生們來說

這裡更像探索更多可能的實驗室

大戰略!人工智能新地標,亮相海淀知春路

(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引導手術)

如今,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已開始走進手術室,與醫生一起完成高難度手術。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引導下完成的骨科手術不僅創面小,出血量少,術後恢復快,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醫生提高準確度。它的成功得益於研發、生產、用戶緊密的合作,以臨床醫生的實踐經驗為主導,科研單位將醫生的想法變成現實,通過企業將研究成果推向市場。

“來自於臨床的需求,我們用工程的技術幫助實現,研究出的解決方案又通過臨床得以驗證。”參與國內首臺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研發的王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醫療器械研究所副所長,十幾年專注骨科機器人的研發工作。

看到骨折手術定位機器人的應用與推廣已進入較為成熟的產業化階段,王豫帶領著自己的研究團隊又力圖填補國際骨科復位機器人的空白,這是處於精確定位前端的一項難度更高的手術。

“比做科研更令人興奮的事就是成果能夠解決現實難題,對於我的學生來說,他們看到了研究與市場結合的可能。 ”由科研課題到成果落地,從實驗室與臨床的研究成果向市場轉化,是王豫和團隊專注在做的事,也是中關村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基地的使命所在。

空間環境 帶你現場直擊
據瞭解,中關村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基地已投入試運營階段,四月初全面落成。

大戰略!人工智能新地標,亮相海淀知春路

(開放辦公區)

大戰略!人工智能新地標,亮相海淀知春路

部分區域效果圖先覽

未來難以預測

但註定會有人工智能的星光閃耀

問題仍待解決

該如何將人與機器擺在正確位置?

該如何規劃人工智能時代的未來生活?

我們是參與者,也是推動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